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客家山歌劇的草創、定型、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5 16:47:21  


  河源山歌劇自誕生以來,至今已走過60多年的歷程。60多年來,誕生於戰火紛飛年代的這一藝術幼苗,在血與火的洗禮下,在一代代專業、業餘文藝工作者的呵護下,早已成為一朵香飄八方的奇葩,盛開在河源的廣袤大地上。

  這一土生土長的鄉土藝術來龍去脈如何?經過了怎樣的草創、定型、發展歷程?本文將對此給出答案。
 第23屆世客會將於今年11月29日在我市舉辦。作為曾在河源這片土地上流傳最久、最廣的民間藝術——客家山歌屆時將為世界各地的嘉賓帶來怎樣的驚艶?源城區山歌劇團、河源市歌舞團為之做了哪些努力,使得客家山歌牆內開花牆外香?敬請讀者繼續關注河源日報相關報道。 
 
草創:河源客家山歌的淵源和草創
   客家山歌伴隨革命春風而來

  客家山歌的來龍去脈如何?這是一個至今懸在包括家鄉史學界及一切為之關心的人心上的一個問號。筆者作為山歌愛好者,雖曾作過一些探討,但年代久遠,事過人非,個中脈絡的描述是否得當,還得眾多有識之士參與討論,方能定奪。鑒於常常碰到各界熱心者對有關問題的提問,只好盡己親歷就採訪所得,在向有關方面提供史料,同時借編纂《河源民間歌曲博物館》一書時機,忙里抽空,撰寫此文,或作釋疑,或拋磚引玉,想來皆不無裨益。

  河源山歌最早被搬上舞台是在融采茶、花朝於一體的紫(金)、五(華)、龍(川)、河(今東源、源城)(以下稱紫五龍河)邊區“三腳班”開始的。“三腳班”作為客家劇種,是反映客家地區社會生活和民俗風情的一種舞台藝術形式。這一劇種的前身采茶戲從江西經粵北傳入,後與本地歌舞和山歌、小調相結合,成為一種類似采茶又有別於采茶,類似花朝又非花朝,二者兼容,獨具一格的地方戲種。1956年冬,黃村地區(藍能康三水)老藝人張石華、何金水在黃村中心俱樂部(紅十月俱樂部前身)介紹,他們在佛華堂上演劇目,諸如《秋麗采花》、《打鳥》、《園中會》、《賣雜貨》、《補皮鞋》等,當中就有民歌或類山歌的運用。其實無論采茶還是別的戲種,均不乏運用山歌的例子。而河源山歌在戲劇上的運用,即搬上舞台,則是從“三腳班”開始的。

   從河源(邊區)山歌搬上舞台到河源山歌劇的草創,經歷了一個歷史時期,直至天時、地利兼備。這一孕育於母體已久的藝術“胎兒”始得降生。1947年初冬,設(駐)在紫五龍河邊區游擊根據地黃村梅龍石樓的東江人民抗征隊總部,為適應解放戰爭需要成立了邊區部隊第一個文藝團體——總部文工隊(東二支文工團前身),從山東解放區帶回《秧歌舞》以及陝北民歌《東方紅》等革命文藝節目和形式,同時,從重慶、貴陽、昆明、柳州輾轉到越南、香港再到根據地黃村的原新中國劇社男高音歌唱家、朗誦家,時任黃村總部文工隊隊長李濱(天津人)也帶來了《茶館小調》,以及雲南滇西民歌《彌渡山歌》等一些異地、異族民歌、歌舞、歌曲和一些表演藝術形式;加上自東南亞一帶返國的華僑游擊戰士帶回的荷蘭《土風舞》等充滿異國風情和原東江縱隊留下的文藝骨幹鄭梅等承傳下來,具濃鬱客家風味的各款節目,大大豐富了文工團(隊)的演出形式和內容。與此同時,文工團(隊)從寫當地演當地、鼓舞軍民鬥志出發,結合鬥爭實際需要,充分利用當地客家傳統山歌、小調、說唱等各種形式,創編出一批為根據地軍民喜聞樂見的民歌獨唱、表演唱,以及以山歌小調為唱腔的客家小戲。如當時總部駐隊(文工隊)領導,九連河東分工委委員張日和編劇,隊長李濱譜曲,張日和、鄭梅出演,旨在動員群眾參軍參戰的《送郎當紅軍》、《二五八黃村圩》,陳景文作詞、郭林演唱,用以激發群眾階級感情和鬥志的竹板歌《嘆五更》等等,就是套用紫五龍河邊區客家傳統山歌、小調,同時吸收地方戲曲和前面所述各種外來表演手法,進行表演(唱)的客家文藝節目。這些劇(曲)目,經過1947年冬天的緊張策劃、創編、排練,於1948年元旦之夜,在黃村進行首輪公演。臨時搭的戲台上,那色彩斑斕的各種藝術表演,濃濃的革命氣氛和鄉土氣息,深深吸引了廣大軍民。尤其是《送郎當紅軍》、《嘆五更》等節目,號角般振奮人心的歌唱,親切甜美的“故鄉水”、“自家歌”,激起全體軍民一陣陣海潮般的共鳴。

  “山歌劇,山歌劇……”軍民中不知哪一位觀眾高聲喊出這樣一個全新名詞。一朵嶄新的藝術奇葩——山歌劇,就這樣有如一個時代嬰兒,伴隨著革命的春風,在這荒山野嶺的石器時代遺址上,在這夜幕籠罩下的革命搖籃里呱呱墜地。而回蕩在藍溪河(黃村河)畔上空那天籟般的歌聲則有如一串串飽含無限生命力的嬰兒喊聲,隨著滾滾時代風雲,劃破夜空,飄向遠方,飄向一個充滿陽光的理想世界。

  自此,早有“小延安”之稱的黃村便成了河源山歌劇策源地。而黃中強、張日和、李濱、鄭梅等台前幕後策劃與踐行者,便成了河源山歌劇先河的開啟者、拓荒人。

  但凡一個地方劇種的形成,一個地方民間文藝的繁榮發展,總是離不開當時當地文藝家的活動和創造。對於為山歌劇尤其是草創階段付出辛勞的前輩,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筆者日前電訪耄耋老人張日和,談及他們在烽火年代開創河源山歌劇的壯舉,老人透過話筒不無感慨地說:“麼個(什麼)創始人,疑下(那個)時候系(是)後生唔(不)怕醜!哈……”詼諧樂觀的笑聲,飽含著老人對當年開創山歌劇歲月的無限眷戀和由衷的自豪。


定型:河源山歌劇的成熟、發展與專業山歌劇團的建立 
   幾經摸索河源山歌劇找准定位

  新中國成立後,紫五龍河邊區乃至九連東江兩岸新一代文藝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沿著前輩足跡,繼續運用客家山歌、山歌劇這種藝術形式,圍繞黨的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文藝宣傳活動。1956年冬,黃村中學學生戴羅堅、程建民等響應黨的號召,積極開展對本地民間文化藝術,包括民歌民樂、“三腳班”戲唱腔等的挖掘整理工作。其中戴羅堅在跟隨老藝人張石華、何金水學習“三腳班”各種表演藝術的同時,運用客家語言和山歌創作了第一個完整的客家小戲(山歌劇)——《花園會》,經程建民編配上當地山歌、小調到邊區各地巡回演出,深受歡迎。1968年元旦,該戲代表河源縣出席惠陽(東江)專區群藝會演,一舉獲得了劇本創作、舞台表演和民樂挖掘整理3項最優秀獎項,成為繼戰爭年代張日和、李濱等河源山歌劇的草創,走向定型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的標誌性節目。

  1959年,由丘金貝、程建民對船塘坳頭業餘劇團肖伯才創作的山歌劇《打差算》進行加工改編,程建民根據河源山歌、小調進行編曲的《駁倒算賬派》一劇,在出席韶關(粵北)專區會演中,再次脫穎而出,榮獲全區(20多個縣)劇本創作、舞台表演和民樂挖掘整理3項最優秀獎項。

  雖然如此,由於劇種年齡、推廣程度及其它諸多因素局限,河源山歌劇仍屬“新品種”、“小字輩”,無法起到廣泛影響作用。為此,創辦於1959年冬的河源劇團(又稱文工團、漢劇團)在選擇專業方面,就處在歌舞、歌劇、漢劇、山歌之間的仿徨的十字路口,無宗旨地“見好拿來”,“原水原湯”地搬排一些如《三月三》、《珍珠情》、《半夜雞叫》,以及大型歌劇《洪湖赤衛隊》等外地節目,然後又從梅州大埔漢劇團請來老師傅曉偉奇進行漢劇基本訓練,意圖走粵東地區漢劇道路。

  隨著整個客家地區山歌劇的興起和流行,梅州方面倚仗其山歌之鄉、文化之鄉的先天優越,異軍突起,一些較為成熟的作品如《誇豐收》、《一筐雞蛋》等逐漸向各地傳播。就在河源山歌劇處於發展時期的1963年,一向與黃村紅十月俱樂部稱兄道弟的藍口鎮業餘劇團,先後引進演出了梅縣山歌劇《傷疤恨》、《巧相逢》及《挽水西流》,帶動了河梅兩地山歌劇的交流、融合和競相發展。

  1964年暮春,河源縣委在黃村成立了以黃村、藍口、船塘等地骨幹為主的縣社教宣傳隊,建隊開始即以山歌為主,如山歌劇《借牛》等均不離“山歌”二字。此後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河源縣委決定建立一個較能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要、又有自己特色、適宜本土生存發展的文藝團體。經過反覆調研,河源縣委認為河源雖已有省撥來洛陽春(原名東方)粵劇團,但因語言關係,除源城外,鄉下觀眾難以接受;漢劇可取,又因架子大,起步較難;而采茶戲在和平、連平早已立足生根,其餘劇種均屬“水土不服”之列,於是下決心選擇了土生土長的河源山歌劇。方略初定,即得到時任梅縣專署(今梅州市)專員的老領導黃村籍人黃中強支持,從梅縣調來專業導演周志誠及其妻基本功教練黃幼君,然後在保留程建民、陳立成、劉伯威、李蘭英等原隊幾位骨幹的基礎上,從社會和學校找來李子全、李石佑、張桂娣、陳耀南等30多人於1964年冬經省里批准,成立了河源山歌劇團。

  劇團新張,旗開得勝。通過幾個月的基本訓練,便推出了《賴三嬸探親》、《小保管上任》、《怎麼談不攏》及《秧》等系列移植節目,在參加惠陽社教地區慰問演出過程中,沿東江兩岸打響了第一炮。巡回演出從城市到鄉村,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發展:專業、業餘兩股力量對河源山歌劇的貢獻
   一前一後 一線一網 各盡其力

  1980年,正當河源山歌劇團帶著《梁四珍與趙玉嶙》、《拉郎配》幾出古裝大戲,風風火火闖蕩東江、韓江兩江客家地區的時候,龍川也在演出歌劇為主的宣傳隊基礎上,建立起山歌劇團,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此前後,以縣內老資格編導漆宗漢、黃演、鄭藝(戲劇家)和名載《中國文藝家傳集》的劇作家王日青、榮獲廣東省政府《立功證書》的劇作家張浮源、編導兼演員張紹烈、名入《中國音樂家詞典》的張友耀、鄔璞和,以及主要演員馮雲輝、黃曼宗、鐘玉蓮等主要人物為代表的龍川山歌界精英,偕同其他專業、業餘文藝工作者一道,與河源山歌劇界同仁並駕齊驅,為繁榮河源(含龍川、東源、源城)山歌劇作出了一樁樁堪留史册的貢獻。其中最具影響力、曾獲省市以上獎勵和發表的劇目就有《情海漩渦》、《城市小姐》、《情滿青山》等系列大、中、小型劇目。同一時期,河源山歌劇團的陳勛華、劉伯威、陳旋輝、李石佑、吳恩、程建民等寫出《換糧種》、《林區人家》、《廖坤玉救孤》、《公孫倆》等一批大小劇目的同時,劇團成批吸收了黃村中學文藝班學生、船塘中學文藝班骨幹及同行和來自其他學校的古東權、陳曉敏等少年精英,打破常規,有力抓好編導隊伍建設和新秀的培養。在排演自創節目的同時,移植演出一批劃時代的、深受觀眾歡迎的如《拉郎配》、《梁四珍與趙玉嶙》、《劉三姐》等大型古裝、時裝劇目,打破了山歌劇無法上演大型古裝戲的淺見,令梅州等各地同行為之側目;唱腔首次被境外媒體錄制成光碟,銷往各省及東南亞等國內外市場;從中造就了一批山歌劇編、導、演藝術家,如早年為中南五省趙紫陽等首長們三請其歌並受邀為中央歌劇團教唱客家山歌的張桂娣,聲播京華譽滿東江的黃光華、周錦清,名揚海內外的山歌王古東權,南方新民歌代言人和領唱賴惠英,集編、唱、表、教於一身的新客家山歌代言人、副教授陳菊勞,傾力打造新民歌、名揚華夏的作曲家饒榮發,與饒榮發緊密配合推出作品,推介河源,唱紅大江南北的詞作家李文浩,理論實踐俱佳,被稱為“得獎專業戶”的廣東優秀音樂家陳曉敏,東江流域筆下最具客家特色的詞、劇作家丘金貝,當代取得客家山歌劇音樂最佳成就者陳勛華,大型歷史電視劇《洪秀全》音樂(包括主題歌)的作者周曉燕,獲全國二胡演奏大賽金獎的邱偉明,多次獲省以上獎勵的山歌劇《廖坤玉救孤》的作者劉伯威,曾獲吉尼斯之最的收藏家、笛子手陳漢章叔侄倆,執教數十年的詩詞家吳木,以及肖伯才、戴羅堅、周志誠、李子全、李石佑、陳耀南、吳恩、張樂、程建國、程建民、王海明、歐陽遠、周錦清、黃平、何偉強、黃康、張幹英、黃金鳳、劉長嬌、許彩容等台前幕後的知名人士。

  事實證明,隨著各個歷史時期農村俱樂部、文化室(站)的發展和普及,河龍兩地業餘山歌劇團隊活動,成了農村大眾不可缺少的文化娛樂主要來源,又是專業團隊新生力量錘煉之地和源泉,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的同時,不斷地為專業團隊乃至整個社會輸送人才,對河源山歌劇的成熟發展,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早在出席1965年廣東省職工業餘會演的惠陽專區代表隊劇目中,就有龍川張祿泉創作的山歌舞劇《山區鐵腳送信人》、河源戴羅堅創作的山歌劇《兩張棉被》等節目。其中《兩張棉被》除獲得優秀獎勵外,劇本還被《南方日報》全篇刊載。既展示了河源業餘山歌劇隊伍的實力,又長了河源人的志氣。戴羅堅當年曾赴汕頭藝術學校進修,後來被各地群眾追譽為“當年邊區農民的‘趙本山’”,集承(傳)編(劇)、導(演)表(演)、伴(奏)、教(書)、輔(導)於一身,數十年如一日,長居家鄉黃村,積極開展山歌劇實踐、創新和輔導活動,為早、中期河源山歌劇基礎夯實和走向成熟做了大量工作。上世紀70年代後期,他又以山歌劇為內容,悉心主持黃村中學文藝班的開辦。三年教學堅持抓好學生文化、專業課的同時,編演了《探親路上》、《新花》等數台節目,在東江沿岸各地巡回演出,聲名遠播;全班40多名學生,近30人走上了山歌劇專業道路,連同省、地(市)、縣及相關單位就業者,95%的同學實現了理想目標,在河源山歌劇發展和普通中學開設職業班嘗試道路上,創造了一筆意外的財富,留下了一串閃光腳印。最後戴羅堅本人也加入了河源山歌劇團專業導演行列,移植執導了大型古裝山歌劇《梁四珍與趙玉嶙》等觀眾好評如潮的山歌劇。

  牆內開花牆外香。長期以來,河源(含龍川、東源、源城)業餘山歌劇團隊與專業團體一道,一前一後、一線一網地從不同側面推動河源山歌劇的發展,使之與采茶、花朝三者一起鼎立河源大地,在“山茶花”藝術大觀園中,各盡其力,窮己所長,以無可代替的親和力、吸引力贏得觀眾,為構築河源客家文化藝術高樓,滿足群眾文化娛樂所需提供盛宴大餐,付出心力、勞力和聰明才智。相信機靈、睿智的河源客家後代,總有一天會將前輩心血凝成的這一藝術成果,賦以新的內容、新的元素、新的生命力,與時俱進,成為子子孫孫永遠不可離舍的更加艶麗的藝術奇葩,伴隨大眾邁向日新月異的五彩未來。(程建民)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