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無需忌言“震區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6 00:04:01  


圖爲德陽市漢旺鎮漢旺廣場上的一座大鐘將時間定格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
  中評社香港訊/美國《僑報》5月4日載文《無需忌言“震區游”》,摘要如下:

  剛剛過去的大陸“五一”假期,四川地震灾區成爲新的旅游熱點。大陸媒體報道,連日來,川渝兩地高速路上私家車一天就達7萬輛,其中大部分是到灾區自駕游;而汶川映秀鎮、北川等地,更是因游客蜂擁而至,導致交通、住宿等方面不堪重負。 

  有媒體對此批評說,將灾區的苦難當作旅游資源不合時宜,目前正值震區重建的關鍵時期,游客太多是給灾區添亂。川渝交通管理當局爲此還出臺了“私家車赴灾區限行”措施。 

  對于國人同胞來說,“5•12”記憶刻骨銘心,地震所造成的傷痛却還遠遠沒有愈合,逝者仍需祭奠和告慰,生者也同樣需要心理的疏導與救贖。此時,讓灾區和灾民帶著累累傷痕去迎來送往一批批歡聲笑語的游客,顯然有些殘酷。 

  不過,從大陸媒體的報道和筆者前不久在灾區瞭解到的情况看,假期到灾區,有人抱有觀光之目的,但多數人是懷揣追思和愛心而去的。他們或是去年曾參加抗震救灾的人員回訪和探望當地民衆;或是一直關注著灾區的情况,隨時準備伸出援手、奉獻愛心…… 

  汶川强震發生後,大陸民衆體現出來的大愛與互助讓世界爲之矚目,而最令人欣慰的是,一年來,大陸各地民衆和海外僑胞們給予震區的關愛始終沒有間斷,尤其是在周年前夕,灾區重建情况更加牽挂萬千人士的心,不少人都想去那裏看看,此情此心,當屬人之常理,不可一概否之。 

  目前需要的幷不是對“震區游”簡單的道德譴責,而是如何引導和規範管理灾區的旅游業。就像過去的那些“革命題材”帶活了老區的“紅色旅游”一樣,在震區開發旅游業是一個現實的、長期的事業,需要各方高度重視。 

  讓游客透過“地震遺址”正視大自然的殘酷、感受人間的真愛,比說教式公德宣傳要有意義得多。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