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試論兩岸價值觀的衝突與整合
http://www.CRNTT.com   2018-03-25 01:08:12


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中評社╱題:試論兩岸價值觀的衝突與整合 作者:楊立憲(北京),前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研究員

  兩岸在價值觀特別是核心價值觀上存在著一定的衝突與對抗,要達成和平統一的目標,有必要進行價值觀、特別是核心價值觀的對話與整合。兩岸之間在價值觀念上並不存在根深蒂固的對立。判斷一種價值觀的好壞或先進與否,關鍵應看它是否符合基本國情,是否與優秀傳統文化教化相契合,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期盼,是否能夠團結絕大多數人民共同奮鬥,是否能夠適應或推動生產力發展,是否能夠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有助於化解、整合兩岸的價值觀衝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形塑共同的國家民族認同。隨著祖國大陸不斷發展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特別是文化軟實力不斷顯現,整合兩岸價值觀將成為可能。

  海峽兩岸自1949年隔海對峙以來已有68年之久。一般認為,在諸多阻礙兩岸走向統一的因素當中,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對立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隨著祖國大陸不斷發展進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兩岸究竟有無可能逐步縮小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差距直至最終實現整合呢?本文試就這一命題作一探討。

  一、兩岸存在著價值觀的衝突

  文化是國家、民族的靈魂,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價值觀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作用的部分。各個國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異,歸根結底表現在價值觀的差異上。如果說價值觀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人或事作出不同的判斷、抉擇,採取不同的行動,那麼,核心價值觀則是國家、民族所有價值判斷的總合,在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念中起著支配性、主導性的作用。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歷史性、時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徵,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提煉和檢驗,必須符合特定的國家、民族和人民的生存發展需要與追求,得到社會主流人群的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核心價值觀承載著特定的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共同認同暨精神追求,具有相對持久和深刻的影響力。任何一個國家、民族要想巍然屹立於國際社會,在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離不開核心價值觀的支撐與引領。

  毋庸諱言,1949年後,因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鬥爭的複雜原因,兩岸分別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不同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大陸信奉馬列主義,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台灣則信奉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學說或“三民主義”,走的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兩岸因而形成不同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經驗,並各有堅持。

  台灣因曾創下“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發展成就,以及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逐漸走上政治本土化、多元化的道路,常自詡為“中國、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並提出“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以此來對抗大陸提出的“一國兩制”統一構想。例如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曾說過:“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①就連主張“台獨”的民進黨也以“維護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來作為抵制統一的口實。例如前民進黨當局領導人陳水扁曾說:“今天台海的問題不在於台灣的自由、民主與人權,而在於中國的極權、專制與獨裁。”②

  中國大陸當然不能同意上述說辭及指責,可以舉出大量充分的依據來說明,文明是多元的,不同文明形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彼此可以交流互鑒、開放包容、相得益彰。“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各方應該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③國情不同決定實行民主的方式不同。大陸實行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擁有最廣泛最充分的民主與人權保障;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能夠帶領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避免兩極分化和社會激烈動盪;民主人權的進步是一個過程,應該視國情需要由低到高逐步發展完善,不能不顧現實盲目模仿或照搬他人的模式。任何制度、道路都不能避免犯錯誤,但貴在自我覺悟、自我修復、自我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已經取得了偉大成就,不僅使中國大陸人民安居樂業,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而且有望在本世紀30年代躋身世界現代化強國之列,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特別是中國發展模式“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④“道路和制度效果如何,要由歷史去檢驗,讓人民來評判”。⑤

  總之,兩岸之間圍繞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實行什麼樣的社會制度,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等,確實存在著價值觀上的分歧與對立;往往一方支持、肯定與讚美的,另一方則持批評、反對或否定的態度。兩岸開放交流30年雖有效增進了相互之間的瞭解與理解,縮小了彼此在價值觀念認知上的差距,但距離形成具有高度共識的價值觀及共同行為取向還差得很遠。這種差距影響並制約著兩岸之間的深入交流及融合,成為妨礙兩岸走近再走近直至達成完全統一的重大阻力。

  二、縮小價值觀認知差距是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關鍵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已經明確宣示,要在本世紀中葉完成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屆時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其中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為此,僅僅縮小兩岸在經濟發展及物質生活水準上的差距是不夠的,必須高度重視縮小精神、心理層面暨價值觀層面的差距的問題。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在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表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顯然,中共最高領導人已經充分體認到,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對於達成統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已經把“心靈契合”作為開展兩岸交流、開展對台工作的重要目標。

  按照習總所說的“心靈契合”,既包括大陸要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特殊心態,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包括台灣同胞要更多瞭解和理解大陸13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兩岸同胞都要“以心相交、尊重差異、增進理解,不斷增強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⑥顯而易見,心靈契合是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國家認同的必要條件,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必要前提,而縮小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差距必將有助於心靈契合,有助於增強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國家認同。

  深入思考可知,縮小兩岸在價值觀特別是核心價值觀上的認知差距,是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關鍵,惟其難度不亞於甚至超過縮小兩岸在經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準上的差距。這是因為,作為上層建築的意識形態或價值觀念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強大的反作用力,不僅會引導人們的認知,指導人們的行動,還會捍衛自身防止遭到不同的特別是對立的意識或觀念的“侵襲”。但這並不等於說調整乃至改變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根本不可行,因為畢竟意識或觀念的產生決定於社會存在與社會實踐,當一種觀念、意識產生的土壤或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時,當舊的觀念意識已被實踐證明落伍或窒礙難行時,人們會自動進行修正,進而形成新的觀念意識。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全面地、實事求是地審視兩岸同胞的意識形態,就會發現兩岸之間並不存在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上的尖銳對立。

  首先,從種族上說,台灣人98%來自中國大陸,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有“五緣”⑦相連,都是中華民族的成員。無論“台獨”勢力如何狡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其論據不具說服力,不僅在世界上產生不了任何共鳴,還徒留笑柄和“數典忘祖”的駡名。正如有些評論所說,是不是中國人,查查DNA和祖宗牌位就知道。共同的歷史經歷,共同的傳統文化薰陶,共同的民俗風情習慣和宗教神明信仰,共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早就在兩岸人民的意識形態上打上了鮮明的中華文化的烙印。這一點就連寫下《文明的衝突》一書的美國著名學者薩繆爾·亨廷頓都沒有異議。

  舉例來說:兩岸都信奉儒家哲學暨孔孟之道,都推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厚德載物、民惟邦本、修齊治平;都主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常達變、與人為善、和而不同;都強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都贊成孝悌忠恕、講信修睦、禮義廉恥、有教無類、遵時守位、敬業樂群、守望相助、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等等。這些中華傳統價值觀念深深體現在兩岸普通民眾的家教中,也體現在兩岸民眾的日常行為與實踐中。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曾說:“台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也是全球實踐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徹底的華人社會。仁義、孝親、尊師、勤奮、善良、純樸等儒家宣導的美德,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⑧台灣前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認為:中華文化是兩岸真正的“最大公約數”。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