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台灣政情與兩岸關係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7 18:13:30  


  中評社訊╱題:選後台灣政情與兩岸關係發展 作者:陳學聖(台灣),前國民黨立法委員
            
  •如何觀察泛藍勝選?
  •選後台灣政治版圖如何重組?
  •馬英九的大陸政策為何?
  •為甚麼說兩岸關係將有快有慢?

  佔台灣土地面積百分之九十九,管轄人口超過百分之七十的縣市長選舉剛在十二月三日結束,選舉結果泛藍陣營在廿三個縣市中共獲得十七席(國民黨十四席、親民黨一席、新黨一席、無黨籍一席),國民黨並且贏回三個重要指標縣市-台北縣、宜蘭縣、嘉義市。其中,台北縣從尤清開始,民進黨已連續執政十六年;宜蘭縣從陳定南起,也連續執政達廿四年;嘉義市則向來由地方派系治理,國民黨更從未於該地取得執政地位。因此,此次選舉結果公認為泛藍陣營空前大勝,一舉將藍綠版圖推回一九八九年水準(當年藍綠縣市長當選比例即為十四席比七席),且將藍綠交界從大安溪(台中縣、彰化縣交界)推回到濁水溪(彰化縣、雲林縣交界),並且在北藍南綠的傳統疆界中,建立綠地中一點藍天的灘頭堡(嘉義市)。
  
  泛藍勝選的三個觀察角度
  
  泛藍勝選的原因甚多,論者紛紛,筆者僅就近、中、遠期角度提出若干個人看法。

  此次選戰最重要的近期微觀因素,無疑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於選前三日內,宣布如果國民黨於本島未能獲得十二席次時,將辭去新任不到四個月的黨主席職位,其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氣勢,於各地選情都產生邊際效應,逆轉數個處於勝負邊緣的縣市,此為戰技成功的表現。

  中期因素則為此番選舉軸線不同以往,並未走在兩岸統獨爭議的面向上,愛不愛台灣並未成為藍綠選民切割的依據,反倒是從高雄捷運泰勞暴動以來所延燒出來的連串弊案,嚴重打擊民進黨的政黨形象。相較於國民黨設定的清廉改革的選戰路線,一消一長之間突顯泛藍戰術得當之處。

  而從遠期宏觀因素觀察,一九九七年時國民黨提名作業全由黨主席主導,泛藍當選僅九席;二○○一年時納入初選制度,七縣市初選中有兩縣市當選;國民黨今年於六縣市辦理黨內初選,其中有四縣市贏得最後勝利,顯見國民黨的黨內民主機制逐漸發揮政治整合與賦予參選正當性的制度效用。相較於民進黨連續三次逐漸以密室政治取代民主初選的趨勢(民進黨初選縣市數從十席,陸續降為六席、五席),對照其當選席次從一九九七年的十四席、二○○一年的十席、到今年的六席的下滑趨勢,顯示國、民兩黨選舉結果的黃金交叉,並非來自偶然,而自有其結構變遷之因素,此即為國民黨當初戰略規劃的成功關鍵。
  
  兩黨政治加速成型
  
  首先可以確認的是,原先對於年底國民黨的可能敗選,而傷害新任主席馬英九黨內領導威信之疑慮,已經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馬英九在泛藍陣營中的領導地位經此役獲得鞏固,民進黨行政院長謝長廷口中的「馬英九現象」成形,其以泛藍第一人之姿角逐二○○八年總統選舉的大勢幾成定局。

  其次是在台灣選舉中,兩黨政治的對決格局也提早成形。一般預料,兩黨對決的選舉模式,於二○○七年首度舉行的單一選區國會議員選舉中,方會具體成形;但是這次縣市長的選舉過程,證明地方派系對於地方行政首長選舉幾乎喪失影響能力,與其說是各地派系前所未有的自動整合,不如說是派系對於其議價能力喪失的自我體認。並且藍綠各縣市候選人的作戰策略,也深受高層政治中兩黨對決的影響,因此,即使是民進黨中政績傑出的連任候選人,也未能擺脫扁政府連番弊案的牽連;即使所面對的泛藍候選人,無論知名度或貢獻度均有所不及,但因有馬英九光環加持,而紛紛中箭落馬。換言之,扁馬二度對決的結果,反是加速催生台灣兩黨政治的成形。
  
  藍綠格局未變,統獨議題仍未式微
  
  然而,如果就統獨議題並未在此次選舉中發酵的事實,便欲推論兩岸因素已在台灣選舉舞臺上式微,則未免過早。可以承認的是,此次選舉中,統獨議題並未充分辯證;儘管雙方都有零星炮火、短暫交鋒,可是都未形成選舉主戰場,連帶過往習慣的族群動員,從而無所附麗。

  這種現象背後的可能原因很多,一方面可能因為中共未有激烈行動投入,另一方面可能是連串弊案占據選民有限的關注能力,因而將兩岸議題排擠於選戰之外。因此,民進黨傳統的本土路線未必就此再無效果,馬英九所提出「先連結台灣才有中國」的國民黨新路線也未必就已證實成功。儘管此次選舉兩岸議題缺席的現象非常特殊,但是兩條路線未來仍有在選戰中正面衝突的可能。

  另外值得注意的重點在於,此次民進黨當選席次雖然只有百分之廿六,但其全台得票率為近百分之四十二,比起四年前,僅降低約三個百分點,並未如同當選席次所展現出來的崩盤現象。相反而言,儘管連番弊案攻擊,政黨形象跌至創黨以來最低局面,民進黨的四成基本盤仍然穩如泰山;同時南部七縣市中僅有嘉義市易手,其他縣市依然紋風不動,馬英九此番攻城掠地的結果,儘管取得中間選民信任,在當選席次上成就斐然,終究並未真正深入民進黨基本教義派的支持底盤,並未改變藍綠格局中的深層結構。
  
  國民黨大陸政策將趨明朗

  不過泛藍勝選後,國民黨大陸政策的路線預料將會逐漸明朗,筆者認為馬英九時代的大陸政策,可能一如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上任後的對台路線一般──「軟的更軟、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指的是,馬英九對於「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立場將會更加明確,對於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活動將會更加鼓勵,對於兩岸民間往來或協商將會更加支持、甚或是讓國民黨主動積極參與。其近日要求中共仿照台灣,制定大陸版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具體建議,好將兩岸互動納入雙方制度性保障,便是出於為兩岸人民加強交流、創造條件的積極善意。

  但馬英九「親中非親共」的政策路線預料將會是硬的更硬。其連續數年之六月四日,均於台灣主要平面媒體上撰文紀念天安門事件,並聲援中國海外民主運動,甚至一再重申其個人版的國統綱領-「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且於香港媒體專訪中明確承認,他個人雖然不贊成國家永久分離,但是時機未到,談了也是白談的兩岸政治談判立場。此等論述所突顯的是,中共並非中國,親中並非親共,馬英九仿佛正為國民黨,嘗試在中共與台獨兩個極端之間,大膽開闢第三條嶄新路線。進而,在台灣的主權堅持上,馬英九卻從未退讓,他以「一國沒有兩府、一土沒有兩國」的委婉說法,表達心中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堅定立場。

  因此,綜觀馬英九新任主席後的國民黨大陸政策方向,預料將如美國的中國政策一般,由戰略性模糊轉向清晰,從密使互動模式轉為透明制度化往來。而馬英九始終沒有「登陸計劃」一事,也是隨之而來的自然結果。
  
  兩岸關係有快有慢
  
  於是在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上,綜合以上各種因素,筆者認為最有可能的走向將是「快的更快、慢的更慢」。

  客觀來說,兩岸關係於去年五月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後,逐漸發生質變,不僅改變台灣內部兩岸關係原本存在的緊張氛圍,尤其讓泛藍陣營的大陸政策,敢於從隱性變為顯性,從消極變為積極,此一突破實為兩岸關係史上所罕見。連戰訪問所帶來的兩岸共同市場願景、台灣農產品運銷大陸等實質政策方向,預料將會持續發揮指導兩岸關係發展方向的路徑作用。

  選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預測扁政府的兩岸政策將於選後大幅鬆綁,儘管當時總統陳水扁立即否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選後前往華府說明時也一再強調民進黨即使敗選,其兩岸政策方向依然穩定、不會改變,但是前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則認為陳水扁總統的談話,只是回應在野黨領袖訴求的必然邏輯推演而已。換言之,陳水扁否認馬英九所言者,只是基於選舉互動的策略考量,未必就是其心中的政策底蘊。

  並且春節左右即將召開之二次經發會,預料將會依循二○○一年第一次經發會模式。當年陳水扁即透過經發會四項共識,順勢從李登輝時期的戒急用忍政策解套,改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之兩岸經貿政策,形成陳水扁第一任期的兩岸制度主軸。此番二次經發會的召開,顯示扁政府有意藉此再度調整其第二任期的制度主軸,蔡英文此時所言民進黨「本土路線應該適度全球化」之言,恐怕不是片尾警語,反而是節目預告了。

  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兩岸關係本就分為政治與經濟的雙層賽局,在經貿互動層面上,預料將會快的更快;但在政治主權協商層面上,因有二○○八年總統大選牽制,藍綠陣營各自都有考量,只怕將會是慢的更慢了。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6年1月號,總第97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