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走向深藍,中國要成為海上和平獅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8 11:39:34


網絡資料圖:中國國產航母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自從“遼寧艦”航母服役後, 外界關於中國將再建國產航母的消息就從未消弭。伴隨2015 年底中國國防部證實在建航母的消息, 輿論開始緊盯中國第二艘航母何時下水。根據官方、學者近日最新表態,中國新航母下水似乎已經近在咫尺。這讓中國海軍走向深藍能力進一步提升。

  美國《僑報》4月25日載文《走向深藍,中國要成為海上和平獅子》,文章說,中國海軍走向深藍,是歷史投射和現實需要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從歷史角度來說,農耕文明讓傳統中國人守土為居,海洋意識始終淡薄。所以,中國封建王朝無不側重陸地防衛, 而忽視海洋領土。然而,海防一旦變為軟肋,中國便面臨直接威脅。近代歷史上,中國遭遇的災難,無論是鴉片戰爭,還是甲午戰爭,都是來自海上。沉痛歷史記憶,催生了中國建立強大海軍的決心。

  從現實角度來說,則主要有四點。第一,中國擁有數百萬平方公裡海域,也擁有數萬公裡海岸綫。中國要維護海洋權益,就必須完成從“近海”防禦到“藍海防禦”的轉變,而航母則是實現這一戰略轉變的重大利器。第二,中國企業前赴後繼“走出去”之際,中國海外利益也面臨各種風險和威脅。如何保障海外資產,如何保護海外華僑,這對中國海軍的遠洋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驗。第三,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經濟發展,讓中國軍隊裝備更新, 進而補上歷史欠賬成為可能,那麼中國建造國產航母、制定海軍深藍戰略也迎來了難得的機遇。第四,疲於應對世界亂局的美國,近年一直試圖讓中國在國際上擔當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中國海軍走向深藍, 則能更加深度全面地承擔起義務和責任,比如配合國際社會應對反恐、護航、反海盜等海上安全,又比如參與人道主義救援和災難援助等。

  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之際,也面臨著種種挑戰,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打消外界“國強必霸”的陳舊思維。起源於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的國家,其思維意識裡往往流露出侵略性、進攻性等文化屬性。作為歐洲文明源頭的希臘文明,就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它孕育的流動性、不穩定性,既是十字軍東征、地理大發現、全球建殖民地等歷史事件的誘因,也讓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始終難以擺脫“海上爭霸” 的窠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