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雙方言區的分佈及其成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2 11:18:21  



  1990年下半年,筆者在各市、縣地方誌辦公室的協助下,對廣東漢語方言的分佈情况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材料表明,廣東各種方言在分布上是互相摻雜、互相交錯的,存在許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雙方言區。本文對這些雙方言區的分佈及使用人口作一概括説明,並對其成因作一初步的探討。

  一、廣東雙方言區的分佈

  廣東有三類雙方言區:第一類是北方方言和本地方言同時通行的雙方言區,這種雙方言區在全省各城鎮普遍存在;第二類是本地兩種方言同時通行的雙方言區,包括客粤雙方言區、閩粤雙方言區和客閩雙方言區;第三類是在一種大方言區内,兩種次方言同時通行的雙方言區,例如陽江市區,屬粤語區,既通行陽江話,又通行廣州話,内部交際使用陽江話,對外交際使用廣州話。本節只描寫第二類,分述如下:

  (一)客粤雙方言區

  客粤雙方言區是全省分佈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雙方言區。其母語爲客家話,内部生活交際使用母語,對外交際包括機關公務、廣播宣傳、生意往來以及教學等多使用粤語。分佈於30多個市縣,人口約200萬。包括以下三類地區:

  1.客家話區與粤語區接壤的地帶.具體有:

  深圳市;沙頭角一帶,約5萬人。

  寶安縣:東部的南澳、大鵬、癸涌,坪山、坑梓、坪地、龍崗、横崗、平湖、龍華等鎮,約7萬人。

  東莞市;東部的鳳崗、清溪、樟木頭、大嶺山、黄江、塘厦、謝崗等鎮,以及莞城、厚街、虎門三個鎮的部分村莊,約8萬人。

  增城縣:荔城、寧西、中新等鎮,約14萬人。

  三水縣:六和、大塘、蘆苞三個鎮,約8萬人。

  羅定縣:加益、扶合、泗淪、都門、分界、羅鏡、新榕、連州、太平等鄉鎮,約10萬人。

  信宜縣:大成、白石、懷鄉、洪冠、茶山、旺沙、貴子、思賀等鄉鎮,約20萬人。

  高州縣:根子、雲潭、新洞、泗水、謝鷄、馬貴等鄉鎮,約 24萬人。

  電白縣:霞洞、大衙等鄉鎮的部分地區,約2萬人。

  陽春縣:圭崗、永寧、雙窖、三甲、八甲等鄉鎮的部分地區,約7萬人。

  陽西縣:塘口、新圩、程村、上洋等鄉鎮的部分地區,約3萬人。

  化州縣:文樓、平定、合江、寧洞、官橋、新安等鄉鎮,約 20萬人。

  2.客家話與粤語交錯分佈地帶。

  廣東的一些市縣,客家話與粤語互相滲雜,交錯分佈。以清遠市爲例,除清城和清郊的太和、白灣、回瀾、山塘4個鄉鎮係粤語區外,其餘24個鄉鎮都既有粤語區,又有客家話區,具體情况如下表所示: 

  據全市統計,粤語使用人數爲258262人,客家話使用人數爲 164619人,可見粤語不僅在地理上佔有優勢,在人數上亦佔有優勢。居住在這些地區的客家人,出於交際需要,只得逐漸學會並使用粤語,因而都成爲客粤雙方言區。除清遠市外,屬於這類情况的還有從化、佛岡、龍門、陽山、連縣、廣寧等縣。

  從化縣:除縣城街口鎮一帶爲粤語區外,其餘各鄉鎮均有一些村落爲雙方言區,約5萬人。

  佛岡縣:除縣城石角鎮一帶爲粤語區外,其餘各鄉鎮均有一些村落爲雙方言區,約5萬人。

  龍門縣:麻榨,永漢,沙逕、龍華、王坪,龍城、藍田、地派、左潭、鐵崗、天堂山、龍江、平陵、路溪等鄉鎮的部分村落,約10萬人。

  陽山縣:黎埠、大良、新圩、杜步、七拱、東山、太平、白蓮、揚梅、小江、黄岔、秤架等鄉鎮的部分村落,約11萬人。

  連縣:九陂、龍潭、高山、西江、連州、附城、龍坪、朝天、保安、清水、東陂、瑶安等鄉鎮的部分村落,約9萬人。

  廣寧縣:排沙、石洞、潭播、江屯、聯和、北市、赤坑、螺崗、上村、東鄉、賓亨、五和、横山、木格、石咀、古水、洲仔等鄉鎮的部分村落,約8萬人。

  3.粤語區中的客家方言島。由於它們長期處於粤語區的包圍之中,遂逐步發展成客粤雙方言區。具體如下,

  珠海市:灣仔沙、夏美的部分村莊,約2萬人。

  斗門縣:白蕉、六鄉、斗門等鎮的部分村莊,約3千人。

  中山市:五桂山、南朗、三鄉、神灣、坦洲、翠亨村等鎮的部分村莊,約3萬人。

  臺山縣:赤溪鎮的部分村莊,約2千人。

  新會縣:大澤、杜阮兩鎮的部分村莊,約2千人。

  鶴山縣:鶴城、共和、祉山、宅梧、龍口、合成等鎮的部分村莊,約3萬人。

  新興縣:河頭、勒竹兩鎮,約3萬人。

  雲浮縣:托洞、鎮安、白石等鄉鎮,約6萬人。

  德慶縣:悦城、播植、武壟等鄉鎮的部分村莊,約2千人。

  鬱南縣:宋桂、東壩、河口、平臺等鄉鎮的部分村莊,約1萬人。

  封開縣:平鳳、江川、漁澇、七星等鎮的部分村莊,約4千人。

  懷集縣:閘崗、藍針兩鄉的部分村莊,約3千人。

  (二)閩粤雙方言區

  閩粤雙方言區的母語爲閩語(潮汕話或雷州話),内部交際使用母語,對外交際則多使用粤語。這種雙方言區主要分佈於雷州半島東北部及粤語區中的閩方言島、閩方言點。粤東汕尾市區則是近年新形成的閩粤雙方言區。共計人口近50萬。具體如下:

  電白縣:水東、林頭、坡心、七逕、霞洞、羊角等鄉鎮,約 10萬人。

  茂名市:袂花、鰲頭等鎮,約2萬人。

  湛江市:郊區部分鎮,約10萬人。

  汕尾市:城區各街道,約10萬人。

  中山市:沙溪、大涌等鎮及張家邊、南朗、三鄉的部分村莊,約14萬人。

  鬱南縣:東壩鎮的部分村莊,約1萬人。

  英德縣:氵含氵光鎮的一些村莊,約600人。

  龍門縣:左潭鎮的個别村落,約50人。

  (三)客閩雙方言區

  客閩雙方言區的母語爲客家話,内部交際使用母語,對外交際則多使用閩語(潮汕話)。主要分佈於粤東客家話區與閩語區接壤的地帶,人口約40萬人。具體包括:

  饒平縣:新豐鎮一帶,約1萬人。

  揭陽縣:玉湖、龍尾、新亨、桂嶺、白塔等鄉鎮,約7萬人。

  揭西縣:縣城河婆鎮以北的鄉鎮,約30萬人。

  普寧縣:石牌鎮,約1萬人。

  二、廣東雙方言區的成因

  廣東的這些雙方言區是怎樣形成的?這就必須結合這些方言形成的歷史過程來進行考察。

  “馬壩人”頭骨的發現,證實早在10萬年以前,廣東便有人類居住。這些先民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逐步發展威若干個互不統屬的部落,其語言也互不相通,史稱“百粤”(或者“百越”)。秦朝之後,中原漢人幾次大規模南遷,將漢語帶入嶺南。其中第一次較大規模的南遷是秦始皇23年(公元前214年)平定百粤之後,“謫徙民50萬戍之”(見雍正《廣東通誌》)。 50萬在當時要算個不小的數目,因爲直至東漢時統計,南海郡的人口只不過9萬多。這批“徙民”的到來,改變了百粤“一統天下”的局面,隨之中原的文化及語言,也就開始傳入廣東。不過,整個廣東尤其是番禺(今廣州)一帶,百粤的勢力還相當大,秦末時趙佗在那裏建立南越國,從承相以下的官員基本上是百粤土著,就連趙佗本人,也只得改變自己的服飾、生活習俗及語言,成爲“酋長”式的國王。可見那時廣東一些漢人居住的地方,實行的已是“雙語制”,漢人之間交際使用漢語,與粤人交際則使用百粤土著語言。這種局面一直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從東漢末年至南北朝,中原屢遭戰亂,北方漢人又一次大規模南遷,廣東漢族移民數量隨之而激增。東晋時,朝廷實行“以俚治俚”,大量敕封百粤土著,客觀上促進了漢族移民和當地土著的融合,也促進了“雙語制”的推行。在長期共存的過程中,作爲先進文化載體的漢語,逐漸取得了優勢,成爲通行於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和粤東沿海的主要語言。與此同時,自“五胡亂華”起,中原一帶受北方遊牧民族控制達270多年之久,其漢語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廣東漢族移民的語言便同中原漢語拉開了差距,形成爲若干種方言。其中珠江三角洲及粤西一帶的漢族移民,其語言保持着較大程度的一致性,遂形成爲粤語;粤東沿海一帶的漢族移民,其語言既與閩南一帶的方言保持一定的共同之處又具有自己的某些特點,遂形成閩語的潮汕話。

  當粤西、珠江三角洲和粤東沿海已有大量漢族移民定居之時,“馬壩人”的故鄉粤北,仍是土著部落聚居之地,處於刀耕火種的落後狀態。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閉塞,大庾嶺原有一條溝通南北的小道,秦、漢軍隊南征時均有一支從此小道進入。但由於崎嶇狹窄,除軍隊和少數土著之外,多數人進出嶺南都走靈渠水路或粤東海道,漢族移民也就主要落脚於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和粤東沿海。到了唐朝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爲了改變粤北的落後狀况,召集民夫開鑿大庾嶺新路,史稱“横浦之道”。這條道路開通之後,中原漢人入粤就不必經靈渠或粤東海道兜個大彎了。唐末到五代,中原再次戰亂,出現北方漢人第三次較大規模的南遷。這次南遷的漢人,多取道大庾嶺,落脚於粤北及粤東北。南漢時,廣東境内新置英、雄、敬、湞四州,其中英、雄、敬三州均在粤北及粤東北;據北宋太平興國至元豐這一百年間的統計資料,這三州人户增長的幅度相當驚人,其中英州 (今英德)由4979户增至8019户,增長61%,雄州(今南雄)由8363户增至20089户,增長一倍多,成爲粤北人户最多的一個州;粤東北的敬州(後改爲梅州)在太平興國年間還只有1577户,到元豐年間便猛增至12890户,增加6倍以上。這些地區人户的增長,顯然是大批漢族移民定居所致。這些新遷入的漢族移民,習慣上稱爲“客家人”。

  客家人遷入廣東,帶來的是當時比較標準的中原漢語,這種中原漢語與粤、閩方言已有明顯差异,其中一種方言對另一種方言很難再産生同化作用,因而形成并存的局面。客家人入粤後,大都定居於較爲閉塞的山區,與外界交往較少,他們的漢語也就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發展趨向,形成一種有别於中原漢語又不同於粤語和閩語的“客家話”。

  明朝以前,廣東粤、客、閩三大方言由於通行區域不同,還未相互滲透。但到了明末清初,南遷漢人激增,客家地區人口飽和,耕地緊缺,迫使其中一部分離開粤北和粤東北向别的地區轉移,於是出現了粤客或閩客方言互相摻雜、互相交錯的情况,這種情况在珠江三角洲北部的一些地區尤爲突出。還有一部分客家人散居於粤語區或閩語區中的山地,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客家方言島或客家方言點。這些客家方言島或客家方言點的周圍通行粤語或閩語,居住在那裏的客家人要對外交往,就非得學會粤語或閩語不可,因而也形成爲客粤或客閩雙方言區。例如普寧、惠來兩縣交界大南山區的少數村莊,村民的先祖是明成化年間至清初這段時間從長樂(今五華縣)遷來的客家人。這些村莊周圍是閩語區。到本世紀20年代,村民就基本上會説潮汕話,成爲客閩雙方言區。發展到後來,潮汕話逐漸取代客家話而成爲這裏的通行語言了。

  到了近代,廣州成爲我國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經濟逐步發展起來。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的交往,已經通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粤語不斷向其他方言區滲透,使一些原來的客家話區和閩語區逐漸演變成客粤雙方言區和閩粤雙方言區。例如東莞市的鳳崗、清溪、樟木頭、大嶺山、黄江、塘厦、謝崗等鎮,原來都是客家方言區,由於粤語的滲透,這一帶現在都成爲客粤雙方言區。汕尾市原屬閩語區,其居民除5%左右的“深水漁民”來自粤西之外,其餘全是“福佬人”,1984年以來,出於經濟交往的需要,掀起一股學粤語的熱潮,每年都辦一二十期“廣州話學習班’,一連辦了數年,有人粗略統計過,現在的汕尾居民,能講粤語的達到90%,能聽懂的幾乎100%,成爲一個新出現的閩粤雙方言區。

  上述可見,廣東雙方言區的形成,既是客家人遷徙、擴散的結果,又是粤、閩方言尤其是粤語不斷滲透的結果。雙方言區不斷形成,又不斷消失,最後的結果,是一種方言逐漸取代另一種方言,而取代的原因並不在於這種方言本身,而主要地在於這種方言所通行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方言的滲透作用。如信宜縣大成、白石、懷鄉、旺沙等鄉鎮都在黄華江兩岸,這一帶原是客家地區,先民是在明萬曆年間鎮壓羅旁瑶民起義之後搬入這一帶的。到本世紀,由於粤語的滲透,黄華江西側近10萬人口的地區已成爲客粤雙方言區;而到七十年代,這片雙方言區變爲地道的粤語區了,又從黄華江以東産生出一片新的客粤雙方言區。粤語滲透能力之强,速度之快,由此可見一斑。可以預見,到不久的將來,粤西這片最大的客家話區將演變爲客粤雙方言區,最後又演變爲粤語區,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與葉國泉合作)

  (作者:羅康寧  1991年8月)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