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對疫情 中國小包裹折射世界大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5-09 11:01:10


4月27日,在美國俄勒岡州威爾遜維爾,俄勒岡州代表(右側)接收中國福建省捐贈的口罩。(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上周,我在紐約的家中收到了一位好心中國朋友從北京寄來的包裹。裡面有個人醫療防護裝備,包括極為搶手的N95口罩。我的朋友解釋說,“這裡(北京)更容易買到個人防護裝備”,聽說美國(以及英國等)嚴重短缺,他感到很驚訝,於是出於同情寄出了包裹。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6日載文《我收到的中國口罩同情包裹傳遞了一個更重要的信息》,文章說,當我充滿感激地將口罩分發給我認識的一些易感鄰居和醫務工作者時,我意識到這是具有象征意義的一件事。首先,也是最明顯的,這突出表明地緣政治秩序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20年前——比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援助,還有同情,往往從西方流向東方。而今情況正在發生逆轉。

  其次,對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個人防護裝備問題暴露出一個更重大的問題:它對自由市場供應基本商品的依賴程度應該是多大?在危機時期,它容忍(或鼓勵)國家幹預的程度應該是多大?

  沒有簡單的答案,更不用說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國家觀了。新冠病毒來勢汹汹,可悲的是美國准備不足。給人治病,醫護人員需要像N95這樣的合乎要求的防護口罩;其他許多一綫工作人員也需要。與此同時,一些州(比如紐約州)的州長最近呼籲民衆戴上普通口罩——甚至用布遮住口鼻——以防呼出病毒。

  但在疫情暴發之初,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的庫存口罩只有4200萬個,其中只有1200萬個是寶貴的N95口罩。這只相當於衛生部自己估算應對一場嚴重疫情所需口罩的1%。更糟糕的是,它根本沒有辦法快速生產更多口罩,因為近些年來約80%的口罩是中國生產的,而供應鏈中關鍵的材料,比如N95口罩裡面的材料,是德國等國生產的。

  這一切造成了市場上缺口巨大。其結果是,由於各機構爭先恐後地爭奪稀缺的供應,出現了亂要價和准盜版風潮。這造成很多一綫工作人員不必要的死亡——因為缺少必要的防護裝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