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粵港澳文化:敢爲天下先
——《中國評論》2004年4月號“思想者論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3-08 21:47:56  


2004年,在深圳特區報社舉辦的中國評論思想者論壇。
  中評社訊/題:粵港澳文化:敢爲天下先 作者:黃偉宗

  黃偉宗:開場白

  珠江文化已經受到廣泛關注,這與我們這些年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中國評論》月刊也給我們很大的支持。此次我們借深圳特區報業集團這塊寶地,召開這次“粵港澳文化交流的回顧與展望”思想者論壇。

  現在先請我們的前輩、85歲的著名文化人曾敏之先生談談自己的觀點。曾先生在我小的時候,也就是三十、四十年代抗日戰爭時期,就是《大公報》的記者。當時他受范長江派遣到重慶采訪國共重慶談判,幷專訪了周恩來先生。四十、五十年代,曾先生都是香港的名記者、名文化人,後回廣州。王匡重掌新華社香港分社的時候,只請了兩個人,—個是曾敏之先生,—個是當時的《羊城晚報》總編輯楊奇;因此可以說,曾敏之先生對香港政治文化的過去和現在,都是極爲熟悉和難得的參與者,香港作家聯會就是他創辦的。

  曾敏之: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關鍵看文化而非經濟

  溢美之詞,愧不敢當。回顧一生,庸庸無奇,談不上有什麽大的貢獻。從第四次派駐香港至今,已經經歷了26年,可以說是見證了香港回歸前後的滄桑變化。坐在我旁邊的黃樹森教授,是我五十年的故交。

  一個人在其經歷過程中間,假說有多少進步的話,不是靠自己的多少天份,而更多的是依靠客觀上各個方面的幫助。因此,如果說我這些年有所寸進的話,也是在一衆師友的幫助下取得的。

  在當今經濟大潮狂淹世界的時候,經濟—體化、全球—體化高唱入雲。無論香港、澳門、廣東乃至內地,必然會受到經濟大潮的影響。加入世貿之後,這種影響更加明顯。有識之士應從經濟著眼,考慮如何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將經濟發展起來,或者走在國家發展的前面,能够對國家的發展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有識之士更重要的一點,還在于他們不僅僅看到經濟,而且看到文化。香港中文大學的校長金耀基教授,曾經不止一次說,不管你到任何地方、任何地區,假定要看當地的文明,不是看經濟,而是看文化。假如一個地區缺乏文化的建設、缺乏文化本質的優越性的話,這個地方算不上文明。有經濟而沒有文化,會變成銅臭的地方。

  香港文化的根是什麽

  如果大家到香港的話,我們會得到這麽一個印象:香港儘管回歸了六年,但是如果談到文化的話,可以說是非常茫然。你說香港的文化是什麽?

  香港回歸之前,我認爲有幾種形態:第—種是這個地區的法律、經濟、政治等已經與國際接軌了,公司法律等等都要參照國際通行慣例,可以說已經具備了國際化的形態。

  第二種,是商業化主宰了香港社會,金錢、利潤主宰了這個地區的人生傾向。基本上都是講利的,而沒有講義的。傳統上義利不分,但是香港是—個典型的重利輕義的地方。電影、電視、傳播媒介宣揚的是什麽東西?是色情暴力。最隱私的東西,都化爲文字報道和一些形象的東西。還有一些文化的表現,實際上是“橱窗文化”,是擺設而不是底蘊。什麽文化中心、大會堂、演藝廳,通通是爲了適應外界的目光,是爲了視覺上得到一點娛樂。但是,只是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