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環球時報:紀念柏林墻倒塌,西方應推倒心墻
http://www.CRNTT.com   2019-11-09 22:24:48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據環球時報報道,三十年前的11月9日,柏林墻倒塌,兩年後,蘇聯解體。今天重溫歷史,我們會想到什麼?是當年西方的勝利狂歡為何會那麼短暫,還是它對當下全球大變局的影響?

  柏林墻倒塌被視為冷戰結束的重要標誌之一。西方一度因此呈現出一派歷史終結的勝利感。但世界是變動不居的,“歷史終結論”言猶在耳,失望與不安已像病毒一樣在西方傳播。尤其是2008年席捲全球的西方金融危機,從“堡壘內部”瓦解了士氣。那些歡呼勝利的人開始用“衰退”“失敗”來形容他們的金融體系。但他們不願承認造成這一變局的正是西方體制的失靈。

  全球經濟版圖的變化清晰地顯示:1980年到2007年,發達經濟體平均占據全球經濟總量的59%(以購買力平價計算),而發展中經濟體的比重總和為41%。這個比例已經發生逆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評估,2018年,發達經濟體占41%,發展中經濟體達到59%。500多年來西方文明的全球擴張進入了轉折期。這是全球發展大趨勢的結果,正是這個大趨勢決定著冷戰之後全球格局的走勢。

  讓西方一些“理論大師”從根本上接受這一變化是不容易的。冷戰表面上是一種軍事對抗,實質上是政治對抗。它不可能因為敵對一方的解體而在思想上隨之徹底結束。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北約已經“腦死亡”,那不過是因為在失去軍事的敵人之後,世界上最大的武裝集團的軍事之“腦”開始衰竭,但政治之“腦”依然活著。

  冷戰結束的“勝利感”增強了西方價值觀和體制擴張的衝動,延長了這個政治之腦的壽命。原有的思想、體制的慣性也因此而延續了一定的生命力。其形似散,其魂猶在。即使是現實給了他們一些慘痛教訓,但尚不足以促成其徹底改變。

  冷戰的思維方式及其邏輯是長期形成的,其本身就是西方文明擴張的一個產物。它對這個世界最大的毒害就是將人類不同的價值觀劃分出優劣和等級,並借此製造對立和分裂。更危險的是,迄今仍有大國依據這種劃分來確定其全球戰略。它難以適應全球發展的大趨勢,幻想著借助複制冷戰的場景來應對。尤其是在面對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全面崛起時,總會急迫而習慣性地舉起冷戰的旗幟,並渴望成功地再造一個“勝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