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網評:達康書記的個人魅力不足以反腐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3 13:59:01


達康書記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網評:達康書記的個人魅力不足以反腐敗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林旻煜

  《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作為一部久違的反腐劇,它在此類影視劇方面的大尺度是有目共睹的。在這部劇中湧現出來的主要角色,也在網絡上也擁有了不少擁躉。耐人尋味的是,儘管吳剛飾演的李達康的戲份不是最多,但他卻是本劇最火的角色,沒有之一。

  應該說,李達康的火不是偶然的,它有賴於編劇精致的角色設計與吳剛的精湛演技,李達康在劇中的存在,告別了以往自帶“高大全”光環的形象,形成了濃厚的個人風格。影視劇中的人物本就不能脫離生活實際,單一刻板模式化的角色,自然無法取悅觀眾。

  深層次地說,李達康這一角色其實寄托著民間樸素情感的表達。我注意到李達康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GDP控”。以往,官員沉迷於GDP,一心只求政績,民眾總會嗤之以鼻,但李達康的可貴在於他堅持在不傷害民眾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謀發展。劇中,他在地方主政時縱然渴求政績,卻不讓會造成重大污染的化工項目上馬,堅持著一個為官者基本的政治操守。

  對於官員而言,追求政績,渴望官職晉升,是自然而然的心理,也是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在傳統人事任用的邏輯中,“能者上,庸者下”也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問題是,該以何種指標來判斷一名幹部的能力。

  李達康是個改革幹將,但他仍然無法掙脫“以GDP論政績甚至論能力”的桎梏。現實中,政績評判標準的刻板單一,很大程度上也會束縛主政官員的能動性,況且,我們不能奢望各個地方的主政者,都能在“政績效益”與“個人前程”產生矛盾時,堅決地捍衛原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