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威脅全球糧食安全”是謬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4 10:06:21


農民在收割稻穀,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期刊《評論》4月21日載文《全球糧食安全:破解“中國威脅”說法》,摘要如下: 

  20年前萊斯特•布朗寫了篇《誰來養活中國》。今年2月末他又發表“世界能養活中國嗎”的文章,推測中國不斷增加糧食進口和海外農業投資,可能造成糧價上漲並加劇政治動蕩。持此觀點的不止他一人。去年《外交政策》刊文,題為“毀滅的欲望:為何養活中國13億人或導致世界其他地方挨餓”。路透社發表“中國糧食進口令世界糧食供應緊張”的報道。顯然,新一輪“中國威脅全球糧食安全”的說法甚囂塵上。

  盡管布朗說對了中國國內糧食短缺問題會日益反映在海外,但誇大中國威脅未免誤導,也無助於全球糧食安全。

  20年前布朗發表那篇文章時,北京反應激烈。除了駁斥中國養不活本國人口的觀點,還發布白皮書將糧食自給自足確定為安全戰略。過去20年來中國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但隨著需求快速上升,中國不得不從國際市場進口越來越多糧食。去年北京重新確定糧食安全戰略,即依靠國內供應和適度進口。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中國有合法權利從別國購買糧食。如今是全球化世界,沒有哪個國家需要生產所消費的一切——包括中國。中國是世界工廠,用本國資源為別國供應廉價產品。它進口糧食是公平合理的。多年來國際社會一直批評中國出口太多、進口太少,造成貿易不平衡。當中國開始進口糧食時誇大威脅,是令人不齒的。其實,中國走的也是日韓走過的路,當快速城市化占據農地、農民轉到城市後,國家需要更多依賴進口和投資國外農業資源。

  布朗稱中國日益依賴國際市場將令世界糧食供應緊張。但中國以世界8%的可耕地和6%的水資源養活超過20%的人口。這意味著其他地方(占全球可耕地92%、水資源94%)只為不到80%人口產糧。換言之,全球糧食增產潛力巨大。只要中國進入糧食市場的方式是逐漸且透明的,給全球農業足夠時間反應,就不會導致糧價飈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