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巴黎之殤不容幸災樂禍
http://www.CRNTT.com   2019-04-18 11:45:22


4月16日,人們點燃蠟燭,在巴黎聖母院附近祈福守夜。(新華社/美聯)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巴黎聖母院遭遇意外浩劫,遮天蔽日的火災場景,讓世界震驚,更讓人痛心。在全球惋惜文明瑰寶消逝之際,中國社交網絡上卻傳出了些許雜音。有網民將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與巴黎聖母院之火聯系在一起,更有甚者,還對燃燒的巴黎聖母院表達出幸災樂禍,發出“天道好輪回”等尖酸之辭,頗為刺耳。這種對他人不幸所表現出的幸災樂禍,體現的是人性的醜惡。絕非所謂的“愛國”情緒的表達。

  美國《僑報》4月16日載文《巴黎之殤不容幸災樂禍》,文章說,巴黎聖母院,不僅僅是法國首都的地標,更是人類歷史上一座有著永恒價值的建築物。圓明園也是如此,因此當巴黎聖母院遭遇祝融之災之際,網民將其關聯,更多是對人類文明損失的痛惜。因為圓明園和巴黎聖母院皆為人類文明史上不可複制的奇跡。它們是各國藝術工匠們的智慧結晶,更是人類共同文化記憶。一場大火燒毀的不僅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更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但圓明園毀於戰亂和野蠻,而巴黎聖母院則是意外,二者不能相提并論。

  因此,部分網民用“報應論”宣洩情緒,為災難拍手叫好,只是利用歷史不幸來發洩自己的極端情緒,缺乏同理心。如此幸災樂禍的舉動就像是在病床前或葬禮上的嬉笑者,把文明和體面都拋之腦後。將他人所遭受的災難看作是“報應”“天譴”,這樣的狹隘與偏激,是與文明相悖,是與時代錯位的。而這些狹隘扭曲、病態愚昧的言行,在一片痛惜、惋惜的環境中,顯得尤為刺眼。

  即便這種偏激言論只是極端個例,但在當前聯系緊密的全球語境中,任何一種聲音都會被放大。而外國網民可能會將這些個別的極端言行當作是中國網民的整體表態,成為新的標簽。這種令人蒙羞的標簽勢必會影響到外界對中國的觀感。

  故而,對於這一小撮幸災樂禍的聲音,人們也應當重視,破除他們所謂的“愛國”幌子,根除他們生存發展土壤,防止其成為中國的“負面代言人”。隨著中國愈加開放包容,人們正通過更多知識認知和親身體驗來感受這個世界,進而萌生出對其他文明的共情,不斷提升著自身的文明素質。在這一過程中,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對他人不幸的幸災樂禍都是應當摒棄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