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工智能說方言,聽取鄉情一片
http://www.CRNTT.com   2022-05-15 09:06:46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方言傳遞一方繾綣鄉音,不僅是地域風物的承載,更體現著傳統文化的賡續。方言在於交流,方言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的使用。可是,隨著城鎮化進程和網絡傳播的迅速發展,方言在年輕人文化圈層中的聲音漸淡。比如,保留了中古音韵、軟糯抑揚的吳語,更多地出現在昆曲、評彈、閑話等非遺文化形式中,面臨著代際傳承的問題。而今很多的年輕人,對方言不要說“識聽不識講”,甚至鮮有聽聞,更不要說身口相傳了。

  2021年底,首支人工智能方言文化公益微電影《姑蘇瑣記·金縷衣》,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影像創作推動方言回歸,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其姊妹篇《姑蘇瑣記·懶畫眉》在2022年春日上線,延續前作敘事風格,在影像上更體現了古代姑蘇“格物”的韵味,深受年輕網民和昆曲愛好者的歡迎。由此看來,當下的方言保護更應該調動年輕人熟悉的網絡形式,用智能手段轉變語言文化傳播的式微態勢,用多樣化的媒介形式讓方言活起來、說出來,實現方言的保護和活化。

  網絡視聽文藝形式的特點,在於用視聽語言手段與網絡傳播的切片化、微粒式特征相結合,讓網民在影像敘事的縫合中實現信息觸達,在“時空穿越”中破除“次元壁”。創作者利用技術保留了方言鄉音,尋找可切實落地的應用場景,探索方言敘事新的影像表達。

  《姑蘇鎖記·金縷衣》故事背景在明末崇禎年間蘇州府,講述古代出閣女子與綉娘之間的惺惺相惜,其間融入了蘇綉的傳統工藝、冬釀酒的稻食文化等細節,將古代生活場景中節氣習俗的複原與方言的音韵之美融合起來。姊妹篇《姑蘇鎖記·懶畫眉》則擷取明代隆慶年間,愛好昆曲的年輕廚娘,因烹制“蟹鬥”錯過府上的伶人表演,後偶遇伶人並贈其吃食,最終伶人為她獨唱一曲《玉簪記·琴挑》的故事。短片同樣採用人工智能吳語旁白,以“懶畫眉”的昆曲曲牌為題,佐以民俗、美食、園林等諸多古代蘇州府的細節加以打造。

  為了再現歷史的真實質感,創作團隊訪古探幽,從灶台、砧板到籠屜,都是真實使用過的舊物,保留了尋常人家的煙火氣,引領觀者重回姑蘇,重塑傳統美學。短片因昆曲而成,借昆曲曲牌,既表露了舊時歷史故人對昆曲的熱愛,也彰顯了昆曲繁盛之時蘇州城的文化風貌,在“月明雲淡露華濃,欹枕愁聽四壁蛩”的聲韵中,細細體會故事傳遞的“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樸素情感。在精致雅秀的蘇式生活中,召喚溫良、和煦的傳統美德,這又何嘗不是彰顯方言背後文化自信的一種方式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