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採用公共外交策略對付日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1 08:49:43


2013年12月26日,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
  中評社香港2月11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7日載文《中國加大了反對日本的音量》,摘要如下:
 
  在2012年的那場外交糾紛中,中國政府默許抗議者圍攻日本駐華大使館,投擲雞蛋和塑料瓶。而今,隨著中日關係再次陷入緊張,中國外交人員採取了更為溫和的做法。
 
  身著西裝、講一口流利英語的中國外交官加入了一場在全球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行動。
 
  一向不願拋頭露面的中國駐俄羅斯、駐埃塞俄比亞以及駐美國大使紛紛加入到一場媒體輿論戰之中,給安倍貼上軍國主義的標簽,稱他是對地區穩定的威脅。一名中國官員把安倍領導下的日本比作“伏地魔”。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上月接受採訪時表示,安倍的歷史觀和右傾傾向就是禍根。
 
  這場大批判是自安倍去年12月參拜靖國神社惹惱中國政府之後開始的。雖然安倍說參拜並非有意傷害任何國家的感情,但中國對此非常氣憤。自那以來,中國一直在尋求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日本盟國的支持。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專家王棟說:“這就是公共外交策略,通過直接發聲譴責把美國公眾和美國決策者拉到你的陣營中來。”
 
  與處理2012年的對峙局面時相比,中國目前採取的這一策略標誌著很大的轉變。2012年,除了日本大使館外的示威活動,其他地方的抗議者還襲擊了日本品牌轎車,並迫使日資商店關閉。國有媒體隨後譴責了這種暴力行為。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陸伯彬說:“我認為中方已經感覺到自己在全球範圍內占據了外交上風,所以他們不希望反日抗議活動成為負面焦點;當中國處於弱勢時,抗議活動是他們唯一的手段,但現在他們有了別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