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畫家傅洵:願為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http://www.CRNTT.com   2019-01-07 00:17:28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與恩師吳鏡汀先生在靈懷閣合影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作者 王辛)數年前,在京城紀曉嵐故居參觀《傅洵山水展》,面對一幅幅超塵絕俗、古意盎然的扇面山水畫,不知怎的,腦子裡一下子就想到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當時未思所以然,及至後來讀了專事中國傳統藝術研究的學者朱良志先生的《南畫十六觀》,對具有中國藝術獨特的超越精神的文人畫有了深入一些的認識,方豁然明朗,原來,在畫展遍地的京城別有一種吸引力的傅洵山水畫,表現的正是一種超越功利、欲望等一切世俗束縛、尋求生命大自在的藝術情懷。

  已過“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傅洵,少年時即有幸求教於國寶級藝術家溥雪齋先生;之後,又多年在著名山水畫大家吳鏡汀的門下學習。溥雪齋乃清朝天潢一脈,得天獨厚,從小受一流的中國傳統文化浸蘊,亦飽覽歷代中國傳統藝術之珍品,是故不僅詩、書、畫稱絕,並且精通音樂,尤擅古琴。上世紀二十年代,溥雪齋在京城創立了中國近代著名國畫團體松風草堂畫會,與同好切磋畫藝,培養人才。同為畫會靈魂人物的,還有他的族弟、畫壇上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的溥心佘。當時還是小字輩的啟功,也是畫會成員。“兩溥”皆是飽學之士,畫作濃厚的書卷氣自不待說,整個松風畫會的繪畫風格,可以說也屬文人畫一脈。

  追隨這些前輩,傅洵耳濡目染,苦心鑽研,對文人畫得之三昧,實非偶然。

  而傅洵每言畫事,都會發自內心地感念溥雪齋、吳鏡汀諸先師對他的教誨,使他做人作畫受益終身。

  日本京都學派創始人之一內藤湖南,在上世紀初即言,中國的文人畫是一種非常高雅的藝術,是一種能夠代表中國這一世界燦爛文化文明的文化精神的藝術,必將在未來的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見朱良志《南畫十六觀》,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我想,這並非是一種溢美之辭。中國文人畫與一般繪畫的根本不同,即在於它把中國傳統儒道釋哲學對宇宙對人生對生命的深切體悟和精妙智慧融入繪畫之中,浸透著一種對人生命的終極價值和意義的尋求。這種尋求,無疑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人類文明愈發達,人的精神需求愈高,愈需要尋找心靈的安頓。中國傳統文人畫,以它那令人難以言說的美,帶給人以生命的思考和啟示,這就是它永恆的魅力。

  半個世紀以來,傅洵不論外界風雲變幻,心無旁騖,一意執著于中國傳統繪畫,正如曾為其畫集作序的名作家蕭復興所言:“幾十年來,他為人低調,蝸居城南一隅,無意爭春,羞于名利,閑雲野鶴,自娛自樂,不亦快哉。”

  這裡,且記下與傅洵先生的一番談話,也許有助於認識一下這位元不同尋常的“閑雲野鶴”先生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