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雲南地震:中國調集18顆衛星觀測災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8 10:39:15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6日發布信息,該局已調集中外18顆遙感衛星,服務魯甸6.5級地震的抗震救災工作,其中國外13顆遙感衛星關於魯甸地震的影像數據是通過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CHARTER機制)獲取的。中國國家航天局在2007年加入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2008年汶川地震後,中國首次啟動該機制,日本、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向中國提供了衛星照片。

  新華網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截至6日,共調集國內外18顆遙感衛星,獲取魯甸地震區域衛星影像數據近百景,發現龍頭山鎮滑坡10處、崩塌5處、崩滑體5處和泥石流1處。其中,沙壩河兩岸次生地質災害多處阻斷道路,對抗震救災造成不利影響。

  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組織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等單位專家隊伍對震區地質災害和地震形成的堰塞湖進行衛星影像解釋判斷。專家們正利用高分一號衛星震前和震後拍攝的遙感影像,對牛欄江堰塞湖水面變化進行監測。

  據介紹,高分一號、資源三號、實踐九號、環境-1A和環境-1B號等5顆國產衛星參與了對魯甸地震災區的應急觀測。此外,國防科工局通過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獲取了國外13顆遙感衛星關於魯甸地震的影像數據。

  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是1999年7月奧地利維也納UNISPACE III 會議後由歐空局與法國空間局(ESA and CNES)著手開展的,並於2000年10月20日與加拿大空間局簽訂了憲章。2007年5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在位於巴黎的歐洲航天局總部簽署了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這標誌著中國國家航天局成為這一國際減災合作機制的正式成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