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誰害死了佛山14歲打工少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7 16:04:11


王攀的身份證照片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近日,僑鄉廣東佛山一名14歲的男孩,因為家庭貧窮進入其母親工作的一家工廠打工。不幸的是,工作不久後他被發現因為過度勞累而猝死在出租屋內。一個花季少年就這樣逝去,外界反思悲劇何以發生:如果工廠不給孩子安排過多的工作呢?如果工廠遵守法律不雇傭童工呢?如果監管機構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呢?如果男孩的父母將孩子留在老家呢?如果男孩的家庭出身并不貧窮呢?

  美國《僑報》4月26日載文《誰害死了少年?》,文章說,整個事件過程,就是在上述的“因果鏈條”中釀成了悲劇。讓人痛心的是,但凡“因果鏈”上有一個“如果”能成為現實,那麼悲劇很可能就得以避免。

  如今結局已定,追究責任也無法挽回年幼的生命。悲嘆之餘,我們仍要追問,應如何杜絕此類悲劇再發生?本該是幸福的童年時代,卻無奈戴上了“童工”的帽子,僅僅是指責工廠的利欲熏心遠遠不够,畢竟少年的母親主動帶其到工廠上班,也絕無推卸責任的可能。

  那全是貧窮的錯嗎?也不盡然。中國約有7000萬貧困人口,但類似的悲劇卻只是個案。少年之死可以歸咎於貧困,但貧困卻并不必然導致其死亡。只有上述“因果鏈”上每個環節的皆失守,才會無辜斷送這條鮮活的生命。

  但這并不意味著貧窮就可以置身事外。但如果貧窮持續下去,中國的童工少年們的悲劇就無法從源頭上杜絕。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曾概括了貧窮對孩子的直接影響,“貧困對兒童的打擊最大,因為它動搖了兒童發展潛力的根基……”大量的研究也顯示,輟學是“兒童”變成“童工”的主要原因。貧窮帶來觀念落後,使“童工”成為一種“宿命”,同時造成貧窮的代際“遺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