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華社:震後重建家園,體育影響深遠
http://www.CRNTT.com   2018-05-12 15:24:10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十年來,“5•12漢旺地震遺址”內,只有野草灌木在肆虐地生長,侵沒了人行道,鑽進了被遺棄的居民樓內。其他,龜裂的建築,寂靜的廢墟,散落在操場上的鉛筆盒……都沒有顯著變化。遺址門口的鐘樓上,鐘表的指針永遠停留在了兩點二十八分。

  十年前5月12日的下午兩點二十八分,地震突襲綿竹市漢旺鎮時,出租司機李師傅正在和漢旺一山之隔、相距三十多公裡的映秀鎮參加姐姐的生日宴會。當時,包括汶川、綿竹等地的大片地區遭受地震,震中位於汶川映秀附近,故被稱為“汶川大地震”。李師傅用了7天時間走出了遭受地震重創的映秀,回到了綿竹。整整一個星期與外界斷絕聯系,他特別擔心家中的妻子和兒子。

  “我兒子地震那天在家裡沙發上午睡,突然被掀翻到了地上。他嚇壞了,哭著跑出門去找媽媽。這是我愛人告訴我的,那時我被困在映秀呢。”在拉記者從漢旺地震遺址返回綿竹市區的途中,李師傅回憶起了當時的情景。當地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和地震的故事。

  李師傅的兒子今年18歲了,在距離漢旺地震遺址大約半小時車程的南軒中學上高三。十年來,李師傅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長,別無奢求。“他的一些小夥伴在地震中沒了,震後一個多月內,孩子經常半夜從噩夢中醒來哭泣。我們希望地震不要給他的一生造成心理影響。”李師傅說。

  綿竹教育局局長彭波告訴記者,當年地震奪去了綿竹市970個孩子的生命,其中不少來自漢旺鎮。災難給幸存的大人、孩子都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如何撫慰孩子們柔弱的心靈,讓孩子們堅強起來,成為當地教育界震後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現在走進綿竹,在地震遺址之外,到處是整齊的建築,平整的馬路,很難看到地震的痕跡了,但人們心理上的震痕依然存在。

  在南軒中學的操場上,記者問一個高二學生:“地震時你們在做什麼?”他回答:“當時在午休,教室震塌了,一些同學被……”說到這裡,他陷入了沉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