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亞投行正名與“一中兩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0 00:25:38


亞投行涵蓋的地區被視為是未來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
  中評社╱題:亞投行正名與“一中兩憲” 作者:黃光國(台灣),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3月28日,前副總統蕭萬長奉總統馬英九之命到海南參加亞洲博鰲論壇。在短暫的蕭習會上,蕭萬長向習近平表達台灣想加入“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的意願之後,30日總統府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中決定搶搭亞投行(AIIB)創始會員國末班車,趕在31日申請截止前一刻,委由財政部緊急擬定參與意向書,並尋兩會管道,由陸委會轉給國台辦,提交亞投行籌備秘書處。

  亞投行的戰略佈局

  亞投行是一個以援助亞洲基礎建設為主的多邊國際金融組織,成立宗旨在於資助亞太地區的基礎建設計畫,並促成區域金融合作。根據亞洲開發銀行資料顯示,2011到2020這十年間,東亞新興市場預計投入的基礎建設投資將高達八兆美元,換算每年約有八千億美元的資金需求。但是亞銀的認繳資本額僅有1650億美元,每年挹注在亞洲地區的貸款總額平均只有一百多億美元,無法充分提供亞洲地區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所需資金。

  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一帶一路”國際戰略佈局,計劃打造橫跨歐亞的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亞投行的設立,明顯帶有配合“一帶一路”經濟戰略佈局的意味,希望重新建構一個由中國大陸所主導的國際經貿體系,彌補亞銀的不足,提供這些國家基礎建設的融資。透過對亞投行加盟國融資,中國大陸企業在亞洲基礎設施領域的關聯影響將可能進一步增強,也會加大中國大陸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

  亞投行去年10月,22個首批創始會員國代表在北京簽署《籌備亞投行備忘錄》,之後,隨著英、法、德、意、荷、瑞等歐盟重要國家的加入,澳洲、南韓等美國重要盟邦也先後加入。亞投行不僅涵蓋整個亞洲大陸,更因俄羅斯等金磚國家全部加入,亞投行已然從亞洲、中東橫跨到歐洲、非洲,中南美洲;如果加拿大最後選擇加入,則由美國主導的七國集團(G7)中,將只剩下美、日兩國未參加。

  亞投行的重要性,除了它瞄準亞洲據估算高達8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缺口外,其涵蓋地區被視為是未來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如果亞投行真的在今年底投入運作,則它將牽動此一地區金融權的重新分配、規則的制定;國際工程招標;環保要求、工程的品管標準與驗收程序等等,很可能會形成特有的“中國特色”,並挑戰當前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局面。

  台灣的遲緩反應

  亞洲開發銀行現有六十七個會員國,台灣雖為創始會員國之一,且為亞洲開發基金捐助國,但台灣目前在亞銀內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力;加上台灣又不是IMF及世銀的成員國,從協助國內金融業走出去的角度看,參與亞投行具有一定的利基。亞投行基礎建設投資所產生的外溢效果,勢必刺激周邊貿易及投資的盛行,衍生出相關的貿易融資與國際聯貸行為,這對國內金融業是一大機會。參與亞投行也有利國內業者爭取亞洲地區的公共工程標案,不需擔心只准會員投標的限制性招標行為,妨礙我國業者爭取亞洲基礎建設的商機。基於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台灣未來的重要政策之一,確實有必要主動加入亞投行,提高我國的國際能見度與區域經濟整合度。

  怪異的是:面對中國精心佈局的全球經濟大戰略,台灣的反應卻顯得特別遲緩。在馬總統表態台灣願意加入亞投行前一週,財政部長張盛和在立院答詢說,“我國尚未受到邀請,若受到邀請願意參加”;隔日,行政院長毛治國保守回應,“若受到邀請再來評估”。甚至在總統府召開國安會議前一天,陸委會高層仍然表示:台灣目前尚未收到中方的邀請,只要台灣加入亞投行的“名稱”適當,而且加入後的權利、義務與其他會員一樣,台灣加入應該就是好事,我方可以接受;但若是“香港模式”,就有矮化之嫌,我方絕對不會接受。可見台灣當局的顧慮,仍然在於兩岸關係的合理定位。

  在台灣送出意向書當天,行政院長毛治國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意向書由財政部長張盛和署名,亞投行籌備處收件,兩岸目前正式管道是陸委會與國台辦,“是信差性質”,我國不是向國台辦申請。

  至於加入名稱,毛揆表示,“可以用中華民國最好”,但要顧及國際現勢接受度;依據國際慣例的“中華台北”則是底線,若對岸要求我國以“中國台北”(Taipei China)名稱加入,我方不會接受,“名稱一定要全體國人都可以接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中華台北”的國家尊嚴

  毛院長的說法充分表現出馬政府因循苟且,不求長進的心態。過去多年來,台灣曾經以許多不同名稱參與國際組織,每種名稱所受到的待遇都不太一樣。毛院長所說的“國際慣例”是“奧會模式”。1981年瑞士國際奧委會恢復台灣在國際運動賽事的會籍,台灣可以“Chinese Taipei”(我譯中華台北)的名稱加入,台灣參與的第一個大型國際運動賽事,就是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

  另一個是世界貿易組織的WTO模式,台灣是以“台澎金馬經濟體”加入,是源自“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

  2008年後,兩岸關係改善,隔年台灣受邀以Chinese Taipei之名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部長層級可出席大會。但觀察員沒有投票權、被提名權和參加總務委員會的權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