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黄岩洞石器工具論中國之中石器時代的若干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2 12:17:58  


  
  廣東封開黄岩洞發現了一批陡刃礫石石器(可看圖12),它們明顯有别於我國其他地區舊石器時代的礫石石器,也不同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加工的磨光石器的毛坯,而具有獨特的文化特點,在遺址的地層劃分上這些遺物正好出在新、舊石器兩者之間的文化層中。它是否就是我們過去一直争論的所謂中石器時代的文化産物?在此,我就近幾年來在田野考古工作中所發現和觀察到的一些材料和現象,同時參考迄今爲止我國學者對此問題研究後所發表的一些觀點,對此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與同行共同探討。
  
  一、中國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特點
  
  關於中國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問題的探討由來已久,但一直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其分歧就在於對過渡期石器的界定及含義等問題没有取得一致的認識。可是這一問題的解决又有着十分重大的意義。它不僅對中國是否存在中石器時代的確定關係重大,而且涉及到這一石器文化發展的特點,發展的主要因素及與毗鄰地區文化的關係等問題。在解决上述問題之前,先弄清這個過渡期石器的特點是必要的。
  
  衆所周知,在歐洲,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存在着一個過渡時期。大部分歐洲學者稱其爲“中石器時代”。該時代的特點是:1.時間上始於全新世早期,而結束於農業出現之前這一階段;2.它來源於歐洲本土的舊石器時代文化;3.絶大多數歐洲的“中石器時代”文化没有發展成爲歐洲新石器時代農耕文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與其有關聯,甚至有相當大的影響;4.在生態環境變化上,這一階段最重要的變化是冰期的凍土及草原的存在,樺木及松木林讓位於以橡樹爲代表的落葉林,馴鹿、野牛、野馬及其它食草類大型動物减少,代之而起的是赤鹿、牝黄占鹿,最後除了野猪外而幾乎没有更大型的哺乳動物;5.海平面上昇,出現了若干次規模不同的海侵;6.石器特徵是石斧製作技術的改進,小型幾何型細石器及複合工具的出現(黄其煦1987)。在經濟上,“中石器時代”還保留着狩獵和采集的形式,在文化類型上屬於非農業文化類型。
  
  在中國,情况是否也是如此?對此問題迄今爲止還未得到一個爲大家均可接受的看法。分歧的要點在於如何看待所謂“中石器時代”的問題。
  
  學術界一般認爲,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的過渡期,其文化特徵是使用弓箭和鑲嵌工具。還有的認爲其基本特徵是人類依然過着采集狩獵的生活,農業和畜牧業尚未出現。工具以打制石器爲主,盛行用間接打擊法制作的典型細石器,有個别的磨制石器。陶器還没有産生。這一時代約開始於1萬多年以前地質上的全新世時期,下限則延續的比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何乃漢先生認爲,我國南方存在着中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存。它們的地區特點大致是:石器工具以礫石石器爲主,石片石器很少,打制石器很少修理臺面,多直接單面打擊,普遍保留礫石面,石器的種類主要是砍砸器和刮削器。同時,開始有少量的磨制石器和穿孔石器等的出現。而且從現在有的考古資料來看,廣西的遠古文化,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何乃漢1984)。貝丘的出現不僅成爲南方地區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之一,也表明瞭此時古人類的生産活動已發展到水邊,捕撈或水中采集成爲生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對中國存在中石器時代發出質疑者也不在少數,他們認爲,國内學者對中石器時代這個概念的認識是比較含糊、混亂的。提到“中石器時代”時既無明確的時間限定,又無明確的内涵概念(張瑞玲1988)。不僅如此,一些作爲“中石器時代遺址”的“標準”也是不確切的。如把弓箭和複合工具的發明及廣泛使用看成是中國“中石器時代”的始點和標誌是不合適的,因爲這兩項文化因素在此之前均已存在(鄧聰1988)。
  
  把有大量的典型細石器的存在作爲是“中石器時代遺址”的標準同樣不妥當。中國細石器之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更新世中期的北京猿人石器,在舊石器的晚期也不乏其例,薩拉烏蘇、下川以及峙峪均屬其例,而細石器被沿用的時間較長,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甚至沿用到北宋的遼、金時代;而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斐李崗、老官臺文化以及更晚一些的仰韶、龍山文化中也發現有典型細石器的存在。很顯然,細石器在中國作爲中石器時代所特有的産物,這種説法欠妥。所以有學者認爲,細石器是我國草原沙漠地區以及其鄰近地帶的一定技法、形式在工具上的反映(佟柱臣1979),並没有特定的時代含義。
  
  另外,也有學者認爲,中國農業和制陶業出現於距今1萬年左右的全新世初期。中國的舊石器時代結束於更新世晚期,作爲新石器時代特徵的農業和制陶業又開始於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初,這就從時間空間上把中國的“中石器時代”擠掉了。加上新石器時代的另一項特徵——石器磨制技術,早已在一些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萌芽了。亦即已經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了(張瑞嶺1988)。由此看來,中國不可能存在中石器時代。
  
  我認爲,上述觀點中不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集中表現在他們都想以一種模式去套一整個時代的東西,這就難免産生以偏概全甚至有違事實的弊病。
  
  二、“中石器時代”的存在及其内涵
  
  我們通過對黄岩洞以及其他已發現的材料的研究後認爲,在中國,至少説在華南地區,確實存在一個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演化的過渡時期,不過,這個過渡時期及其文化特徵在地域遼闊的中國,不同區域有着不同的反映。
  
  華南地區,從封開黄岩洞遺址(距今11175±500至10645±300)和柳州大龍潭鯉魚嘴遺址的發掘情况看,在含有大量的貝殻和打制石器以及極少量的繩紋夾砂灰陶片的文化層下面,還有一層貝殻數量不多,無陶片存在,而打制石器全爲礫石石器的文化層,黄岩洞遺址的這一文化層中還偶見少量穿孔石器和裝飾品。此層堆積往往有一定的膠結性或被二層厚薄不等的鈣板層與上、下文化層隔開。該層出土的礫石石器較有特點,這批石器的特點是:1.石料幾乎全部採自河灘上的石英砂岩的礫石;2.加工方法絶大多數是用錘擊法單向直接加工而成,偶爾用錘擊法或雙面交互打制並修理加工而成;3.石器大多數保留礫石的自然面,加工時未見修理臺面;4.刃部陡直,刃角最大值爲97°38′,最小值爲65°36′,多數在75°以上。刃部加工時留下的石片疤痕呈覆瓦狀排列;5.器物類型少且單調,以砍砸器和刮削器占絶大多數,未見尖狀器和雕刻器,但手斧形器物出現頗多,這是一特色。6.器物中以大、中型居多,未見小型者。此次發掘也未見一件石片石器。
  
  他們明顯地有别於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普遍存在的那種加工簡單、器形粗糙的礫石石器。此外,石器的種類也很單調,主要有砍砸器和刮削器,其餘種類的石器如石鑽等爲數甚少;穿孔礫石已出現,但數量更少。尖狀器和雕刻器迄今仍未發現。
  
  綜合研究黄岩洞遺址的石器材料並參照對比廣東陽春獨石仔遺址(距今14900±300年),廣西柳州大龍潭鯉魚嘴和白蓮洞遺址下文化層(《考古》1983年9期),廣西武鳴蒼橋A洞、芭勛B洞、騰翔C洞、桂林市的D洞(安志敏1981),江西萬年仙人洞下文化層(彭適凡1976),廣東翁源青塘朱屋岩遺址(圖82),吊珠岩遺址等地點的材料(可看圖14、16、17、19),我們發現,這些代表南方新、舊石器過渡期的遺存均有如下的特點:1.無陶片;2.或多或少和貝殻共存;3.石器工具以打制石器爲主,個别遺址偶見爲數極少的磨刃石器,打制石器全爲礫石石器,這種石器很少見有修理臺面,多直接用錘擊法單向加工,礫石面多被保留,石器刃部均較陡峻,石片疤呈覆瓦狀排列,器物類型單調,主要是砍砸器和刮削器,器形也粗陋;4.出現少量的穿孔石器;5.此文化層之下就是岩性呈棕黄色或紅黄色的富含第四紀動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的文化堆積層,而在這文化層之上則往往是一層含有大量貝殻以及少量灰色或灰黑色的夾砂粗陶片,破碎獸骨,還有一定數量打制石器的文化層。這些特點和上述的所謂中石器時代的文化特點完全一樣,所以可以認爲他們屬於同一時代的同類型的文化遺址。這就是我們觀察到的在華南地區所謂中石器時代文化層的内涵。
  
  但北方地區在中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則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其代表性的遺址在陝西大荔沙苑遺址(圖83)和河南許昌靈井遺址(周國興1996)(圖84),其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了一批典型的細石器,如船底形、楔形、圓錐形石核、石葉、小型刮削器、石鏃等,其中製作精緻的尖狀器和刮削器等石片石器最具特徵。在東北、内蒙古和新疆等北方草原地區,這類遺址存在很廣泛(安志敏1956),如内蒙古海拉爾松山、新疆哈密七角井等遺址,它們都出土典型的船底形和楔形石核(圖85、86)。在松山遺址中還發現打制的斧形器,它們均没有與陶片共存,也不見農業的痕迹。這時的人類依然過着采集漁獵經濟的生活,農牧業還没有出現。這一切均區别於這一地區的新舊石器時代遺存,搆成了中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
  
  在中國的其他地區,如東部沿海地區,在山東臨沂鳳凰嶺——江蘇東海大賢莊一帶也有這類遺址發現,它們都以船底形石核等器物爲代表性遺物(圖87)。在西藏高原也有若干地點,如1966年在藏南聶拉木發現的兩處遺址,1976年在藏北申扎、雙湖發現的18處地點都屬於此列(圖89)。不過其出土之石核類型遠較其他地區豐富,出楔形的典型石核外,還有像帶側翼的圓錐形和稜柱形,半圓的錐形和柱形以及斜面圓錐形等石核。
  
  但是,在雲南元謀大那烏、黄河上游的青海貴南縣拉乙亥遺址(C14斷代爲前4795±854),還有廣東南海西樵山(距今5千餘年)等地(圖88),也發現了不與陶片共生的細石器,但其年代已相當晚了。這種情况則可能屬於另一類型,不在此列。
  
  可見,中國中石器時代文化可分南北兩大類型,南方以陡刃礫石石器爲主,北方以典型細石器稱著(圖90、91)。
  
  三、“中石器時代”研究的局限性
  
  綜上所述,中國石器時代的特點和區别性綜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在不同地區,該時代開始的時間比較一致,均以最後一次冰期——大理冰期(或稱玉木冰期)之後。但延續的時間則相差甚遠,很不劃一。
  
  2. 在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徵上具有濃厚的地域差异。石器製作技術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典型器物相當豐富,均無陶器共存。
  
  3. 社會經濟仍然以釆集和狩獵經濟爲主體,但漁獵和捕撈或水邊采集經濟已上昇到一個重要的位置。
  
  4. 社會經濟結構上,原始群體已開始解體,母系氏族已形成,宗教意識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如埋葬死者已具有一定的葬式和明確地點等。
  
  過去,對中石器時代的研究一直存在不少争論,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方法上的片面性,都把着眼點放在該時代文化的共性上,要求其時間、石器形態,社會經濟類型等文化因素保持一致性,而忽略了生態環境諸因素對不同地區人類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所産生的巨大影響,也没有考慮到在同一時期内,不同地區甚至相同區域内,其文化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及地方性的特點,所以在中石器時代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内涵上總是争來争去,難以取得一致的意見。
  
  四、生態環境變化與中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關係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不同的生態環境對不同地區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響,我國中石器時代南北兩地的文化特徵表現出很大差异,這與當時全球性氣候的變化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更新世晚期(距今10萬—1萬年前)全球進入最後一次冰期,我國爲大理冰期。當時,年平均氣温大幅度下降,我國東部和日本氣温下降攝氏7—8℃。距今2—1萬多年前,冰川性海面下降達最高峰,海平面比現在海平面下降132米左右。我國東海海面下降最大數大於130米,大陸架邊沿綫已撤到了當今水深158-160米地帶。C14測定最低海平面的出現爲距今15萬年前。當時,不僅平均水深18米的渤海和平均水深44米的黄海是一片坦盪的平原,就連水深較大的東海和南海也分别有1/2和1/3以上的海區出露成陸。
  
  隨着冰期氣候的出現,内陸地區的氣候也隨之而變化。氣温降低,降水量和河流流量减少,在高緯度的地區,氣候變得乾冷,熱帶雨林縮减,草原發育,在這種生態環境中,狩獵和畜牧經濟類型的發展當然有着優先的條件。所以在中國北方地區和西南部高原地區,尤其是華北地區,由細小石器演化出來的特别適宜於狩獵和畜牧業經濟的細石器系統的石器加工工藝自然獲得迅速發展,所以,細石器在這一地區成了中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徵,但把細石器作爲中石器時代獨有的産物這種看法顯然也是不妥當的,因爲這種工具類型後來被沿用的時間很長。
  
  在低緯度的南方地區,隨着全球性降温的到來,氣温也有下降,但由於當時中國的整個地形已經呈現從西往東南方向傾斜的狀態,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整個南方地區在這一時期不會乾燥,人類工具類型也没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大理冰期結束後,氣温迅速回昇,海平面上昇,沼澤地擴大,這就爲各種魚類和貝類生物的繁殖提供了一個非常優越的生態環境,人類經濟活動中漁獵和捕撈活動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石器加工業隨之也有了一些變化。有人提出,在南方地區,竹子與其他可以製造工具的材料相比更有特殊的意義。它具有細石器的主要功能,如割、刮削和穿刺等。在生産、生活和武器等方面應有廣泛的使用(任海1987)。
  
   雖然在遺址的文化層中迄今還未發現,但並不能説這種工具不存在。因爲中國南方地區第四紀堆積物普遍帶酸性,含纖維和鈣質的材料不易保存,因此,我們推測,在南方中石器時代的各遺址中,礫石石器中砍砸器和刮削器占大多數,在製作工藝方面,他們看似簡單而實際上包含了相當進步的成分,如刃部被加工成覆瓦狀,陡峻,鋒利,耐用,而在發現的工具中,刮削器尤其是凹刃刮削器所占的比例相當高(黄岩洞的刮削器,占石器總數的30%,而凹刃刮削則占刮削器的45%),我們認爲,這一類石器工具正是一套加工竹木器的理想工具。所以,在中國南方地區,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下,中石器時代的石器類型既有别於舊石器時代但又保留了過去的不少特點,在這同時,隨發展出了一些適應新的生産和生活之需的新型的石器類型,從而在整體上造成了有别於北方地區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的面貌。這就是我國中石器時代文化存在的實况。
  
  總的來説,有什麽樣的生態環境就孕育了什麽樣的生産類型,不同的生産活動類型就需要不同的生産工具,不同的生産工具需要有不同製造的技術和不同的原料。但有點必須認識到,中石器時代整個生産技術水平是比舊石器時代高得多了,不過仍處在一個發展的初級階段,適應能力是大大提高了,但創造發明或改造大自然的力量還是低下的。所以應該客觀地評價生態環境變化與中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關係才是。
  
  (作者:張鎮洪)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