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 
鄭和下西洋與廣東商人的海外移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3-08 22:00:49  



  在爪哇的萬丹,華僑大部分是經商,還有種植水稻、胡椒和釀酒。據荷蘭文獻記載,17世紀初,萬丹設有三處市場,第一個市場在城市東側,淩晨開市,生意做到9時收市,廣東人和印度等國的商人一起,在此經營生意。中國攤棚(Chinese Cramen)成一排,與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孟加拉人爲鄰。他們出售從廣東運去的生絲、紡織品、絨緞、金捆、陶瓷、漆器、大小銅壺、水銀、精巧木櫃、各種紙張、曆書、金封面的書、鏡子、梳子、念珠、硫磺、日本刀、加漆刀鞘、人參、扇子、陽傘等。第一個市場收市後,第二個市場Paceban(即王宮廣場)開始,廣東商人在這裡做胡椒交易。第三個市場是唐人市場,下午開市,銷售各種日用商品,也有山羊、鶏等,夜晚收市。

  在巴達維亞,廣東華僑分別從事種植水稻、水果、胡椒、甘蔗等農業生産;從事榨糖、釀酒、榨油等農産品加工業;從事捕魚、飼養牲畜、伐木、肋板船艙夫、開鑿運河、除草、挑水、裁縫、制鞋、編帽、燒磚瓦、制石灰、打石、打鐵、木匠、建造房屋、行醫等行業。還有相當多的人從事商業批發、零售業務,運來中國的紡織品、瓷器、砂糖、鐵器、水果等貨物,銷售後採購香料和運回白銀,幾乎左右了巴達維亞的商業活動,以至於有人認爲巴達維亞貿易是“中國海上貿易的一個重要分支”。

  在帝汶島,廣東僑民是“聰明、勤儉、親切,而又善於謀利的國民。早在1625年以前,就住在帝汶島最適宜的土地上從事耕種,經營園藝,雇傭契約,約定給予住房。”此外還充當樵夫、木匠、石工、燒瓦匠、漁夫等角色。

  在菲律賓,華僑除經商外,他們“所作的工作是機匠、木匠、園丁、農夫及其他生産糧食的勞作。”他們在馬尼拉建築了許多教堂、修道院和堡壘;“菲律賓群島第一個印刷者或者也是一個中國人。”他們“開發了處女地,于無數世紀靜止的荒野之中,開闢了茂盛的稻米、苧麻、藍靛、椰子、烟草和其他榖類的耕種地;他們在峽谷山林間,披荊斬棘,開荒辟野,而後發掘了腹地的寶藏。”

  廣東華僑把中國先進的生産技術和經驗帶到南洋國家,對提高當地生産技術和經濟水平起著重要作用。萬丹華僑在16世紀改進了胡椒種植法,即採用木柱法。他們不是模仿土著讓胡椒藤纏繞在樹上(胡椒子結在藤蔓上),而是在地上插一根短粗的杆子讓藤蔓纏繞,這樣便于藤蔓保存所吸收的養料。華人還把藤蔓上的葉子摘掉,使胡椒子受到更多的光照。此外,還合理密植,使胡椒園從原先的每公頃栽種1200株增加至2500株,産量增加一倍以上。由於成功地應用上述先進種植法,16世紀,萬丹成了世界胡椒最大的生産地。麥加和勿裡洞最初的農田幾乎都由廣東僑民耕作,至60年代,胡椒出口量佔産量的80%,是世界第一胡椒出口地。在巴達維亞及爪哇北部沿海的扎巴拉、三寶壟、巴蘇魯安等地,華僑採用了牛拖水力推動石磨榨糖的中國技術,取代土著傳統工藝,大大增加了糖的産量,使當地經濟走向繁榮。在蘇祿,華僑給當地居民傳授水果品種嫁接改良技術;介紹開採金礦、鐵礦技術和煉鐵、冶金、制炮、造火藥、造紙、建築及使用羅盤航海的技術等。在菲律賓,華僑工匠除了以自己的手工業産品滿足當地日常需要外,還把當時先進的生産技術傳授給菲律賓人,例如他們教會菲律賓人榨蔗和煉鐵的方法。

  此外,暹羅造船業、制瓷業在16—17世紀興盛起來,很大程度上也是華僑積極參與技術上無私指導的結果。

  總而言之,大批廣東商民移居南洋諸國,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對於相對落後或有待開發的南洋各國而言,既提供了大量的先進生産技術和年富力强的勞動人手,又帶來了豐富的中國商品、資金和生産工具,成爲推動南洋社會進步和經濟開發積極因素。而廣東移民在與南洋各國人民一起共同進行經濟開發中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和作出重大的貢獻,正如16世紀末,西班牙人莫牙(Antonis Morga)所指出:

  凡鎮的建成,是不能缺中國人的。他們是各種事業的經營者,而且工作十分艱苦。

  直到19世紀,約翰•弗爾曼(John Foreman)對包括廣東商人移民在內的華僑對南洋國家經濟開發的作用仍作出綜合性的高度評價,說:

  中國人的確是首先把貿易工業和有成果的勞動等觀念傳給當地土著人的。他們教導土著很多其他方面有用的事物,如從甘蔗榨取糖汁和鍛煉熟鐵的勞動。他們首先把用直立的石榨取糖汁和用大鐵鍋熬糖的制糖法介紹到這個殖民地(馬來西亞)。”

  與此同時,廣東移民亦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南洋各國,對各國的文化起了交流和促進的作用。囿于篇幅,茲不贅叙,有待另作專文論述是了。  

  作者:黃啓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