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文化與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理論探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3-08 22:09:08  


  陳毓錚:開場白

  從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設廣東文化大省的口號以來,全省上下都在認真研究、落實各項建設文化大省的計劃,努力將廣東建設成爲擁有先進的文化設施、發達的文化産業、繁榮的文化市場以及豐富多彩的群衆文化生活的文化大省,以促進廣東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最近,我們省僑辦、省僑聯與中山大學文化所、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一起研究,决定共同舉辦今天這個研討會。作爲擁有二千多萬華僑華人的僑務大省,歷史上華僑華人爲廣東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相信今天的華僑文化也應當爲廣東建設文化大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今天的研討會一共有七位領導和專家學者發言,他們是我們廣東研究中華文化、華僑文化、客家文化和五邑僑鄉文化造詣很深的著名專家、學者,下面首先請廣東省僑辦呂偉雄主任發表建言。

  呂偉雄:廣東要大力開發華僑文化的獨特資源

  我們今天下午在這裏舉辦一個“華僑文化與建設文化大省”的研討會。從籌備會議到今天參加會議的情况來看,就知道這個議題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很多專家踴躍地來參加我們這個研討。

  今天的研討會,主要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思想上碰撞一下、交流一下、探討一下,共同來研究華僑文化的特質是什麽?華僑文化與廣東經濟發展的關係又是怎樣的?華僑文化與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關係如何?這些都是與建設經濟强省與文化大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需要大家來共同研究和廣泛地討論。

  華僑文化是廣東近代歷史的獨特的文化資源

  廣東是中國移民海外和海上通商貿易最早、最多的省份,是全國最大的僑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廣東籍的僑胞和港澳臺同胞近3000萬人。海內有一個廣東,海外也有一個廣東。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新會人梁啓超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只從中國的版圖上來看廣東,廣東是無足輕重的,但是一旦把廣東放在世界版圖上看,廣東就舉足輕重了。”爲什麽說舉足輕重呢?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上貿易頻繁,海外華僑衆多,使廣東成爲東西方文明交匯和中西文化碰撞與交融的一個重要結合點。使廣東成爲近現代中國先進文化和創新思想的發祥地之一,同時也是國內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先行地區。由于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廣東華僑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廣東近代發展史的一個縮影,華僑文化是廣東近代歷史的獨特的文化資源。

  華僑華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在海外的重要的資源寶庫。華僑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種聯繫最突出體現在文化紐帶上。華僑移居海外以後,本身固有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從碰撞到融合,從融合到創新,産生了有較强民族性、時代性和先進性的華僑文化。華僑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今天,我們講要建設華僑文化,就是要研究華僑文化這種兼容中西文化的特質,找到它的內核,豐富和發展廣東文化。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弘揚主旋律的問題。根據我從事僑務工作的體會,我認爲華僑文化的基本特質大致可以概括爲:開放兼容、敢爲人先;念祖愛鄉、團結奉獻;重教尚義、實業興國;克勤克儉、頑强打拼。這種文化基因在華僑中代代相傳,轉化成强大的精神動力和物質力量,使一代又一代的華僑華人始終關注幷積極參與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在廣東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種貢獻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字:開風氣之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華僑推動了廣東乃至中國近代文明的進步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值中國民族工業的開端。華僑生活在海外,接觸到資本主義比較先進的生活方式和先進技術,也積累了一定的經商資本。在“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下,華僑紛紛回到廣東投資,僑資企業成爲當時廣東的重要的經濟支柱,推動了廣東的近代化建設,在中國近代史上開創了多個“第一”,其中最爲突出的就是越南華僑陳啓沅,帶著他在法國人建的絲廠裏學到的知識和多年積累的資金,于1872年在家鄉南海創辦繼昌隆繅絲廠,成爲中國第一家使用機器繅絲的民族資本工業,由于實行了技術革新,廠絲逐漸取代了土絲,使珠江三角洲的繅絲企業迅速發展起來,成爲了廣東的支柱工業之一。

  另外,像中國第一家飛機製造廠,第一家民族資本的火柴廠,第一家民族資本的電燈公司,第一家民族資本建設的新寧鐵路等等,這些都是僑資企業的表率。特別是華僑商業,被譽爲中國現代百貨業先驅的“四大百貨”——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這四家公司都是由澳洲華僑創辦的,他們打破中國傳統的商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開創了中國近代商業史上的多個“第一”,比如用彩票、禮券等方式來促銷,做電臺的廣告,雇用女售貨員,開放大型游樂場,開放冷氣設備等等。一直到今天,一些大型商場仍然以“四大百貨”模式作爲服務顧客的標準模式,“逛商場”成爲了人們的一種生活時尚。

  在引進西學、傳播新文化、發展教育事業等方面,華僑更是功不可沒。早在100多年前,開創中國留學教育先河的珠海人、美國華僑容閎就帶領了100多名青年出洋留學,走出國門,開眼看世界,這是中國第一批公派的留學生。解放前,由華僑捐辦的中小學校已經遍布廣東各大主要僑鄉,成爲我們廣東教育事業發達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民主革命時期,“華僑是革命之母”

  在民主革命時期,華僑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宣傳革命思想。特別是在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十分重視發動華僑、依靠華僑進行民主革命運動。華僑是興中會和同盟會的重要支柱。海外華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從人力、物力、財力和輿論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祖國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發揮了重要的支柱作用。孫中山十分重視發動華僑、依靠華僑進行民主革命活動。最近中央電視臺播放的《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就歷史地反映了這樣的一種思潮。1905年8月,孫中山在華僑的支持下,又在日本成立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産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幷迅速在歐洲、美洲、東南亞和檀香山等地區建立了許多分會,廣東籍的華僑是同盟會的重要支柱,衆多的華僑傾家蕩産也要支持民主革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歷次的武裝起義,組建了中國的第一支空軍,有的甚至爲國捐軀。在著名的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三十一位華僑志士。孫中山曾高度贊揚華僑的這種革命精神,稱“華僑是革命之母”。廣州素有“英雄之城”的美譽,這與華僑是密不可分的。

  “華僑衆多”提升了廣東的文化活力

  廣東是國內改革文化的前沿地,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率先發展,這與善于發揮“毗鄰港澳,華僑衆多”這個得天獨厚的地緣人緣優勢是密不可分的。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後,中央對僑務政策進行了拔亂反正。鄧小平明確指出:“海外關係是個好東西”,廣大華僑華人是中國發展的“獨特機遇”。

  江澤民在二000年視察廣東的時候,在提出“三個代表”的思想的同時,又針對性地指出華僑衆多是廣東的“獨有優勢”,要發揮好這個優勢,提高廣東對外開放的水平。這個“獨特機遇論”和“獨有優勢論”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實踐檢驗。
  
  改革開放之初,僑資率先進入廣東,充當“領頭羊”,全國第一家外資企業是僑資企業。目前在廣東的外資企業中,絕大多數是港澳臺僑資企業,港澳臺資金是廣東這塊“試驗田”利用外資的主要渠道。在他們的帶動下,廣東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除了直接投資,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對家鄉的直接捐贈也已經超過了三百億元,用于發展家鄉的各類公益事業,促進了廣東的“兩個文明”的建設。僑資的進入不僅帶來了當代先進的生産方式,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促進了人們觀念的改革和創新,活躍了廣東的文化氛圍,提高了廣東的文化活力,廣東文化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

  從三個方面打造“僑”味文化品牌

  建設華僑文化應該如何著力?如何打造“僑”味文化品牌? 我認爲要按照“立足國內,面向世界,整合資源,突出重點”的思路,從“大文化”概念出發建設華僑文化,抓好三個著力點:就是要著力做好增强民族凝聚力,促進文化開放和促進經濟發展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實施“尋根工程”,延續文化紐帶。中共十六大報告,八次提到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廣大炎黃子孫,華僑華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是中華民族在海外的寶貴資源。對于海外僑胞來說,民族凝聚力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的問題。與老一輩華僑相比,在海外的新一代華裔青年對中國已經不太熟悉,不太會講中國話,不太瞭解中國,因此,中華民族在海外的資源有待我們積極地培育。我們必須有憂患的意識,在新一代的華裔青年中,實施“尋根工程”,以傳播中華文化,把深受海外華裔青少年歡迎的“尋根之旅”活動做大做强。省僑辦的“尋根之旅”活動已經開展了20年,近年來在打造華僑文化品牌的推動下,我們對這一活動也不斷加以改造,20年來,雖然我們吸引了上萬名華裔青少年到廣東“尋根”,但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够。

  最近一段時期,全省都在開展新時期廣東人精神的大討論,這裏有一個很多人都忽視了的問題,對廣東人範疇理解的問題,我們認爲,海內的廣東人是廣東人,海外的廣東人也應該是廣東人,海內外的廣東人從來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血濃于水”,如果我們在討論廣東人精神的時候,不包含三千萬海外廣東人這個獨特的群體,廣東人精神的內涵就是不全面的,只有包含了海內外廣東人的廣東人精神,才是有凝聚力的。

  第二,促進廣東文化的對外開放,促進先進文化的發展。文化交流是文化進步的動力。華僑文化兼容中西文化,開風氣之先,幷且已經深深地植根于廣東文化的方方面面。廣東要建設文化大省,必然要面對文化的輸入和輸出問題,這也是文化的“請進來”和“走出去”的問題。要善于利用華僑華人既熟悉中國文化又熟悉當地文化的獨有優勢,發揮他們“文化大使”的作用,推動廣東文化走向世界。

  第三、開發華僑文化資源,打造“僑”味文化品牌。要保護華僑文化遺産,提升華僑文化品位。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僑”牌,有的“僑”牌也開始打出了自己的知名度,比如中山市的中山故居、廣州的上下九步行街、開平市的碉樓、南雄市的珠璣巷等等,這些都是華僑文化的典型的硬件杰作。都成爲了當地的文化名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的華僑歷史名人很多,除了孫中山先生,其他比如建造了中國第一架飛機的馮如、教育家容閎、民族工業先驅陳啓沅、功夫巨星李小龍等等,他們的後代很多還在國外,他們的輻射力很强,我們要重視發揮這種名人的效應。

  今天,我們請各位專家、學者來,除了務虛,也希望大家多出點子,把廣東的華僑文化資源利用好、建設好,使華僑文化的建設成爲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一個品牌。

  歐初:華僑華人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這次研討會題目,兩次出現了“文化”這個詞,一個是“華僑文化”,一個是“文化大省”, 對“文化”這個詞的理解,習慣上是指人的知識,比如講某某人很有文化,文化水平很高,可以理解爲某某人的知識面很廣,或對某方面的知識很有研究,學問很深,包括教育、科學、文化、藝術、衛生、體育等方面的知識。這是對文化最普通、最表層的認識。較多人的理解是泛指一切精神生産能力和精神産品。

  至于華僑文化,它有獨特的內容,比方它的表現與內涵,它的作用,它與嶺南文化、海洋文化的關係,它在建設文化大省中的作用等等問題,更是應當逐步展開研究。

  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地影響力極大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儘管處于异族文化的包圍之中,但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保存、珍惜上,有十分獨特之處。可以說,世界上凡有華僑華人的地方,就有中華文化。哪里有華僑群居的地方,哪里就流行華人的語言、風俗習慣,就有華人的廟宇、龍的形象和華人的理論道德觀念。世界各地凡有華僑華人集居的地方,大都有唐人街,有中國餐館,中國古典樓臺亭閣,舞獅舞龍,喜慶節日張燈結彩,濃郁的中華文化在所在國光彩奪目,形成當地獨特有一道風景綫。

  華僑華人把中華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在落地生根的過程中,又同當地不同文化互相交流傳播,相互滲透、吸收、改造,使中華文化較好地融合到世界文化大寶庫之中,幷繁衍成爲多種多樣的嶄新的文化。這是華僑華人對人類文化寶庫的一項偉大貢獻。

  華僑華人到了哪里,就把中國的優良傳統帶到哪里。比如尊師敬老,刻勤刻儉,《易經》、《孫子兵法》以及儒家思想,對外影響是很大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先生早年訪問中國,一定要上泰山,當時天氣不好,陪同人員都勸他不要去,他却非上不可,他十分尊崇孔子。蘇加諾、西哈努克和一些日本人都很崇敬孫中山。日本福崗市市長進騰一馬來中國時對我說,他還是小孩子時候,孫中山摸過他的頭,他說一輩子忘不了,一定要我陪他到孫中山的故居參觀。我有個表外甥,娶了個美國人,中國傳統文化對這個媳婦影響很大,每年春節都按中國的習俗給奶奶獻茶。85年,我帶了廣州詩社詩書畫家代表團到新加坡和泰國訪問,陣容强大,我是團長,副團長是黃施民,團員有畫家關山月、黎雄才、林墉、蘇華,詩人有陳蘆荻、劉逸生,老幹部有楊應彬、許士杰等。到新加坡時,同機去的有中國電影代表團,由王匡同志帶隊。我們都安排住在同一間賓館。王匡同志對我說:“我們是中國官方的代表團,你們是民間的代表團,但你們享受到的接待規格比我們都高”。事實確是這樣,當時負責接待我們的是林子勤,他是個華人,在新加坡地位很高,當年是和李光耀一起搞獨立運動的,他拿出5萬元美元來接待我們。我們到處受到很隆重的接待,差不多所有的部長我們都拜訪過、見過,因爲很多部長都是華人。教育部長祖籍是廣東順德,他專門請我們到他家作客,我用順德話和他談話,大家倍感親切,十分高興。

  我們到泰國時,泰國原總理差猜親自接待我們。差猜對中國有濃厚的感情,中泰建交時,中國是周總理代表我國政府簽字,泰國是差猜簽字。他接待我們十分隆重,還帶我們到他家裏作客。他愛寫詩,而我們這個團的成員,都是全國有名的詩書畫家,所以大家談得十分親切、熱烈。

  還有一次到美國訪問,梁靈光同志當團長,我是副團長。到了舊金山,靈光同志講完話之後,要我講,說我是廣東人,舊金山華僑廣東人特別多,一定要我講。爲了交流親切,我先用廣州話講,隨後以客家話,講了一段時間,一位祖籍臺山的人站起來打斷我的話,問我爲什麽不用臺山話講。我說等一會吧,一會我再用臺山話講,因爲我臺山話也能講一點。此時有人對我說,美國洛杉磯之所以叫羅省,是臺山人發明的,洛杉磯英文是LOSACELES,臺山口音念起來很像“羅省”,久面久之,連美國人也習慣了,幷且接受了,很奇怪,在羅省,在芝加哥等地,不是臺山籍的華僑華人也會講幾句臺山話。可見中國文化影響力極大。

  華僑華人爲廣東乃至全國貢獻巨大

  廣東人移民海外歷史久遠,至今祖籍廣東的華僑華人有兩千萬,遍布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還有兩千多萬歸僑僑眷和有海外關係的人在省內,這是廣東獨特的資源優勢。華僑華人不僅在僑居地爲當地的發展作貢獻,而且素有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他們身在异邦,却時刻關心祖籍國的前途和命運,因爲中國的前途和命運,與他們在海外的自身事業的發展相一致。回顧二十世紀的華僑史,能十分清楚地看到,華僑華人無論是在祖籍國出現危難,還是在進步發展之時,都始終表現出熾熱的赤子情懷。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時期、反對北洋軍閥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們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對革命、對建設的貢獻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粵中參加對敵僞頑的鬥爭,對華僑華人給我們的支持感受至深。當時我們武器裝備比較落後,但有很多華僑支持我們,解放臺山時有華僑給我們送來卡賓槍,真不容易。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部隊成員大都是當地農民、工人,其實大部分是華僑子弟,珠江三角洲地區,哪個家庭沒有海外關係?我們縱隊四個領導也是僑鄉人。司令員吳有恒是恩平人;副司令員是我,中山人;政委,也是僑鄉人;副政委謝創是地道的華僑,48年在美國加州入黨的。

  華僑華人在介紹和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把在國外學到的先進科技,較快地介紹到國內來。比如廣州市最早的公共汽車稱爲“加拿大”。早期許多地方的電燈公司也是華僑引進興辦的,建築史上的鋼筋水泥石屎樓也是華僑引進的,直到解放初期,我省一些地方的老百姓還將水泥叫“紅毛泥”。恩平華僑馮如不但將在外國學到的機械技術、飛行技術資料帶回來,而且親自在我國造了第一架飛機。至于錢學森等一批科學家衝破重重阻力回國,研製發展我國的原子彈、氫彈和火箭,極大地提高我國的國防實力,更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要打好“僑”牌就必須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的社會生活、生産方式和思維方式。當年我們老一輩的華僑華工,遠涉重洋,在茫茫大海中飄搖幾個月,才能到達大洋彼岸,現在現代交通工具,10多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地球每個角落。上世紀初,非洲的疫症蔓延至亞洲需近一年時間,今年的SARS病,短短幾十天就擴散至29個國家和地區。就最近二三十年而言,華僑的情况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是新移民大量增加,改革開放後,我國累計向海外公派及自費留學30多萬人,加上婚姻、家庭團聚、繼承財産、勞務輸出、技術移民,以及港澳臺出去的,約有100萬;二是分布地域廣。過去的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南洋一帶和北美,現在可以說,凡是地球上較大的城鎮,都基本上都有華僑和華人;三是相當一部分華僑入籍當地國家成了外籍華人;四是新移民年紀較輕,文化水平較高,已憑自己的學識、技能、勤奮融入了當地社會。以上內外兩方面的變化,對我們開展工作十分有利。現在的問題在于進一步解放思想,糾正過去某些左的和幼稚的想法、做法,因勢利導,與時俱進,進一步解放思想,把“僑”牌打得更好。

  同時,還要切實做好服務工作和海外聯絡工作。要“依法護僑”,“爲僑服務”。如何服務得好,針對什麽對象,用什麽方法去做,效果有很大不同。對不同國籍的華人要與華僑有所區別,又要注意以親戚、親情相待,不要把他們等同于一般外國人。我們應根據當前的國際、國內環境,按照不同的對象和情誼的深淺去積極開展工作。總之,我認爲文化是衆人的事,華僑華人文化也是大衆的事。在建設文化大省中,應把發展華僑華人文化列爲一項重要內容。

  李宗桂:研究華僑文化對建設文化廣東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我既不是華僑,也不是歸僑,也沒有任何海外關係。但我來廣東有20多年了,在這種華僑文化非常濃厚,華僑文化生長的地方,對我來說有很多的感受。;另一方面,我做一般的文化研究,做了二十多年,所以只能從這個角度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華僑文化的研究是一個新深題,不僅對我是一個新課題,對當代中國的文化研究工作者,理論界都是一個新課題。過去我們研究新文化史、文化學,好像還沒有華僑文化這個概念。最近,省僑辦、僑聯的領導想到從文化的角度研究華僑工作問題,他們找過我,我們很認真地探討了一個上午。我認爲華僑文化這個概念是完全可以成立的,而且這個研究非常及時,非常必要,非常有意義。

  華僑文化研究是一個填補空白的重要工作

  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是“華僑文化研究與建設文化廣東”,這裏有“研究”兩個字。過去這個問題沒有這麽重視,沒有作爲一個理論問題,一個工作實踐問題來探討,而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爲,所以我想從研究的角度談談我們今天建設“文化廣東”怎麽來看待這個問題。

  我認爲,華僑文化是廣東文化的重要構成,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換一句話說,我們廣東文化的研究、發展和建設,中華民族文化的研究發展和建設,如果離開了華僑文化,那就是不完全的,甚至說是不健康的。因此,開展華僑文化的研究,對于我們廣東文化的建設,對于當代中國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也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我剛才講到,我們研究文化問題一、二十年,有關文化方面的國內外的書看了很多,什麽西方文化史、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華文化史等等也看了很多,但沒有出現過“華僑文化”這個專章專節的論述。我們看到了有政治文化、軍事文化、經濟文化、商業文化等提法,乃至于垃圾文化、娼妓文化等這些都有人研究,剛好華僑文化沒有人研究。在這個意義上講,從理論上說,華僑文化的研究對我們文化學的研究、文化理論的研究是一個彌補,是一個填補空白的重要工作。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應該重視華僑文化的建設。但是最近二十年來,我主持了很多課題,也主編了好幾套文化方面的書,加起來有好幾十本,從國家教育部課題,從重點課題到重大課題,到省的課題,我們看到的,包括評審的國家課題,評獎的、評職稱的、評學位的,非常之多,但沒有一個是研究華僑文化問題的。華僑文化的研究對我們當代中國文化的建設實踐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華僑文化是“大文化”,應該以培育思想文化爲重點

  什麽是華僑文化?它研究什麽內容?今天這個研討會可以說是一系列華僑文化研究的“開幕式”吧。我想,華僑文化是海外華僑華人在長期的艱苦奮鬥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現象,是海外華僑華人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理想人格、倫理觀念、審美情趣等精神因素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其行爲方式、生活方式的體現。文化學研究工作者對文化結構有一種看法,認爲從結構上講,文化可以分爲三個層次,一個是物質的層面,一個是制度的層面,一個是思想的層面,也就是說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這三個文化結構。那麽“華僑文化”的研究對象是什麽呢?我覺得“華僑文化”應當涵括這三個層面,而其中又以物質文化和思想文化爲重點。同時,還應該研究華僑華人的“行爲文化”和生活方式。換一句話說,華僑文化研究的文化,它屬于與政治、經濟相對應的文化,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大文化”,而不是“小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學藝術,或者單純的思想文化。昨天在珠島賓館開省的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研討會,大會發言時我講到了這個問題,文化大省的文化應該是相對于政治、經濟而言的“大文化”,它的重心應當以培育思想文化爲重點。我想。我們所講的華僑文化與文化大省的文化是對應的,是一致的。
  
  我們廣東現在正在進行前無古人的建設文化大省的工作,華僑文化的建設和研究,我覺得理所當然屬于其中的重要內容。全世界的華僑華人數量十分巨大,有很多種統計,我所知道的,不論哪種算法,廣東籍的大約占三分之二,好像還要强,這樣的一種情况,我認爲是建設文化廣東、發展文化廣東的一個重要資源。因此,研究華僑文化,對于建設文化廣東有著重要的意義。

  “敢爲人先、務實進取”是廣東華僑文化的顯著特質

  研究華僑文化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有助于我們科學地認識廣東文化的特質。我們要建設文化大省,首先要瞭解廣東文化究竟是一個什麽性質的文化?有什麽特質,包含什麽內容?它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如何?廣東文化是地域文化,相對中國文化來講,它屬文化小傳統的範疇。所謂大傳統文化,是指代表民族主流的文化,所謂小傳統文化,是指一定地域的文化。這樣一種小傳統文化容易形成,也容易發生改變,受大傳統文化的制約和影響。所以相對而言,廣東文化就屬于這種小傳統文化的範疇。當今的廣東文化,它是淵源于傳統的嶺南文化。傳統的文化有吳越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關東文化等等。在這裏邊嶺南文化有其獨特性。從當今來講,相對于京派文化、海派文化,還有浙江文化這些內地省份的文化而言,廣東文化有其獨特性。之所以有獨特性,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爲有華僑文化的存在。可能有人會說,浙江、福建也有華僑文化呀,但是我認爲即使與浙江、福建的華僑文化比較起來,廣東的華僑文化也別具一格。比如說,敢爲人先、務實進取就是廣東文化中的一個顯著特質,從廣東的華僑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生動的例子。

  華僑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個成果

  我們研究華僑文化,還有助于我們拓展文化建設的視野和空間。華僑文化在海外,但是她的根在中國,在我們廣東。華僑文化是傳統嶺南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同時,她也是當代廣東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參照。在現有文化的基礎上,怎麽樣發展,找到新的文化增長點,創生出新文化,這是很值得我們去總結的。

  研究華僑文化,也有助于我們吸納更多的文化資源。我們要研究文化廣東,需要方方面面的資源,政治的資源、經濟的資源、文化的資源。華僑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創造性發展,它吸納了外國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的有益成份。因此,研究華僑文化,對于我們建設文化廣東,對我們如何正確地辨別西方文化的優長之處,當然包括它的不優長之處,是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的。我有一種看法,我覺得華僑文化是一種中西結合、古今交融的一個成果。華僑對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他們有獨特的切身感受,有獨到的認識,有獨特的實踐,這都可以爲我們建設文化廣東,提供很好的資源。

  “華僑精神”是新時期廣東人精神的生動體現

  研究華僑文化,是增强海內外廣東人的凝聚力,進而增强海內外中華兒女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她同時也是彰顯廣東文化精神,凸現廣東文化價值的重要途徑。華僑文化的研究是新時期的文化紐帶工程,當代中國大陸與海外華僑華人怎麽聯絡,這當然要靠我們政策的感召力,靠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强,還有就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傳統,共同的中華文化的根。

  研究華僑文化,也有助于我們鑄造新時期的廣東人精神。廣東現在正在開展廣東人精神的大討論,已經發表了很多文章,開了很多會,還要進一步深入討論。我覺得新時期廣東人精神的建設,離不開華僑文化的研究,具體來說離不開“華僑精神”的滋養,離不開“華僑精神”的弘揚。我有個想法,我們華僑文化的研究,是否在下一階段可以開展“華僑精神”的研究,我曾在很多場合都講過,辛亥革命的成功,如果離開了華僑的支援,是根本不可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講,辛亥革命走向共和,走向民主,華僑精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届世界廣東同鄉聯誼會”的宣言裏面,關于廣東精神的概括,我覺得非常好,其中的有一句話“念祖愛鄉”,懷念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有人聽了可能覺得這句話很俗,很普通。我覺得非常好,中華文化有一個傳統,慎終追遠,熱愛故土。我們的華人華僑在海外發展起來以後,甚至他們發展得幷不好的時候,都能回來捐資辦學,投資設廠,等等,剛才呂偉雄主任講了很多這方面的例子,這就是念祖愛鄉的精神在起作用。2000年,我到歐洲開會,給我們開車的是一個歐洲的華人,他給我們說1999年美國炸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的時候,結果在歐洲的華人,不同派別的,包括矛盾很深的各種商會,自發地跑到美國駐當地使館門前去游行、示威,而且很激動,高呼“打倒美帝國主義!”我問他是不是我們中國使館策動的,他說,不是,是自發的。雖然他們中有些人對我們的政府,對我們國家過去的政策失誤有很多批評意見,包括我們今天的民主政治的建設有很多批評意見,但在這個事關民族大義問題上,他們自覺地站到了一起。這靠得是什麽?我覺得這不是靠政治宣傳,靠權力壟斷,靠得是念祖愛鄉這樣的一種精神。中共十六大報告裏面,講了中華民族精神,說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强不息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我想,華僑文化所表現出來的這些方面,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

  最後,我覺得研究華僑文化,對于我們發展、創新廣東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積極的意義。廣東文化有非常豐富的內容,有廣府文化、有潮汕文化、有客家文化,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新客家文化”,但更有一個我們長期沒有受到重視而又十分重要的“華僑文化”。研究華僑文化,對于我們認識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對于發展、創新廣東文化的多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偉濃:華僑文化迫切需要理論上的升華

  華僑文化將在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進程中承擔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角色,是作爲中國僑鄉和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的特有優勢,應該重視幷很好的發掘、利用這一文化資源。

  但作爲一個尚未得到廣泛承認和使用的概念,華僑文化迫切需要通過其內涵的系統構建和理論的科學升華而登上精神産品的神聖殿堂,而不能讓其過久地在素材的存放與理論的假想之間徘徊不前。說實在的,提出一個科學概念雖非輕而易舉的事,但相對于其內涵的系統構建和理論的科學升華來說要容易得多,而要完成後一任務,則需要做大量紛繁複雜的工作。

  早期華僑在海外居留地要與天鬥、與地鬥、還要與人鬥與外國擴張勢力及當地邪惡勢力抗爭,譜寫了一曲曲具有中華民族氣節的英雄主義壯歌。這在以往的華僑史研究中寫得十分多了。但我認爲,這只是華僑與其居留地關係的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往往爲人所忽略,這就是華僑爲了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善于與當地民族的普通民衆和當政者乃至外來統治者發展和維持友好關係。在這方面,華僑表現出更多的以柔克剛的人際關係與社會交往禀性。在當地人看來,華僑工于利,敏于利,訥于言,精于算,勝于交,在複雜多變的社會濁流中,在艱險异常的政治重壓下,在荊棘與沼地中墾辟出一條通暢的謀生之路,的確不易。過去華僑史研究界對華僑上層被封爲甲必丹、那督一類封爵頗有微詞,其實大可不必。換個角度來看,這正是海外華僑旺盛的自保意識和精明的生存技巧的反映,是應該予以頌揚的。

  華僑家鄉觀包涵“念祖愛鄉”和“振興祖國”兩個方面

  從祖國觀、家鄉觀來看華僑文化。昔日華僑從窮鄉僻壤走出國門後,通過家鄉與居住地的鮮明對比,看到了强烈的反差,感到祖國的積弱和屈辱。這是爲什麽華僑在海外堅决支持祖國的革命運動和正義事業,支持家鄉的建設和慈善事業的根本原因。因此,將華僑文化這種思想意識和行爲概括爲“念祖愛鄉”無疑是正確的。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問題的另一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面,華僑强烈地希望看到祖國和家鄉迅速的積極向上的變化。在革命年代,捐資捐物支持祖國,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祖國强大。在和平年代,支援家鄉建設,最大的希望仍然是看到家鄉明天更美好。因此,華僑文化在這方面的表現是“念祖愛鄉”與“振興祖國”兩者的有機統一,捨弃任何一個方面去理解華僑的祖國觀和家鄉觀,都是不完全的。如果在外宣時只是片面宣傳華僑華人(海外鄉親)對家鄉的貢獻,而對華僑華人希望家鄉變革、改變陳腐現象的願望隻字不提,其實是與華僑文化背道而馳的,事實上也是傷害了海外鄉親的感情的。

  華僑文化與宗教密不可分

  要準確理解華僑的家鄉觀,還要結合華僑的宗教觀來分析。華僑文化與華僑宗教是密不可分地聯繫在一起的。絕大部分華僑來自于中國落後的農村,他們當初走出國門時,帶去了一切用得上的神。而這些神,既包括大宗教的“中原神”,還包括本地造的“土著神”,同時還有“祖宗神”(人神)。華僑的移民史,其實也是一部“移神”史。華僑的“移神文化”更多地保持了中國鄉村社會的世俗與宗教合爲一體的特徵。這一切在今天的中國可能已經蕩然無存。

  “禮失求諸野”,可能要到海外華人社會才有可能“復原”傳統中國鄉村社會的世俗與宗教畫面。不管怎樣,離開華僑的宗教觀去說華僑文化是不完整的。但問題的另一面是,華僑的宗教文化是典型的平民式的,鄉野式的。當初華僑幷沒受過多少正統的儒家文化教育,生長在中國“邊隅”地區而非中原地帶。而當時中國“邊隅”地帶的宗教文化是“雜亂無章”、“三教合流”、“土洋不分”的。很多不同宗教、不同流派的神和平共處地雜居在一起,接受鄉人與後人的崇拜。華僑出國後,將家鄉這些做法在當地發揚光大。其結果必然在當地導致華僑宗教觀的寬容、兼雜,因而也展現爲華僑文化包容、大度的一面。

  瞭解以上這些情况,就不難理解華僑華人家鄉觀上强烈的宗教色彩,而這種宗教色彩中又糅合著濃厚的世俗性,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華僑文化重視慎終追遠,尋根溯祖,因而通過宗教將居留地與其祖籍地聯繫在一起。從這一點來看,今天國家僑務政策中有關保護華僑家鄉祖墳的規定是必要而明智的;其二,華僑的宗教文化具有極大的平民性、世俗化。宗教與世俗合二爲一,相互兼容、不分彼此。有時很難區分華僑的思想意識中何爲宗教,何屬世俗。由于祖國大陸幾十年來在政治意識上的變异,大陸的宗教文化與海外華僑華人的宗教文化迥然有异,因此,今天在宗教問題上的僑務政策的執行應多從華僑華人的角度出發;其三,華僑宗教文化的功能已經升華到心靈慰籍的層面,與其說他們心底裏真的相信有神,倒不如說他們寧願通過神來求取心靈的慰籍與平衡,相對于他們來說,是否相信神的存在幷不重要。拜神只具有象徵意義,神階等級早也沒有存在的價值,華僑的這些宗教理念具有積極意義。其實在今天的廣東僑鄉也具有廣泛的影響。

  華僑重視教育最顯著的特徵是學習先進的謀生文化

  再從華僑的教育觀來看華僑文化。當年走出國門的華僑大多是躬耕隴上的農民,他們沒有文化、或文化水平極低。但這只就狹義的文化而言。如果就廣義的文化來說,華僑也是“文化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化品格”,例如勤勞、節儉、善良、誠信……等等。這些其實也是中國民族的優秀文化作品。這種文化品格是他們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在中華文化的大環境下熏陶出來的,幷非只是從書本中獲得。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是,作爲“文化人”的華僑對于狹義文化的重視程度與他們的“文化水平”形成極大反差。這與“文化水平”越高越重視文化的一般認識規律恰好相反。對于這一點,學者們早有共識,認爲這是由于他們本身沒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因而才感到文化的重要性,才千方百計要後代讀書上進。毋庸諱言,華僑當年要求子女讀書上進的目的是讀書做官,光宗耀祖。這從清末那麽多的海外華僑樂意接受清廷居心不良的封爵可以看出來。而他們當年在海外要子女所學的“文化”是四書五經之類的封建文化,問題的關鍵是,華僑當初以“讀書做官”爲宗旨,以封建文化爲內容的文化教育在後來的年代中也與時俱進,轉化爲對新型文化的重視與追求,讀書做官的目的也悄悄地發生了轉移。但是,在此過程中仍保留濃重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成分。華僑教育觀的最重要的特徵是迫切學習先進的謀生文化與頑强保持傳統中華文化的統一。這種變化是我們今天認識華僑的教育觀的重要方面。



  研究華僑文化有助于區域文化研究的深入

  華僑文化是一個有待深入挖掘的寶藏。它既與區域文化——例如人們熟知的嶺南文化、南粵文化等有許多內涵上的立體交叉和重叠。因此,將華僑文化從區域文化中“單列”出來,建立獨立的“帳戶”,有助于區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更好地發掘其精華。簡單說,華僑文化和區域文化研究可以而且應該相互補充,相互比較,相互參證,在挖掘交叉重叠面時注意其差异,在多角度的綜合研究中探尋其异同。只有將華僑文化研究與區域文化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是人爲地割裂開來,才能在方法上取長補短,取得更豐實的研究成果。

  更具體地來說,就華僑文化與嶺南文化的關係而言,我認爲,嶺南文化與華僑文化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開放性和包容性。他們的內涵和思想精華中都吸納了海外文化的精華,同時保留了傳統中華文化的精華。而兩者不同之處在于,中華傳統文化與海外文化在融合的方式、內涵的構造上有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嶺南文化的基石是中華傳統文化,海外文化基本上只是零碎地滲透于其中,海外文化沒有傷及傳統文化的內部結構;而華僑文化則是傳統文化與海外文化在對撞基礎上的磨合與重構,兩者的優勢互補更加明顯。也可以這樣認爲,海外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更多地是通過滲透來産生出嶺南新文化,而海外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更多地是通過改造來催生出華僑文化。這只是初步的猜想,有待于我們今後進一步探索。

  譚元亨:華僑文化對客家屬地的“反哺”

  華僑文化,是廣東文化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設廣東經濟强省與文化大省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絕大部分外資,其實說到底還是華資。一直到今天,這一比例仍占相當大的份額。俄羅斯曾有經濟學者這樣評價:導致中俄兩國經濟形成截然相反局面的决定因素,是因爲中國擁有愛國華商。關于這一現狀,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新加坡資政李光耀認爲:“單是論投資規模和投資機會,中國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可以這樣說,廣東經濟一直雄踞大陸首位,華僑功不可沒。

  建設文化大省離不開華僑文化

  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抽掉了華僑文化,廣東的文化大省還能剩下什麽?再說,廣東文化中,如果沒了華僑文化,也就不成爲其廣東文化,很難區別于其他區域文化,如湖湘文化、齊魯文化、巴蜀文化等。華僑文化,是廣東文化最大的,也是最顯特色,更是廣東文化中最有活力、最有創新潜力的一部分。

  我們稱廣東具有海洋文化傳統,所以能在近代領風氣之先,最早與世界先進文化接軌時,這離不開華僑文化;我們稱廣東具有移民文化的特色,所以有開拓精神,敢于冒險犯難,一往無前的時候,這同樣離不開華僑文化;我們稱廣東具有商業文化的特徵,所以有商品交換帶來的自由、平等、民主的開放觀念的時候,這也同樣與華僑文化分不開。

  我們說廣東之所以爲廣東,是因爲它作爲全國最大的一個移民省,也就是全國最大的一個華僑省——無論是海外的華僑華人,還是省內的歸僑,各自都超過了二千萬。加起來應當有半個億之多,不難想像,擁有相當實力的這麽多的人口,其在文化上的輻射當有多大?正是華僑文化,支撑住了廣東文化的天空,推動以及提升了廣東文化,使之在中國文化的大版圖中,擁有自己的、獨特的一席之地。正如文化大師梁啓超說的,如只從中國版圖上看,廣東無足輕重,如同鶏肋,但一放到世界版圖上看,廣東就舉足輕重了。


  從客家人拓殖海外看華僑文化的淵源

  世界上有一句話: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Cantonese community. 譯過來便是:太陽在粵人社會上永遠不落。也就是說,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廣東人。世界上還有一句話,凡是有咸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這句話同上一句,可謂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這後一句話,還印證了幾百年間在南洋流傳的一句諺語:“客人開埠”,所有的新埠,都是客家人首先開發出來的。

  在海外2000多萬廣東籍的華僑華人中,客家人就占去了約500萬,可以證明前言不虛。如同臺山、開平等地一樣,在客屬地的一些市鎮,其在海外的人口,甚至比本地的人口還要多,例如,在粵東的鬆口鎮,它在海外的人口就有8萬多,已遠遠超過了當地的人口,故有“華僑之鄉中的僑鄉”的美譽。

  一般人認爲,客家人來自中原,相對于廣府、潮汕民系而言,其農耕文化色彩要更濃一些。我認爲客家人形成之際,正是唐宋,當時中國是海洋大國,中國人不乏海洋文化的色彩。到了明末,鄭芝龍、鄭成功的“海洋帝國”中,也有三分之一的是客家人,這也證明客家人仍承傳有海洋文化精神。到了近代,揭竿而起的太平天國直至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更有大批的客家人參加,其主要領導人又大都是客家人。可見,海洋文化精神對于客家人來說,從一開始便是不缺的,且不說客家人海外拓殖,更是很早便開始了,大規模的遷徙海外,是從宋末開始的。

  粵東有個小鎮名叫鬆口,自古便有一句老話:“自古鬆口不認州。”這裏所說的州,是指嘉應州。爲什麽會有這麽一句古話呢?除開鬆口建鎮,可追溯到西漢年間,早于建州之外,更重要的是松源河與梅江這兩條河,就是在這鬆口匯合,成了韓江,一直奔汕頭下海,所以,這裏的人,未必借道州府,而是自己直下韓江,從汕頭出來,漂洋過海了。這也說明鬆口華僑人爲何那麽多。如今,鬆口碼頭成了海外游子回國尋祖的重要地點。

  華僑文化對客屬地的“反哺”影響至深

  華僑文化對其本土——即客屬地,尤其是貧瘠山區所起到的“反哺”作用更爲重大,影響也更爲深遠。這首先表現在資助教育、令整個民系的教育意識深入普及上面。當然,客籍華僑的捐助,還有修橋、鋪路、建醫院、辦福利等衆多方面,但是,教育却是最突出的。還在十年前,我第一次到梅州、下到各縣,就很吃驚每個區鎮裏華僑捐助的中小學之多,其密度遠遠超過了珠江三角洲。要知道,由于地僻、山高、路遠,這樣的捐助,比珠江三角洲或潮汕平原,都可貴得多、艱巨得多。

  很顯然,這種捐獻的原動力是來自于傳統客家社會重視教育、重視文化的歷史觀念的。衆所周知,不少客家祠堂,過去都專門設有“學田”,或者“學穀”,即便已遠離客家腹地的客家“飛地”,也一般保留有這一傳統。我還聽說,如今梅州不少地方,誰家孩子考上大學或考上研究生,都有社團或賢達獎勵其學費、獎學金,甚至獎一套住宅、別墅。這種植根于客家社會幾百乃至上千年的優良傳統,在新時期的改革開放的今天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而華僑文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我們無論怎麽去高估也决不爲過。

  自古以來客家人重義輕利,有一副俠義心腸,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觀是一脉相承的,與“以天下爲已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是緊緊相連的。這正是別的國家或民族所沒法相比的。所以當初剛剛改革開放,廣東人,尤其是客家人,就率先捐獻教育事業,爲國家培養人才、目光放得很遠。促成這種大規模捐獻的歷史性推動力,應當還有華僑自身在海外的經歷。如我們所知道的,清朝落後挨打之前,華僑在外邊,是以經商、實業及耕種爲主的,鄭和下西洋,一路上華僑都是揚眉吐氣的,他們在幾千上萬里的海上絲綢之路上,開拓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港,也爲國家掙回來了不少財富。可到後來,却變成了“中國苦力”,不少華僑都是“賣猪崽”出去的,有人說,美國、加拿大兩條橫貫東西的大鐵路,每根枕木下都埋有一位華工的尸骨。正是這些慘痛的歷史,令他們早在20世紀初或者更早,便以捐資的方式,在梅縣等客屬地,以各種方式支持家鄉的新學。

  雖然客籍的華僑華人,在廣東籍中不及廣府人及潮汕人多,但是,正如“客人開埠”這一名言所揭示的,他們的開拓意義却是他人所無法取代的。我在這裏僅重點在教育上講了客屬地華僑華人對本土的“反哺”作用,其實,華僑文化在客屬地的“反哺”作用還有很多。比如他們愛國愛鄉、造福桑梓的衆多善舉等等。弘揚華僑文化,無疑是建設文化大省的題中之義。因此,如何總結一下華僑文化對客屬地教育的“反哺”,進而推出各地華僑教育的强鎮以作典範,應當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文化工程。

  張國雄:廣東華僑文化研究在全國極具代表性

  我今天講三個問題,第一個關于文化大省的內涵,什麽叫文化大省?廣東省提出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真正去討論過它的內涵。還有文化大省有什麽樣的標志,也沒有去說明。我的理解,所謂文化大省的內涵應該是多元的、多角度的,要形成一個文化大省,它的標志也應該是多元的。

  廣東華僑文化研究歷史悠久

  大致來講是否可以分爲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你廣東具不具備這個文化資源;第二個方面,你廣東對這個文化資源的研究程度、研究隊伍、研究狀况、研究成果在全國同領域裏面具不具有領先的地位。廣東省提出要建設文化大省,省僑辦、省僑聯積極地參與到這項工作中去,這是廣東華僑文化本身的使然。我覺得廣東文化大省的建設一個方面應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從自身的資源角度出發。你的資源優勢何在,從而形成你的文化研究的特色,同時在同領域或全國取得優勢的地位。這應該是我們文化大省建設考慮的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們的文化大省建設要有時代性,要有時代氣息,所謂時代性實際上就是全球化過程當中的世界走向一體的這麽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保存自身的文化傳統,同時吸收世界的先進文化。如果說從這兩方面講,我覺得華僑文化恰恰能够把這兩個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是我們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非常重要的突破口之一。爲什麽這樣講呢?廣東的華僑文化資源極其豐富,我們廣東的華僑文化研究歷史悠久,以暨南大學爲首的華僑文化研究在全國是屬于“領頭羊”的地位。同時,我們廣東省華僑文化的出版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國唯一的一套《世界華僑華人史》,而且現在編輯以僑鄉爲主題的華僑華人史。我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隊伍具備這種條件。

  廣東華僑文化有五大極其難得的資源優勢

  我想談第二個問題,我認爲廣東華僑文化是建設文化大省的極其維得的重要的文化資源。從五個方面談。

  第一,我們廣東的華僑華人在世界華僑華人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全國有很多著名的僑鄉,福建有漳州、泉州僑鄉,浙江有溫州僑鄉,乃至東北、內地也有僑鄉,但是最著名的僑鄉當中,我們廣東占了三個,潮汕、梅州客家、五邑僑鄉;另外,我們廣東的華僑華人占世界華僑華人的三分之二;第三,全世界的華僑華人主要分布在兩大區域,一個東南亞,一個是美洲,在這兩大區域當中的主體是廣東的華僑華人。這幾個方面就實際上决定了廣東華僑華人在全國的主體地位,也由此决定了廣東華僑文化在全國華僑文化中的代表性。

  第二,廣東的華僑文化最典型地代表了華僑文化的本質特徵。華僑文化我們研究了幾十年,華僑文化最本質的特徵是什麽?我們長期研究華僑文化主要從三個角度去研究,把華僑文化描寫爲一部“苦難史、創業史、愛國史”,目前我們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做得比較多。但是我們恰恰忽視了最關鍵的一個方面,華僑文化最本質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質,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華僑文化的研究可持續發展的根源就在這裏。五邑文化和廣府文化的中外文化的交流特徵極其突出,在衆多的華僑之鄉當中,我們廣東的五邑僑鄉應該說把華僑文化當中的中外文化交流的這一本質表現的最直觀、最形象、最深刻,反映了華僑文化這一方面的普遍性和深刻性。這一點是我們廣東的華僑文化在全國的華僑文化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第三,以廣州爲代表的僑鄉城市。她代表了中國近代社會化進程的一個模式,就是被動、强迫接受西方文化的一種模式。而這個模式在全國有代表性。

  第四,廣東僑鄉文化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特殊見證。我們研究鄉村,從民國時期開始就一直都在研究鄉村,但是對僑鄉的研究真正的起步是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的,這一點福建省(厦門大學)走在我們的前邊。但最有典型意義的在我們廣東,我們的鄉村代表了中國鄉村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一個獨特的類型,其明顯的特徵就是與主流文明靠近。這種情况以五邑僑鄉、廣府僑鄉爲例,物質方面的不說了,就說在精神領域方面,各人表現個性,炫耀財富,以經濟决定事物的這一原則,民主、平等、公平的這樣的一種思想進入到了我們的僑鄉。還有制度的建設,我們僑鄉在二、三十年代進行的制度建設,在今天來研究,仍然還有它的先進性。我們今天的很多建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吸取二、三十年代僑鄉建設的經驗,使我們的鄉村建設更加具有現代氣息。

  外來文化對僑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最深刻地表現在哪里?就說現在我們的信仰領域,信仰應該說是傳統文化最固守的一個領域,但我們在五邑僑鄉發現,祠堂的建設中有大量的西方文化進入,而且祠堂的形式、規則是其他地方無法想像的,婦女可以在祠堂裏跟男性辯別,維護自己的權益。從這一點說,連最深層次的精神文化領域裏頭都能接受西方文化,哪還有什麽不能接受呢?我們國家是在八十年代提出改革開放的,在開平鄉村民居裏的門神有一幅對聯,“永進中華寶,長招外國財”這就說明這個村很早就開放了,引進外資了。在五邑僑鄉還有一個獨特的字,就是國家的國字,中間去掉“玉”字,換成人民的“民”字,實際上就反映了僑鄉以民爲主,以民爲中心的思想深入人心。在這個方面,我們看到的僑鄉,它如何進入現代社會,跟當時的主流文明結合這一點在全國的其他鄉村當中是很少見的,而我們廣東的僑鄉具有這個獨特的資源。“僑”而不崇洋媚外,不全盤西化;“鄉”而不頑固,不迂腐。這個資源應該說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在融入世界走向世界過程當中的歷史底蘊和民族理性。
  
  第五,華僑文化對嶺南文化的品格有重要的貢獻。我們現在談嶺南文化,說它有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等等。其實這些更多地來源于華僑文化。

  

  如何從建設文化大省的角度出發研究華僑文化

  文化大省建設要以學術研究爲基礎,與此同時,學術研究也要遵循自身的規律,積極爲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我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應當站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研究廣東華僑華人歷史。近代中國接受西方文化,一個是東洋,一個是西洋,我們廣東華僑都參與了,在東洋和西洋當中,我們更多地發現,廣東人在引進這些西方文化當中的主體地位,從上層人士到一般的農民,都從這兩大“洋”中向中國傳入西方文化。所以我覺得我們的華僑研究應當要從文化交流角度去重新認識華僑華人的歷史,研究其文化傳播的主體是什麽,傳播的途徑是什麽,是如何融合碰撞的,以此來總結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特點和規律。

  站在政治文明建設的角度,研究廣東華僑文化。我理解文化大省的建設,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還有一個就是政治文明建設,華僑文化可以爲我們廣東的政治文明建設提供獨有的資源,也是我們今後主要開展的工作,因爲我感到一部廣東的華僑華人史,同時也是一部政治進步,逐步接受人類的基本價值的歷史,給我們今天建設政治文明有重要的啓示。我們廣東華僑在美、加很多,五邑華僑主要在美、加,我們來自封建弱勢文化的人群到了一個强勢的資本主義文化的社會,這樣的一個轉變,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實際上是向世界主流文明的靠近,這些是我們今後要在華僑文化研究中要著重挖掘的。

  站在傳統社會轉型的角度,研究廣東僑鄉文化。現在我們廣東,尤其是珠江三角洲要率先實現現代化,沒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不可能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我們可以從華僑文化當中吸取很多營養。比如說,股份制的建設,是我們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研究才建立起來的,但我們發現在廣東近代早就有了,在我們鄉村大量實現的是股份制,而且我們鄉村的自治化程度相當高,自治組織的形成和運作機制是股份制,這對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市場機制都是可取的。

  站在嶺南文化自新的角度,研究廣東文化的弊端。華僑文化的研究已經開展了幾十年,成果很多。我們應當肯定華僑文化很多好的品質,但是對華僑文化不足之處,給我們的文化“土壤”,文化氛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基本上沒有研究,像這種“土壤”在我們的有些僑鄉已經對經濟發展産生了障礙。如享樂主義、短期行爲、急功近利等現象非常突出,缺乏艱苦奮鬥的精神。廣東經濟要健康發展,必須在我們的文化領域進行自新,進行改造。

  站在推動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廣東華僑文化遺産。我們以前打“僑”牌打的比較多的是經濟“僑”牌,但是我們對文化“僑”牌打的很少,眼睛向外打“僑”牌很多,向內、向下打“僑”牌的較少。其實,華僑文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物質文明,資金,華僑文化還給我們本身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中山市的中山故居、廣州北京路、愛群大厦、開平雕樓等等都是華僑文化遺産。

  我認爲,這種遺産很值得我們從事華僑文化工作者的真正研究。直接的效益就是帶來旅游效益,我們建設文化大省的目的還是爲了發展,文化發展和經濟發展。從廣東的華僑文化當中,我們有充分的自信,華僑文化的研究可以爲廣東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劉小敏:弘揚華僑華人精神關鍵是要突顯其價值觀

  從廣東省委九届二次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的口號以來,全省都在研究建設文化大省這個課題,我們省委宣傳部舉辦過兩次比較大型的研討會了,第一次“發展先進文化研討會”是在四月上旬由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省文明辦三家聯合主辦,這是第一次。第二次更大規模,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文化廳,還有省社科院一共七家單位聯合召開。前天、昨天開了兩天,規模很大,有14個部門提交了專題研究報告。

  在接下來,省裏還要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召開建設文化大省的專題工作會議,在這個會議上,省委張德江書記要講話,省委、省政府還要出臺幾個文件、包括一個决定、一個綱要,這些工作現在都在緊鑼密鼓地實施當中。
  

  開展華僑華人文化研究意義重大

  在這樣的一個全省關注的形勢下,我們來開這樣一個“華僑文化與建設廣東文化大省”的研討會,我覺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今天想講的第一個問題,華僑華人文化意義重大,對廣東文化大省建設尤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今天這個會的標題提到華僑文化,這種提法也可以,但我個人感覺,華僑這個概念還不能涵蓋華人,嚴格來說,華僑是指僑居在國外,但他的國籍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而華人則是指他已經加入居住國的國籍。所以我們講“華僑文化”,嚴謹地說還沒有包括華人在裏面,我覺得講“華僑華人文化”可能要比較全面一些,剛才李宗桂教授講了,華僑文化這個概念在很多研究領域裏還是第一次出現,以前還很少聽說過,這就說明了這就是一個有創造性的工作。 

  我說華僑華人意義重大,這個意義重大表現在什麽方面?我們最近剛剛看了中央一台播放的《走向共和》電視劇,《走向共和》有個情節說孫中山的哥哥把牛賣掉,賣掉牛支援他搞革命,接著又到日本辦學,從這些人物形象塑造就可以看到華僑華人在中國近代史以來發揮的重要作用,對我們今天建設文化大省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記得在英文裏有一句話說:陽光普照粵人社會。它的意思就是說,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就有廣東人。(呂偉雄插語:莫桑比克的財長,他的父親是廣東中山人,這位財長已經跟當地黑人結婚,生了四個混血兒,像這種廣東籍華僑華人在國外謀生的情况相當普遍)。對,不單這樣,很多僑居國外的後裔甚至連中國話都不會講了,只會講英語。有一次我聽一位廣東籍的華僑說,臺山華僑的比例相當大,他說在家鄉廣東只有一個臺山,但在美國有兩個臺山,在美國的臺山籍人口是廣東臺山的兩倍。他這個說法不一定很準確,但却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事實上,華僑華人衆多是我們廣東的一大優勢,這樣一個衆多的華僑華人的群體,他們不僅能够支援我們家鄉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不僅能給我們帶來投資,帶來項目,我認爲更主要的還是他們能够在中外文化交流裏面發揮很重要的橋梁作用。

  華僑華人文化的核心是“團結互助、念祖愛鄉”

  第二個問題,華僑華人文化內涵豐富,其核心是弘揚團結互助,念祖愛鄉的華僑華人精神。我想講一下我們要建設文化大省的概念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文化分爲很多個層次,剛才李宗桂教授講了很多,什麽茶文化、酒文化、甚至于厠所文化、垃圾文化等都有人研究,可見文化概念的運用很普遍。

  那麽,我們講的建設文化大省的文化是個什麽概念呢?它不是那種包羅萬象的文化,不是把很大的,如政治、經濟全部包括在裏邊的文化,不是這個意思,它的概念是與經濟、政治相對應的文化,也就是說物質文明的文化不在我們建設文化大省的這個範疇內,它基本的內涵是跟精神文明的內涵一致的,它具體包括什麽東西呢?包括思想、道德建設、科技、教育、體育、衛生等這方面的建設,還包括文學藝術等等這些方面,跟中共十六大報告裏面關于文化的內涵是完全一致的。

  那麽文化的內涵最核心的部分是什麽呢?文化內涵最核心的就是價值觀。我們覺得華僑華人的文化內涵,也應該包括這些內容,包括思想意識、文學藝術等等,它的核心就是華僑華人的一種文化精神。一句話,華僑華人的文化價值觀就是“團結互助、念祖愛鄉”。
  
  開發華僑華人文化資源要在雙向互動上下功夫

  第三個問題,華僑華人文化資源的研究、開發和利用,必須在雙向互動上下功夫。我爲什麽要强調雙向互動呢?我們到國外,會感覺到中國老鄉都很熱情,有一次到國外看到一位日本人,日本人以爲我們是從日本來的,給我們吃的、給我們喝的,顯得很熱情。其實,這種自家老鄉的感受不論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我們廣東華僑就有這種情結。通過接觸,我感覺到我們的華僑華人在國外謀生雖然不能說是一部苦難史,但是他們在國外創業確實是相當的艱難,很不容易,我們要在這方面理解他們。華僑華人的地位,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取得成就,他們的地位才逐步得到改善的。

  我自己就有一個體會,我是湖南人,我家鄉的人把我們到廣州學習說成是到廣州去留學,把我們到廣東來工作就當成出國一樣,就算很有出息了。于是,家鄉不斷有人來,叫我拿點錢回湖南當地辦學校什麽的,當然,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會去做,但如果對我們沒有一點回報的話,也不好長期這樣去做。所以,我覺得這裏面雙向互動是最重要的。記得有一首歌“在遙遠的支那,有一群中國人在那裏生活”,歌詞大意是這樣唱的——“關心他,看我們能幫他們做些什麽?”這首歌從哪里來的,我不太清楚,但說明了互相幫助的重要性。我說這些就是想强調,在開發利用華僑華人資源的雙向互動上要注意做到兩個方面:

  一方面,我們要儘量多做一些有益于華僑華人的工作。我們要做哪些工作呢?比如說要大力宣傳華僑華人愛國愛鄉的事迹,我們要給他們樹碑立傳;再比如,我們要充分挖掘華僑華人的文化資源,把它們綜合、整理出來,包括剛才有教授提出的要研究華僑華人的文化史等等。精心培育和打造華僑華人的文化品牌。國外有不少華僑華人穿梳于內地,在祖籍國和居住國之間做事情,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大家互惠互利,加快我們僑鄉的文化設施建設,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多做的工作。

  另一方面,我們的目的還是希望華僑華人能够爲我們廣東建設文化大省多做點事,多出點力。所以,我們要儘量調動華僑華人的積極性,爲我們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服務。比如說要大力弘揚華僑華人精神,大力激發華僑華人念祖愛鄉的熱情,充分發揮華僑華人在家鄉文化設施建設等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華僑華人在中國加入WTO的條件下,廣東省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對外文化貿易過程中的橋梁紐帶作用,等等。

  陳毓錚:研討會結束語

  這次研討會開得非常成功。首先我代表省僑辦、省僑聯.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感謝歐初老領導、劉小敏副部長到會幷作了指導性的講話;感謝各位專家學者爲我們大家作了一場精彩的有關華僑文化的學術報告。

  我說這次會議開得成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這次研討會進一步明確和深化了華僑文化的概念。研討會與廣東省委提出的建設文化大省的重要性任務結合起來,可以說找准了切入點。

  第二,這次研討會對華僑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作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基本明確了華僑文化在廣東文化建設當中的歷史影響、地位和作用,以及它的現實意義。同時,進一步明確了華僑文化建設對我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所産生的積極推動作用。
  
  第三,這次研討會拉開了“華僑文化與建設文化大省”的一系列活動的序幕。省僑辦和省僑聯經過研究决定,共同促進華僑文化與建設文化大省的一系列工作,今年將由省僑辦召開全省的僑刊僑訊工作會議,通過經驗交流,表彰獎勵,加强全省的華僑文化與建設文化大省的專題宣傳。省僑辦還將舉辦“近現代海外名人後裔中國行”的活動。省僑聯將在今年啓動收集、編撰華僑史的工作,重點放在華僑在海外的歷史,反映他們怎麽在海外奮鬥,怎麽在海外起作用等等,這項文化工程比較浩大,我們將會與有關部門、專家專題研究,下一步怎麽來開展這項工作。華僑文化對廣東音樂影響很大,今年底,省僑辦、省僑聯和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等三家單位將共同舉辦紀念廣東音樂大師呂文成的活動,他是廣東音樂的一代宗師,他寫了一千多首音樂作品,像非常有名的《步步高》就是他創作的。

  海外華僑華人衆多是廣東省的省情,更是廣東省獨特的資源優勢。二千多年以來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可以印證廣東的華僑文化的淵源。兩年前有一位著名作家寫了一篇名叫《喚回廣東的靈魂》的文章,影響很大,我想,現在也是到了我們要喚回廣東華僑文化的時候了。省委、省政府對我省的僑務工作寄以願望,我們希望能得到社會各界和專家學者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同時也希望全省各個僑聯、各個僑辦積極配合,使華僑文化與建設文化大省的系列活動順利開展,達到目的,爲廣東建設文化大省作出應有的貢獻。



  
  評論員簡介

  呂偉雄  廣東鶴山人,1949年生。曾任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黨委副書記;廣東省佛山地區團委副書記;廣東省中山市副市長;廣東省旅游局局長、黨組書記、廣東省旅游集團公司總經理;2000年2月到今任廣東省僑辦主任、黨組書記。

  陳毓錚  廣東臺山人,1944年生。華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1970年分配在臺山縣農機二廠當工人。1983年後歷任臺山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陽江市副市長。1992年後歷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現任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黨組書記。

  歐 初  廣東中山人,1921年生。歷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第一支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副司令員,中共廣東省委副秘書長,省人民政府秘書長,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中共廣東省顧委常委等職。現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孫中山基金會會長,廣東社會科學院客座教授等職。

  劉小敏  1959年生,法學碩士。歷任中共廣州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廣東省委外宣辦副主任,現任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李宗桂  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爲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當代中國文化。主持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國家教育部重大項目在內的關于當代中國文化的研究課題,主編《中國文化與現代化叢書》、《大思想家與中國文化叢書》出版著作多部,發表論文一百餘篇,獲國家和省級獎勵近二十項。

  高偉濃  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現任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系研究所所長。多年來從事華僑華人問題,中外關係史、國際關係研究。近十年來主持幷完成國家、部、省級研究項目10餘個,已獨撰、出版各類學術著作十部,發表論文數十篇。

  譚元亨  廣東順德人,中國作協會員,華南理工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美學教授,著書二千余萬字,八十種。得過八項國家獎,曾應邀赴歐美多國講學,有些作品被譯成美、德、日、朝等國文字,主要代表作有《客家魂》。

  張國雄  47歲,武漢大學歷史系博士,北京大學城環系博士後,現任廣東五邑大學五邑文化與華僑研究所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移民史、華僑史研究,出版《五邑文化源流》、《五邑華僑華人史》、《開平碉樓》等著作和四十餘篇論文。

  稿件來源:中國評論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