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與珠三角文化透析序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31 14:49:45  


港澳與珠江三角洲構成一個完整的地理區域,作為嶺南文化主流——廣府文化核心區,歷史上三地保持著廣府文化各方面的特色和傳統,在方言、風俗習慣、民間信仰、親緣觀念、市井風情等方面都反映出它們的一致性。港澳人到廣州至今仍稱“返省城”,一個“返”字道出他們濃厚的文化情結。基於這種不可分割的地緣、族緣、血緣、史緣等關係,港澳與珠江三角洲毫無疑問同屬一個文化區。

16世紀中葉以後,澳門、香港先後在西方殖民主義統治之下,本土文化雖然受到一定衝擊,但並不像世界上某些殖民地那樣本土文化被取代而西化,反而在與西方異質文化碰撞、交流中創新發展,形成獨具一格的港澳文化,成為嶺南文化一個特殊的組成部分,這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在這種背景下孕育、成長起來的港澳文化具有鮮明的混合型文化特點,不但兼具中西文化特質和風格,而且擁有較高文化勢能,所以一旦形成以後,即不間斷地對廣東首先是珠江三角洲產生輻射和影響,從而推動珠江三角洲文化的新陳代謝。而有著深厚嶺南文化積澱的珠江三角洲文化,不但是港澳文化的本根所在,而且也以自己固有傳統文化的優勢流布港澳和海外,形成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采借的文化空間關係,對各自區域文化發展起到重要歷史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港澳文化更以其優勢和高位勢能向外輻射,首受之區珠江三角洲由此得益不少,文化景觀日新月異。當然,港澳文化也得到相應回報,顯示兩者正在建立起一種諧調整合的文化空間格局。充分認識、開發港澳文化和珠江三角洲文化優勢和潛能,為各自和共同利益服務,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以後,港澳文化和珠江三角洲文化將發揮更大作用,這些都亟需認真思考和研究。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李燕博士從時間和空間及其結合的層面上,對港澳文化和珠江三角洲文化的空間關係、文化傳播動力、方式和效果等作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作者指出,港澳文化和珠江三角洲文化具有同質性和異質性,因有同質一面,相互間具有共同傳播的基礎;既有異質另一面,則有相互傳播、吸納的必要和可能,文化傳播才不會間斷。在文化傳播的歷史空間上,三地文化始終是在同一系統的均質文化區域內部從中心向邊緣傳播。當代香港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傳播,則是不同性質的文化系統之間優勢文化向弱勢文化的擴張。當代香港文化能在珠江三角洲大行其道,內在動力在於由兩地經濟發展水準所決定的文明程度差異所產生的文化勢能梯度力,外在動力既有香港文化對外擴張、珠江三角洲社會轉型與文化滯後的矛盾需求,以及珠江三角洲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與文化生產滯後的矛盾等,另外也取決於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作者還根據三地文化內部差異對它們進行了定位,認為香港文化主要是一種大眾文化,澳門文化主要是歷史文化,而珠江三角洲文化則在傳統文化和科技文化方面佔有優勢。最後,作者就三地文化整合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對策與措施,這對建立三地文化空間網路和格局甚有裨益。誠然,由於歷史原因和現行條件限制,尤其是在“一國兩制”之下,如何實現三地文化繼往開來和空間互補,達到共存共榮和圓融互動,仍是一個有待探討的問題,這也是港澳文化和珠江三角洲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這部專著得到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同行專家的高度肯定和讚揚,他們從不同方面指出:專著選題得當、立論有據,觀點新穎、內容豐富、邏輯性強、文字流暢,既有理論意義又有應用性價值。當然,其中也不無欠缺和可議之處,特別是該項研究涉及三地文化關係的眾多方面,也是當前研究尚匱乏的一個領域,加上作者長期生活在北方,來廣州只有三年,對嶺南文化的瞭解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由此出現某些不足也是難免的。不管怎樣,作者已在區域文化研究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這也是值得稱道的。

在當前學術著作出版不太順暢的情況下,本書的出版能夠得到中央編譯出版社的支持和幫助,也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情,中央編譯出版社的這種支持是令人感佩的。

(作者:司徒尚紀  該書為李燕博士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