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對付俄羅斯 歐盟不能依靠美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5 00:19:55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 陳承編譯報道)馬航MH17遇難者首批遺體23日由烏克蘭哈爾科夫機場運回荷蘭,多國代表和組織代表出席了在機場舉行的對告別儀式,但卻沒有美國的代表出席。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專欄作家、資深女記者瑪麗•迪耶夫斯基(Mary Dejevsky)發文分析稱,美國在關鍵時刻不派代表出席,選擇隔岸觀火,意味著美國對歐盟國家的支持不如以往,在面對俄羅斯這一對手時,歐盟或許需要團結一致,依靠自己來解決問題,但鑒於歐盟內部現在的分化現狀,想建立一個意見一致、共同解決問題的歐盟恐怕也並非易事。文章編譯如下:

  在讓人痛心的延遲後,MH17航班首批遇難者遺體在周三被運送回飛機的起飛地。送別儀式在烏克蘭的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舉行,與死難者在過去六天所受到的待遇相比,此次送別儀式莊重而正式。死難者遺體被裝進了體面的棺材,還舉辦了一個簡短的軍禮,穿著樸素的官員低頭鞠躬。

  這些安排看起來是經過多方高度複雜協商後的結果。出席送別儀式的有馬來西亞的代表(因為墜毀的飛機是馬來西亞的);有荷蘭的代表(因為飛機是從荷蘭起飛的,而且飛機上大多數乘客都是荷蘭人);有烏克蘭的代表(因為飛機是在烏克蘭境內墜落的);有親俄的民間武裝代表(因為飛機墜落的領土實事上由他們控制);有俄羅斯的代表(因為俄羅斯對親俄民間武裝開放了部分領土,否則親俄民間武裝不會有那麼強的力量)。

  另外還有一些國際組織,比如歐洲安全與合作委員會(OSCE),以及不同負責調查此次空難的官方團體,還有像英國這種有國民在空難中喪生而且能夠提供專業技術的國家代表也出現在了現場,這一切讓整個情形變得更為複雜了。但是,當你看到這麼大一張清單的時候,引人關注的不是在那裡的人,而是不在那裡的人。其中最顯著的是,美國人在哪裡?

  在馬航空難剛發生的幾天,我們可以聽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對此次事件的高度譴責,其中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薩曼莎•鮑爾(Samantha Power)說的最多。薩曼莎不放過任何一個譴責俄羅斯的機會。但奧巴馬總統卻一直都很謹慎,美國情報局的官員已經明確排除了俄羅斯與馬航空難的“直接”聯繫,但指責俄羅斯“推動了當前局面的發生”。

  雖然如此,絕大部分時間,美國依然只是隔岸觀火。美國並沒有帶著炫耀去行動——比如派遣航空安全專家前往烏克蘭協助調查事件。美國國務卿克里沒有趕赴烏克蘭、俄羅斯或者荷蘭,而是仍然呆在中東,努力解決加沙和以色列之間更具破壞性的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