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姓客家人是否來自山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9 17:17:57  


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濟寧市嘉祥縣)人。
  被後世尊奉為“宗聖”的曾子,其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軒轅黃帝。黃帝的後裔中有夏後氏,姒姓,戎人。有的書上把夏禹稱作戎禹(《潛夫論•五德志》)。夏後氏南下,到了黃河中下游,後來便出現了夏禹治水的故事。禹治水有功,舜將部落聯盟首領之位禪于禹,其後裔姒姓便在東海(即山東一帶)滋生繁衍起來。《姓氏急就篇》載:“曾氏出於曾阝,姒姓。”《說文》:“姒,禹之後。”“國在東海。”

  夏代“少康中興”之時,少康傳位給長子杼(一作予),其次子曲烈被封于曾阝。古曾阝國地在山東臨沂西南35公里(今屬蒼山縣)的曾阝前、曾阝後兩村之間。因該地多產絲織品繒,故名。西周初年大分封時,山東一帶封了幾十個姬姓國和異姓國。其中有夏的另一支後人便封于曾阝。

  曾阝國當時是個子爵小國。魯僖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曾阝子來朝”注中記“曾阝國在琅”王牙”(今臨沂一帶)。它與莒國、魯國及邾國(即邾婁)都相距不遠,所以不斷與他們發生了一些關係。

  魯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六月,“曾阝子會于邾婁”(即邾,今山東鄒城市)。曾阝本來是懼邾、莒(今山東莒縣)之強,借會盟以求自安。不料盟主宋襄公卻指使邾文公將曾阝君綁起,當作會盟的犧牲品。後來,還將他殺于次睢之社(今臨沂市境)。這說明曾阝國國小勢弱,受人欺負。時隔五十年,即魯宣公十八年(公元前591年)七月,曾阝國又受邾、莒之欺。國君時泰請求魯國保護,甘願當魯之附庸。魯國又向主宰自己命運的晉國請示被允准後,第二年,魯大夫叔孫豹、曾阝太子巫到了晉國,完成了曾阝國歸屬晉魯的行動。

  此前,魯僖公之女嫁給曾阝君時泰,生公子巫。不久,時泰又娶莒女,生子後欲立為嗣,危及巫的地位。曾阝國靠近晉魯的行為,自然受到莒國的反對,還未等巫由晉返魯,莒國便殺了曾阝君時泰,立莒女的兒子為新君。公子巫無家可歸,只好到魯國避難。到了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莒國乾脆廢掉曾阝國之君。公子巫複國無望,便在魯國的南武城長期住下來,並改曾阝為曾,仕于魯

  據《武城族譜姓源》記:“曲烈生炫忠,炫忠生坤仁,坤仁生錄,錄生浩源,浩源生富財,富財生火昆 ,火昆 ,火昆 生伯基,伯基生銳,銳生遷,遷生志梁,志梁生煌,煌生相奎,相奎生世鑒,世鑒生政治,政治生木複,木複生瑞煥,瑞煥生垠,垠生錦容,錦容生洪,洪生桂茂,桂茂生照,照生培元,培元生钅圭, 钅圭 生允氵柰 ,允氵柰 生杞,杞生火隹 熹,火隹 熹生塤和,塤和生成銳,成銳生一氵倩 ,一氵倩 生椿,椿生炯,炯生垣,垣生銷,銷生福波,福波生時榮,時榮生炳,炳生均作,均作生鈴,鈴生氵宏 仁,氵宏 仁生一松,一松生火召,火召 生墅,墅生鎮玉,鎮玉生氵邑 ,氵邑 生祥溥,祥溥生炷,炷生方士星,方士星 生鑾,鑾生沛恩,沛恩生朴,樸生世美,世美生時泰,時泰生巫。魯襄公六年莒滅曾阝,巫奔魯後,以曾為氏。巫生夭,夭生阜,阜生點。”

  曾皙,又稱曾點,少孔子六歲。是孔子三十餘歲第一批授徒時收的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萊蕪侯,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尊稱為先賢曾子,與顏回之父顏路等一起被供享於孔廟崇聖祠內。 

   歷代文獻,如《論語》、《史記》、《孔子家語》、《闕裏文獻考》以及記載曾子、曾氏的一些書中,對曾皙都有記載。綜合研究可以得知下面的情況:曾皙出身於我國奴隸社會末年的奴隸主貴族,到他曾祖(巫)時,已經沒落。《說苑•立本》 記其子“衣敝衣以耕”。《戰國策》卷二記其妻親自織布維護生活,可知他當時已生活在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家庭了。古籍中對其事蹟記載不多,只《論語•先進》中記了他一番談話,《孔子家語•六本》記中“曾子耘瓜損傷其根”後,他大發脾氣,把兒子痛打了一頓。《孟子•離婁上》記“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說明他晚年托兒子的福,生活較好。《孟子•盡心下》又記“曾皙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羊棗是生長于山區一種百姓喜食的普通小柿子,曾皙好食此物,說明他是普通百姓。《孟子•盡心下》記孟子的弟子萬章向孟子問:孔子周遊列國時,在陳國為什麼懷念魯國弟子中的“狂士”(琴張、曾皙、牧皮等)呢?孟子回答:孔子把自己的弟子分作四等:中行之士、狂放之士、狷介之士、鄉願之士。其中第一種中行之士(如道德水平最高的顏回,此時正跟隨孔子),其次便是曾皙那樣的狂放之士了。中行之士是道德水平高,能做到“至德”中庸,狂放之士是能以進取的人(進取中可能不把握不當之處,故稱狂放),狷介之士是幹不了大好事,也不會幹壞事的人。那種鄉願之士則是四面討好、八面玲瓏的阿諛之徒、好好先生。由此可見曾皙在孔子心目中是個較好的弟子。

  怎樣體現曾皙這一“狂放之士”較高的水平呢?就表現在《論語先進》之“四子侍坐章”中。孔子師徒五人到了魯國城南沂河岸上,孔子叫他們各自說出自己的志願時,仲由要武備治國,冉有要政治治國,公西華要外交救國,孔子認為都只是抓住一個具體問題,層次不高。當問到曾皙時,曾皙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番言論,儘管古人有五六種解釋,正確的應該理解為:依據孔子的仁政德治治理國家,使國家統一、富強,人民生活安定以後,才能有條件,有心緒悠哉遊哉地去洗澡、吹風、唱歌、散步。這和孔子主張的“大同之世”是一致的,孔子對曾皙的肯定,說明曾皙得孔子思想之真諦。

  正因為曾皙遵循孔子之道,才教自己的兒子曾參拜孔子為師。正因為曾皙對孔子仁政德治的主張有著深入的、超於別人的理解,曾參才在其父正確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發揮,終得孔道真傳,成為宗法孔聖之道的孔子思想的主要繼承人. 

  從上面的內容可知我們曾姓人是出自山東。(來源:梅州熱線)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