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余光中走了 帶不走大江大海間的鄉愁
http://www.CRNTT.com   2017-12-17 09:10:36


余光中於2015年接受中評社訪問,期勉中評社“中華文化兩岸當共維護”。(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發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美國《僑報》12月15日載文《余光中走了 帶不走大江大海間的鄉愁》,文章說,1966年,不到四十歲的余光中寫下了《當我死時》。2017年12月14日,他真的走了。而記掛在大江大海之間的鄉愁已永遠縈繞在海內外華人心頭。

  余光中,1928年出生於南京,逝於台灣高雄。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上承中國文學傳統,旁采西洋藝術。其詩文作品被收藏在大陸、香港、台灣等地的教科書中,也經由李太湘、羅大佑等音樂人譜曲廣為傳唱。

  對於海內外華人,余光中堪稱“鄉愁”的代言人。很多人都會背誦他那首《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在大陸和台灣因政治原因分割的歷史背景下,不少飽受離別之苦的中國人以鄉愁文學為心靈寄托,維系著跨越大江大海的精神世界。而千千萬萬漂泊海外的游子,也在詩歌中慰藉著自己的文化鄉愁,連綿數千年的中華文脈讓黃皮膚黑頭發的華人不論走到哪裡都忘不了自己的根。正如詩人所說:“我們個人有小小的回憶,幾十年而已,整個民族有幾千年的記憶,大的記憶,那些記憶變成典故,變成神話,變成歷史,那些歷史你走到哪兒會帶到哪兒,所謂的秦魂漢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體裡。”

  從迫於戰亂背井離鄉,到兩岸隔絕,再到重回故土,余光中的89年的一生是一個時代顛沛流離的縮影。1992年,他終於踏上大陸的土地,“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發”。此後二十多年間余光中回大陸60餘次,到了山東、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時候都沒去過的地方”,寫了許多關於返鄉的詩。他說,大陸變了,人口多了,道路也順了;故鄉的菜、方言還保留,可“40多年過去,故鄉變了。文化的鄉愁是永遠解不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