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紀念抗戰中國應動員民間力量積極參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2 13:24:17


9月3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偉大貢獻——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專題展覽。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對於中華民族而言,2014年的意義除了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紀念,中國將9月3日、30日分別確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還標志著在“九一八”國恥日之外,每年9月的抗戰紀念活動,又增添了新的內涵。

  《日本新華僑報》9月20日載文《紀念抗戰中國應動員民間力量積極參與》,文章說,一般而言,若非逢五逢十的年份,很少舉行聲勢浩大的慶祝紀念活動。然而,2014年7月7日,中國國家領導人前往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館出席了紀念活動。9月3日,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網等主流媒體,紛紛對當天有多位國家領導人出席的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亦即“雙日”設立後的首次抗戰紀念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結合對慰安婦和日軍侵華遺跡等申請世遺、公布侵華日軍檔案研究成果等舉措,中國官方高調的紀念活動,用意和態度是不難見出的。

  必須承認,以立法的形式肯定抗戰勝利等日期的重大意義,並舉辦一定規模的紀念活動,有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醒人們牢記歷史,振興中華。但是,向這一目標邁進,積極發動民間力量,日常下足功夫,也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民間力量的廣泛參與,有助於推進抗戰史研究,豐富已有成果。

  紀念抗戰,必須對抗戰史有所了解。目前的問題在於,不僅民衆對其所知有限,許多史實、細節,仍然需要考證和深入挖掘。客觀而言,研究工作有一定艱巨性:抗戰雖歷時14年,但探究其發生的深層原因,應前溯至18世紀中期以來日本對華態度的轉變,乃至當時世界格局的變化,具備廣闊的學術視野必不可少;戰爭爆發前、過程中雙方的態度、舉動等,涉及中日兩國的衆多階層和群體;至於能夠獲取的資料有限,不可抗拒因素導致的資料亡佚和損毀,以及學術禁區,無不致使專門機構進行的研究存在局限性。民間研究者發揮的作用,則彌補了這一不足。

  事實上,中國社會現在活躍著這樣一群人,走南闖北,從事田野調查、相關資料收集。諸如為抗戰老兵、慰安婦、勞工等錄制口述史等搶救性工作,為抗戰遺址遺跡文物拍照,都為抗戰研究提供了珍貴史料。當然,由於缺乏必要的學術訓練和固定的經費來源等因素,民間研究者與專業機構合作,才是相互補充、彼此促進的有效之道。

  其次,民間力量的介入有助於抗戰研究的成果廣為人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