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央網路報:真的是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
http://www.CRNTT.com   2018-05-17 11:55:32


  中評社台北5月17日電/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個成語是春秋時期的典故。晉獻公之子夷吾因大夫裡克弒君後而即位,結果反過頭來要殺裡克,裡克氣憤而言,不廢掉前面的皇帝,你怎麼能當皇上?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專制時代,皇帝要殺誰,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民主社會之所以強調法治,就是要避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我們想像不到的是,台灣以為迎來的是第三次政黨輪替,沒想到卻是威權復辟,“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現象已普遍到令人感到恐懼的地步。 

  社評說,民進黨政府要鬥爭國民黨,就假藉轉型正義之名,不必經過任何司法機關的審判,就可以利用行政權沒收合法社團的財產,包括婦聯會、“救國團”等等。民進黨政府要改革年金,就說這是不公義的年金,而且完全無視於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這兩件事在民進黨政府看來,應該都算是推動成功了,而社會卻無可奈何。或許是因為這樣的認知,他們在“拔管”一事上更是無所忌憚,勢在必得。 

  “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為了履行“拔管”任務,應該是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找理由,換言之,他也不認為民進黨政府不應該“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可惜,他找了三個月還找不到一個社會可以接受的理由來拔管。民進黨政府顯然失去了對潘部長的耐心,潘文忠最後只好走人。誠如本報社評日前所言,此時此刻,沒有一個有風骨的學者願意以拔管來換取部長的職位,接任的吳茂昆部長可見是一個沒有道德負擔的部長,由他在上任一週後就下了拔管的決定,可見一斑。 

  “教育部”為了拔管,還特別就“管中閔教授赴大陸地區從事學術交流等活動適法性疑義”,召開了兩次會議,根據媒體披露的會議內容來看,根本就是先射箭再畫靶,正是現代版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