CNML格式】 【 】 【打 印】 
圍龍屋“化胎”之小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0 17:02:50  


梅江區江南新松公祠“化胎”。
  客家圍龍屋,均有“化胎”,又有“化梯”、“花梯”、“花頭”之謂。其實原名為“化胎”。

  圍龍屋為半封閉式的客家民居,宋元之後始創,明末清初大盛,直至上世紀30年代始式微。有些屋未竣工就因抗日戰爭而半途停建。所以,客家地方(以梅州為例)的圍龍屋,最老者一般四五百年,最新者尚未足百年。圍龍屋式建築非常講究,必須按“龍脈”設子午線為中軸,不論多少圍,都以第一圍正中一間為“龍廳”安“龍神”(也有把龍神安在祖堂神龕下,稱“龍神伯公”者)。

  在“龍廳”以下至祖堂以上之斜坡地,稱為“化胎”。其原義含有“風水學說”的意味。

  客家研究的權威學者羅香林教授,在《客家研究導論》第五章稱:“龍廳以下,祖堂以上,填其地為斜坡形,意謂地勢到此,變化而有胎息。”“胎息”指“龍脈生氣之變化”故稱“化胎”。此即其原義。

  後人因不知其原義,通常說成“化梯”;又因歷代在“化胎”上種花卉果木,又俗稱“花頭”、“花頭影”(影,讀去聲),也有稱為“花梯”、“花台”者,都是失其原義隨俗而說之謂。

  順便說說,在非圍龍屋民居,也有“化胎”之謂,即一般靠山建築的民居,因“龍神背後壁山較陡峭,為防止坍塌,便將山壁辟成階梯形,亦稱為“化胎”。此種“化胎”實為保護房屋之設施,同時亦有維護“風水”之意。(作者: 黃火興)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