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改革開放的回顧與前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30 09:06:33  


  廣東是我國大陸最南端的一個省份,毗鄰港澳,華僑衆多,港澳和海外僑胞達2000多萬人;地處亞熱帶,氣候温暖,雨量充沛,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錯,河流縱横,土地肥沃,物産豐富,陸地面積17.78萬平方公里,海岸綫3368公里,人口 6600多萬人,管轄21個地級以上的市和78個縣(市)。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廣東省遵照中央提出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的要求,運用中央賦予的政策,抓住各種機遇,以改革促發展,努力把政策優勢、地理優勢和人緣優勢轉化爲現實的經濟優勢,全省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迎來了一個思想大解放,社會大變革,經濟大發展,生活大改善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黄金時期。廣東16年來的改革開放,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指針,認真貫徹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强國富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的實踐與成就

  一、堅持以市場爲取向,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富於活力和效率的新機制

  ——分步推進價格改革,建立起按照價值規律和供求關係形成價格的價格機制。價格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發育的關鍵。我省以價格改革作爲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循序漸進的價格改革實踐中,走出一條“放調結合,以放爲主,放中有管,分步推進”的成功路子。從1979年放開大部分農産品價格,進而逐步放開工業品價格,再進一步對占絶大多數的競争性商品、服務和要素價格,逐步實行市場調節。至1994年底,全省商品零售總額中,市場調節的比重爲95%;農副産品收購總額中,市場調節的比重爲94%;生産資料銷售總額中,市場調節的比重爲93%。對極少數具有壟斷性、强制性、保護性、公共福利性特點的商品價格和收費,由政府直接管理,並按價值規律和供求規律的客觀要求適時調整,運用價格杠杆調節生産。同時,政府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和輿論手段,對市場進行調節和引導,培育和發展市場,保護市場的競争秩序,力促宏觀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和廣義價格體系的協調運作,努力使價格信號能準確地反映商品供求狀况和資源的豐、缺程度。廣東在建立適應競争法則的價格形成機制、反映法治精神的價格約束機制和體現社會整體利益的價格調控體系中,作了有益的探索,爲順利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不斷深化生産、經營體制改革,形成敏感、有序、求效益的市場主體。生産、經營體制改革是建立市場制度的中心環節。16年來,我省爲使生産、經營者真正成爲市場主體,促其主動地面向市場,自主地參與市場競争,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一是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實現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並從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出發,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農工技貿一體化和綜合經營的農業企業,積極穩妥地推行農村股份合作制。二是堅持以公有制爲主體,鼓勵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目前,廣東有占工業總産值30%左右的國有企業外,還有鄉鎮企業145萬家,註册的“三資”企業5.3萬家(實際開業的3萬多家),個體工商户和私營企業130多萬家。三是深化企業改革,積極推進轉换企業經營機制、公司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我們從以承包爲主要内容的企業内部改革開始,逐步建立企業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機制,並不斷深化企業改革,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企業制度。省政府在1992年選擇了218家企業作爲試點,進行勞動用工、工資、價格、人事“四放開”的改革;自80年代初在深圳等市進行股份制試點起至1994年底止,全省已有股份制企業5400多家;1994年又選擇了250家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的實現形式。四是扶持發展綜合性企業集團。把組建和發展跨地區、跨行業、國際化、綜合經營的企業集團,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探索參與國際競争的有效途徑。

  ——大力培育和發展商品、要素市場,逐步建立與生産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市場體系。10多年來,廣東積極推進商品流通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多種經濟成份、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并存開放式的商品市場體系。目前,全省各類專業市場、批發市場、零售市場星羅棋佈,形成了城鄉溝通、渠道衆多、四通八達、成交活躍的商品流通網絡。在金融市場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個以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爲中心,工商、農業、中國、建設四家專業銀行、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廣東發展銀行、華僑信託投資公司、粤財公司以及城鄉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機構在内的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金融體系。全省共有各種金融機構3萬多家,遍佈城鄉各地,聯結國民經濟各部門,形成有所分工、相互協作的金融網絡。深圳證券交易所是全國性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在勞動力市場方面,自1985年起對新招工人全部采用合同制,並相應建立職業介紹機構和一批常設人才市場,以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在房地産市場方面,深圳較早采用協議、招標、拍賣等方式出讓土地,珠海等市進行政府壟斷國土的初次開發,有償使用和轉讓土地的探索,全省已初步形成土地一級市場由政府壟斷,二、三級市場逐步放開的格局。隨着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全省發展了大批技術成果交易、諮詢、服務企業和中介機構,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種所有制的技術市場體系。

  二、按照“放得開,控得住”的思路,改革宏觀管理體制,培育能充分調動并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宏觀經濟環境

  ——簡政放權,轉變職能。1979年7月,中央賦予廣東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其實質是中央對廣東放權;1981年9月,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對外更加開放,對内更加放活,對下更加放權”的方針,實行財政分級包干、企業利潤留成、外匯分成等給地方和企業自主權的政策,逐步把固定資産投資、利用外資等方面的限定審批權下放給市、縣政府;不斷縮小指令性計劃,還生産經營權予企業和農民;堅决摒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政府包辦一切、指揮一切的傳統觀念、决策意識和方式方法,從過去的主要精力在批錢、批物、批項目、管生産、管分配、管調度,轉到主要精力管規劃、管政策、管調控、管監督上來,通過制定和發佈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産業政策、投資政策、地區發展戰略等來引導市場主體生産、經營的方向和規模,爲企業開拓國内外市場提供招商引資、信息諮詢等服務。

  ——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廣開財路,增强各級政府的調控能力。1980-1984年,中央對廣東實行“劃分收支,定額上繳,五年不變”的財政包干體制,省對市、縣財政也相應實行包幹辦法。1985-1987年中央對廣東的包干範圍作了相應調整,我省則實行“核定收支,分級包干”的財政體制,打破了過去“統收統支”的做法,並隨情况的變化實行不同的包干形式。1988年以後,中央對省實行遞增包幹辦法,同時提出增加上繳、多作貢獻的要求,省相應地對各市、縣實行遞增包幹辦法。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實行財政包干體制,調動了各級生財理財的積極性,各級財政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都對本地企業采取激勵性政策,創造出“蓄水養魚”、“養鷄下蛋”等新的理財路子,增强了企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後勁,開闢了財源,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資金需要提供了一定的保证。1994年廣東堅决執行中央關於把地方財政包干制改爲在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基礎上的分税制的决定,采取切實措施保证了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增長,實現了税制改革的平穩過渡。

  ——努力探索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説是法治經濟,我省在健全法制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16年來,廣東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地方法規共163件,省政府及部門頒佈的規章共420件。其中對市場體系的培育有較大影響的法規有《廣東省勞務市場管理規定》、《廣東省公司條例》、《廣東省期貨市場管理規定》、《廣東省行政事業收費管理條例》等。這些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爲創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提供了一定的保证,爲把廣東建成立法試驗區作了探索。近幾年來我省經濟立法的步伐大大加快,逐步使正在發育的市場經濟體制走上法治的軌道。

  ——建立和健全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持保障系統。一是推進科技産業化、國際化的改革,已初步形成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發展高新科技産業、加强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三個層次的科技發展戰略框架,科技成果加速向現實生産力轉化,逐步成爲廣東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二是改革教育體制,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鼓勵各方面辦學,面向現代化教學,引導勞動者求學,培養和輸送各種適用人才,爲廣東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的支持。三是以投資體制改革爲動力,運用“以路養路,以橋養橋,以電養電,以水養水”的自我發展機制,大力改善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設施,爲廣東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四是逐步建立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婦女生育等保險在内的社會保險體系,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建設。五是堅决懲治腐敗,嚴厲打擊各種嚴重的刑事犯罪活動和經濟犯罪活動,不斷清除黄賭毒黑等“七害”,堅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安全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六是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行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扶正祛邪,全面提高人的理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的現代文明素質,努力使全省人民自覺地投身到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之中。

  三、改革開放給廣東帶來勃勃生機,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顯著的成就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結構明顯改善,經濟實力不斷增强。1994年全省國内生産總值達4175億元,十六年内年均遞增14.1%,1992年已實現了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現正朝着翻三番的目標前進。國内生産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財政收入、進出口貿易額、利用外資額、銀行存貸款總量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等多項重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在全國各省(區)、市中居前列。

  ——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發展,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廣東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從原來的每年20一30億元,增加到每年幾百億乃至上千億元。16年累計,新建公路15360公里,建成橋樑2000多座,新建鐵路營運里程1066.5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6021萬噸,新開國内外航綫170多條,新增電話機728萬門,新增發電裝機容量 1709.3萬千瓦。

  ——内外貿易蓬勃發展,外向型經濟格局基本形成。全省21個大中城市及其轄區全部進入開放地區序列,目前已與世界上17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係。1994年,全省進出口總額967億美元,占全國的40%,其中出口總額502億美元,16年年均遞增22.4%。實際利用外資114.47億美元,比1980年增長52.5倍,年均增長32.9%。1994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757.52億元,年均遞增22%。廣東工業産品約有1/3銷往外省市,1/3銷往國外。

  ——社會事業有很大進步。1994年末,全省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7.16萬人,比1978年增長2.39倍;16年累計獲國家級科技成果奬460項,省級科技成果共5365項;到1994年全省已有62個縣(區)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占全省縣(區)的79%;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58%;中專以上在校生(含成人教育)52.69萬人,比1978年增長48.9%;青壯年文盲率由1982年的8.4%,到1994年下降爲0.32%。1994年醫院病床13.43萬張,比1978年增加了5.28萬張。1979-1994年廣東體育健兒累計奪得世界冠軍179個,共破世界紀録91項(次)。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事業,均取得可喜的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94年與1978年相比,全省職工平均工資從615元提高到7117元;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從400元提高到5877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從不足200元,提高到2182元;全省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2540.39億元,增長130多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從 5. 4M2提高到15.7M2,農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積從8.7M2提高到20.5M2。珠江三角洲地區許多市、縣已提前達到小康水平。

廣東改革開放的幾點啓示

  一、改革開放關鍵在於思想的解放和價值觀的重塑

  經過16年改革開放的廣東,從鄉村到城市,從市場到機關,從經濟結構到社會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間,還藴含着一種内在的巨變,就是新價值觀的建立和傳播擴散,這是成功地推進改革開放戰略最爲深遠的影響因素。和全國一樣,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後,廣東開展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解開了“左”的精神枷鎖,將“以階級鬥争爲綱”轉爲以經濟建設爲中心。這次思想解放運動,開闢了中國發展史的新紀元。1984年黨的十二届三中全會,明確了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的客觀必然性,確定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根本指導思想,把思想解放運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自1992年春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到黨的十四大後,廣東上下掀起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高潮,確立了力争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使人們的觀念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目前,“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綫,以“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强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爲是非標準已深入人心,一系列市場經濟的新觀念,如“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發展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時效經濟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和“借鷄生蛋”的資本營運觀等逐步確立起來。這些極爲寶貴的無形財富,使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力争走在前面,贏得發展的“時間差”和先發優勢,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二、改革與發展的决定因素是黨的領導和人民群衆積極性的充分發揮

  中國共産黨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人民群衆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一切支持、幫助和參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海内外各界朋友,是促進改革與發展的巨大力量。在這場波瀾壯闊、前無古人的“中國第二次革命”中,中國共産黨人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制定了正確的路綫、方針和政策,率領全國人民闊步邁向現代化。中央對廣東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並在廣東境内創辦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既指明瞭方向,又給政策支持,這是廣東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先决條件。廣東歷届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加强對改革開放的思想、政治、組織領導,努力把執行中央的指示精神與當地當時的實際情况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保護和依靠幹部、群衆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首創精神。

  16年來,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正確政策,大大激發了各級地方政府和基層組織的積極性,唤起了廣大黨員幹部、知識分子、工人、農民以及個體、工商業者等的勤勞致富熱情,吸引了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内外的各種力量積極參與廣東的社會主義建設。國家各部門和各兄弟省(區)、市大力支持廣東爲全國改革開放探索和積累經驗,並在互利的前提下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參與廣東經濟開發,在粤就業的外來勞工達700多萬人,這些都對廣東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6年來累計有409億多美元外資進入廣東,並相應帶進一批境外先進技術、設備及管理經驗,給廣東經濟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三、改革開放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善於提高

  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特殊革命。面對過去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閉關鎖國、經濟長期緩慢發展甚至停滯的現實,改革開放不可避免地也是一場伴隨着艱難險阻和風風雨雨的革命。改革必然要觸動某些既得利益,開放難免會涌進一些腐朽的東西。例如,廣東16年來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曾一度出現走私猖撅,滋生一些腐敗和醜惡現象,也曾遭遇這樣那樣的阻力和誤解。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産要發展,民族要興旺,國力要强盛,使社會主義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創造出更爲强大的物質精神財富,就要像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必須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化社會化生産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各級黨政領導堅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做好工作,始終牢記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思想不動摇,致力於生産力的發展不動摇。不以一時成敗言是非,不因阻力和非議而退縮,避免陷於姓“資”姓“社”的争論中坐失時機,堅定地朝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邁進。在實踐中,力求積極而穩妥地搞好各項改革,實實在在地處理好宏觀管理與微觀搞活的關係,總需求與總供給中需要和可能的關係,發展速度與經濟效益的關係,投入與産出的關係,生産與市場消費的關係,努力增産與厲行節約的關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等等。同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長期堅持用教育、法律、行政等各種手段,堅持不懈地同種種犯罪活動和醜惡現象作鬥争。

  四、市場制度和政府調控相結合,才是真正含義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所以能够在經歷十多年改革開放之後,取代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其根本原因在於實踐證明前者配置資源的效率遠比後者高。廣東城鄉市場呈現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

  廣東的市場化改革,是朝着建立在産權歸屬明晰,資源流動自由,市場信息公開,各經濟主體自主經營、公平競争等原則基礎上努力的,由此産生了市場主體追求最大利益的動力機制,公平競争的激勵機制,自負盈虧的約束機制和優勝劣汰的壓力機制,消費者的現實需求和潜在需求决定了生産、經營者的經濟行爲。以上述原則爲基礎,並依循這些機制運作的市場經濟秩序,與建立在宗法依附關係或行政隸屬關係基礎上的任何一種經濟秩序相比,是一種最能激發生産力發展的經濟秩序,是最有效地實現社會主義目的的經濟秩序。

  但是,由於市場存在固有的缺陷,比如價格的滯後調節、外部效應、分配上的兩極分化、經濟運行的週期性等。因此,政府必須加强和改善宏觀調控,通過對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手段和財税政策、貨幣政策、産業政策、人力培訓計劃、收入再分配制度等的調整和實施,來引導市場機製作用的方向,以實現經濟的均衡增長、物價平穩、分配合理和環境的改善。通觀廣東改革16年的全過程,市場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始終都包含着政府調控和必要的干預,是與宏觀經濟體制改革配套進行並相輔相成的。事實證明,政府作用於市場的宏觀調控體系越正確、越完備,市場就越發育、越成熟,對企業的引導就越靈敏、越有效,資源配置就越合理,越節約。

  不僅如此,政府調控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途徑。如廣東省委、省政府從八十年代中期起就把先富帶未富,推動山區經濟發展的問題,作爲一件大事來抓,采取財政扶貧、政策扶貧、科技扶貧。“一對一”(一個先富地區對一個未富地區)扶貧、遷移扶貧等措施,收到明顯效果,有些山區市、縣出現了跳躍式發展的好勢頭。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增創廣東發展新優勢當前,廣東正進入經濟振興的關鍵時期。在世界經濟秩序大調整的時代背景中,廣東能否在國際競争中佔據一席地位,廣東國民經濟能否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對港澳地區的順利回歸和持續繁榮,以及充分展示杜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小平同志和黨中央審時度勢,賦予廣東力争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歷史使命,正是順乎世界發展大趨勢的一個重要戰略考慮。廣東要在經濟發展大潮中繼續先行一步,一定要遵照江澤民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

  但我們同時意識到,隨着國内外形勢的變化,廣東客觀上存在的各種現實的和潜在的優勢,正在此消彼長。除了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工業薄弱,教育、科技滯後等因素仍在制約我們的經濟外,還面臨着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其中尤爲突出的問題是要素市場發育不完全。經濟開發中最爲重要的人力要素和金融資本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不能充分按市場原則進行配置,直接影響市場經濟體制運作的效率和經濟發展的後勁。因此,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增創發展新優勢。  

  一、加快改革步伐,增創體制新優勢

  要繼續利用先行一步的“時間差”,積極借鑒國内外的成功經驗,力争用5年時間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一是深化企業改革,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在制度創新、增强活力中出效益;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企業集團,通過實現規模經濟增效益;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企業技術改造的步伐,向技術進步要效益;造就一支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企業家隊伍,進一步完善企業内部的改革和管理,在科學管理中創效益;建立良好的資金籌措運用機制,强化企業資本負債風險管理,通過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出效益。二是建立適應新體制要求的統一、開放、競争、有序的市場體系,重點在建立資金、産權、技術、勞動力、房地産等要素市場上有新的突破。充分利用廣東價格市場調節的面較大、商品市場發育較早的有利條件,加速生産要素價格市場化的進程,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三是建立起適應新體制要求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重點在建立待業、養老、醫療保險制度上有新的突破。四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增强宏觀調控手段和能力,主要在産業政策、項目投資、金融、税收、收入政策等方面進行有效調控。 

  二、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增創區域合作發展新優勢

  充分發揮廣東地處國際國内兩個市場結合部的有利條件,利用好國内外市場的各種資源,加速實現總體經濟的市場化、國際化和現代化。一是建立和發展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以教育和科技開發及其成果轉化爲先導,以覆蓋全區的交通、能源、通信、信息網絡爲基礎,以現代製造業和第三産業爲依託,以新一代“廣貨”的“拳頭”産品爲龍頭,以比較利益爲動力,組建跨地區、跨行業的各類企業集團。通過聯合投資、共同開發、技術培訓和長期購銷合約等途徑,開拓地區間多層次、多類型的合作。建立起各地區和各産業之間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分擔、聯動發展的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如期完成珠江三角洲發展戰略的各項目標,使之成爲帶動全省經濟騰飛的火車頭。二是加快東西兩翼經濟發展。充分利用兩翼沿海的優勢,按照全省産業的新布局,在資金、項目安排和政策上給予傾斜,大力吸引國際資本,加快這些地區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東西兩翼辦成新興的汽車、鋼鐵、電力、重化工業基地和外向型農業基地。三是切實加强山區的經濟建設。采取扶持性政策,加大扶貧的力度,把山區物産、礦産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因地制宜地全面推動山區“三高”農業的發展,加快工業特别是以資源綜合利用和農副産品加工爲主的鄉鎮企業的發展,提高山區的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脱貧致富步伐。四是推進與港、澳、臺和全國兄弟省(區)、市的結構性合作。争取把粤港澳三地的交通、能源、通信、信息網絡聯結起來,逐步與港澳的金融、貿易、航運、信息、旅遊功能相對接,相互融通,優勢互補;加大對臺招商引資力度;高度重視和積極發展同周邊省區及全國其他地區的經濟合作關係,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五是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建設外貿商品基地,推進貿工農技結合;大力引進外資,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和效益,創造條件對外商企業實行國民待遇,更多地吸引國際大財團、大公司來粤投資,推進經濟國際化進程,把廣東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三、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增創産業發展新優勢

  調整産業結構和增創新優勢,必須做到:一是穩定提高第一産業,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大力研究開發和推廣生物工程爲主的農業高新技術,發展“三高”農業及其加工系列,積極開發海洋資源,不斷提高農業商品化、專業化、集約化、外向型和現代化的水平。二是切實加强第二産業,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工業整體素質,促進基礎産業和支柱産業崛起。在提高傳統輕型工業素質的同時,適度發展一批以現代技術武裝起來的重化工業骨幹項目,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力争經過20年的發展,使廣東工業的總體水平進入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三是大力發展第三産業,迅速提高其在國内生産總值中的比重和地位。優先發展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基礎産業,特别要把以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爲重點的信息産業,作爲把握世界産業發展新潮流的戰略性目標,加以發展;積極培育和發展各種商品要素市場,形成大市場、大流通、大服務的新格局。

  回顧過去,改革開放16年已爲廣東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展望未來,在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兄弟省(區)、市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全省人民的艱苦奮鬥,廣東一定能够再創輝煌,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二十一世紀的到來。

  (作者:周義  本文寫於1995年4月)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