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汶川地震:中國在災難中堅毅,在磨練中成熟
http://www.CRNTT.com   2018-05-14 09:43:15


十年之後,“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已浴火重生,圖為汶川縣映秀鎮新貌。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2008年5月12日,華人永遠難忘的一天。發生在汶川的一場8.0級地震,使得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人民幣。

  美國《僑報》5月12日社論《汶川地震:中國在災難中堅毅,在磨練中成熟》,文章說,今天是2018年5月12日。轉眼已經10年。 10年過去,中國已經不同,汶川也已經不同。人們看到,當年的震中北川縣城異地重建後,已經商鋪林立,市面繁榮;當年的重災區映秀,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新房,一群群歡快奔跑的孩子,除了保留下來的中學遺址,地震的痕跡已經難以尋覓。這一切,歸功於汶川人自己,也歸功於所有關心汶川、支持汶川的人們,包括海外的華人。

  汶川地震,損失極其慘烈,教訓極為沉重。然而,當年的犧牲,已經凝結成價值不菲的遺產,讓後人獲益。當年留下的教訓,也讓後人警醒。

  第一,救災能力與長期建設的結合:汶川救援,展現了中國在集中力量和資源應對災難、解決困難的效率和能力。這些用血換來的經驗被運用到了後來的救災之中,顯現出積極效果。後來中國發生的玉樹地震、蘆山地震等,都是官方第一時間啓動一級救災響應,救援部隊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後續增援漸次展開。官方救援為主、民間參與為輔,信息共享,協同作戰。

  在災後重建方面,我們看到,汶川地震後,城市管理者和民衆的防災意識強化。在新汶川,住房的抗震烈度達到了8級,公共建築采用新的防震技術,學校的逃生通道設計得很寬大,防災演練也納入日常。但是,我們也看到,後來發生的許多地震暴露出,中國的危房問題、違規建築問題還相當嚴重。小災會帶來大傷亡,中國還不能掉以輕心。

  第二,志願者精神與專業精神結合:汶川地震的又一重要遺產,是志願者精神的養成。5•12地震之後短短一周,就有逾百萬志願者挺進災區,他們通過互聯網和手機臨時組合,展示了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也最快速的一次民間動員。他們三五成群,背起行囊,也有人開著私家車、農用三輪車甚至騎著自行車上路,帶上幹糧,懷著熱血,奔赴災區,場面之壯觀為中國歷史上僅見,那一年注定成為了“中國志願者元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