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陸河縣河田高景探源及其藝術特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2 17:22:35  


陸河縣河田高景。
  每年正月二十日,鄉八裏的人都要趕到河田圩看“出景”,把個小小的河田圩擠得水泄不通,個個爭先一飽眼福。然而,“河田高景”是怎樣産生及其源頭在哪里?如今仍鮮爲人知,今天筆者借助一些資料初探其源。

  秦朝初,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湖南、江西西南部的南嶺山地都是秦始皇開發嶺南的駐點。趙佗將卒戍南嶺東部山地,築龍川,轄地包括今梅州、河源、贛州、韶關、汕尾等五個市的全部或一部,幷將勢力擴展到武夷山脉南段的汀州,開闢了第一塊客家根據地,使漢文化演變成嶺南文化主體。爲了避免和土著居民發生矛盾,减少衝突,中原移民自成社區,聚族而居,盡可能保持自己的固有文化,但又不能割斷與環境及土著文化的聯繫,在這種矛盾作用下,形成了兼具兩者特色的混合型文化風貌,這種客家文化至爲典型。客家特有的建築、語言和精神文化,無不是進入嶺南山區以後與環境相互感應的産物。“五嶺”以及後來的武夷山南段山地是秦漢時期客家人的發祥地。趙佗和五十一萬五千個“北方農民”是最早進入南方的客家漢人,循、梅是第一塊客家根據地。自秦始皇發兵南越始,客家人在南方迄今(1997)已有2218年的歷史。(注:參閱黃鶯編著的《客家情》)而河田圩的形成年代,據民間“先有蘇屋祠,後有“河田圩”的話說,河田圩的形成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蘇姓先人進入河田(田背)是在明洪武年間,迄今已有629年。 隨著客家先民的南遷,不僅帶來了農業、陶瓷、工藝,還帶來了民間傳統藝術──飄色(河田稱高景)、地景、扭秧歌、跑驢舞、耍金獅、腰鼓、踩高蹺、舞龍等。而河田高景獨爲民衆青睞。據“廣東民俗文化研究”介紹,沙灣飄色、中山飄色、五華扮古事的藝術特點,表現手法、表現形式及地方特色跟河田高景幷沒有多大的差別。比較之下,河田高景原名應叫“飄色”。

  “飄色”這一民間藝術是隨著中原漢人南遷而來的。明代已在嶺南形成喜愛戲劇的風俗,粵劇便是相當部分地區客民所喜歡的劇種,隨之也涌現了一批名角,凡有節日,客民必須演戲,一飽眼福。到清代咸豐年間,尤因粵劇名伶李文茂率衆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失敗,清廷下詔解散所有粵劇班,禁止演戲。習俗不易改,禁令不能違。遂以小孩扮成戲曲人物,賦以戲劇內容,以木櫃抬送巡游,配以鼓樂,恰似在一個個小舞臺上演戲一般。每一個色板(景屏)扮演一個漢族歷史傳統中的故事、人物。

  河田高景(飄色)的組成以河田圩爲主。全圩分爲“五甲”:上圩禾町頭爲首甲;寨肚、塘子唇、橫街一爿爲二甲;米街西片、大街東片、坪裏爲三甲;大街西片、鹽街爲四甲;下街、下寨園爲五甲。每甲一個色板(景屏),五甲共五個色板(景屏),每色板需20或22人,大凡出景五甲齊出,共需一百幾十人,加上彩旗隊、鼓樂隊,便組成了一支相當壯觀的文藝游行隊伍。

  河田高景(高臺飄色)藝術極具綜合性,其涉及文學取材(如《金山戰鼓》、《西游記》、《醉八仙》等;涉及鍛打色梗(景莖)的鐵匠工藝。鍛打色梗的鐵匠必須具備高超的鍛打功夫,這樣,鍛打出來的色梗(景莖)才能剛柔相濟;涉及道具、泥塑等工藝;還涉及整個板面的審美效果、力學等。可見河田高景(飄色)與各地的民間藝術飄色一樣,充分體現民族氣派和地方特色,幷充分肯定其集體性、群衆性以及綜合性。而它最重要的特點,概括地說就是具有濃厚民衆意味的廣泛的群衆性。

  從每年出景(飄色)進行評比情况來看,它還具備極强競技性。河田高景出游後,集中在廣場進行評獎。評獎促進裝景(裝色)藝人不斷革新工藝,使色梗(景莖)越鍛越細,色梗一年比一年高(高達6米多),色梗越裝越巧,(俗稱過機過得巧)出現色梗直通小狗肚中出,而小狗非但不會死,還在汪汪直叫;一隻小小金魚缸、一個小米篩托起一個小孩的奇觀。

  河田高景(飄色),自中原漢人南遷至今,不斷出游活動。然而在文革期間停止了十餘年,打倒“四人幫”後才慢慢恢復了它原有的風采,繼續活躍在人民群衆中間,爲人民所喜聞樂見,它是陸河民間藝術中的一塊燦爛奪目的瑰寶。(來源:客家風情)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