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醫改9個月社區醫院“虹吸效應”初顯
http://www.CRNTT.com   2018-01-16 11:09:20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2017年4月8日,作為醫改首批國家級示範城市,北京拉開醫改大幕,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推開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規範調整435項醫療服務價格,組織實施藥品陽光採購。

  醫改9個月,效果如何?不少受訪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接診患者少了三成多,開藥、病情輕微穩定的患者走了。

  北京市衛計委提供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二三級醫院診療量降低、三級醫療機構整體工作量基本下降11.6%,而一級醫療機構診療量同比上升15.3%。官方評價,分級診療見到成效。

  大醫院醫生分析,醫事服務費讓更多患者留在基層,開專家號開藥的“奢侈”時代不再。基層醫生則感到,不同級別醫院藥品屏障被打破,是重要原因。

  不少患者對社區醫院的信心在回升。有患者表示,基層能以更便宜的價格享受兩個月的長處方,跑腿時間節省一大半,對老年人是一大利好。不過,也有患者反映,基層藥品不足、檢查太少、缺少兒科,大醫院仍是就醫首選。

  記者採訪發現,部分區通過搭建“線上虛擬藥房”,以彌補基層醫療機構藥房空間小的短板,成效初顯。

  減量

  大醫院專家接診從25人到15人

  作為北京市屬三甲醫院,北京老年醫院去年加入醫改。該醫院呼吸二科的主任醫師劉前桂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患者少多了。

  劉前桂每周出兩次門診,均是專家門診。劉前桂以往出診,和患者上大醫院看病的感覺差不多,只不過視角倒過來:人太多了。

  掛號要等,就診要等,檢查更要等。每次去醫院,“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醫生惜字如金”。不少患者吐槽,這是在北京看病的特色。

  切換到劉前桂的視角,一個半天,他要看20-25個病人。這個患者走到桌前坐下了,更多人還排在診室外眼巴巴地等著,問診、檢查完後,他只能匆匆開出藥方,讓下一個患者能盡快“就位”,沒有時間再去殷殷叮囑什麼。

  醫改之後,他所在的科室,普通門診量下降了兩到三成,專家號則更加明顯,下降幅度在四成左右。現在,他每次接診約15人,時間終於擠出來了。

  付萬發是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與劉前桂是同事。醫改以來,他經歷了同樣的變化,他認為,醫事服務費帶來了患者的自然分流。“以前掛主任醫師號自己只出幾塊錢。老年人胃腸病多,有的老人長期吃藥,掛不上普通號,就掛個專家號。”

  醫事服務費的設立,是醫改後每個患者最先感受到的變化。同樣的普通醫師號,三級醫院50元,一級醫院10元,刨掉醫保,前者自付10元,後者僅1元。而普通醫師和知名專家,又是50元與100元的差別。面對這樣的差價,付萬發和劉前桂的那些長期吃藥、病情穩定的患者,漸漸走了。

  (來源:新京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