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考古走出去 了解世界認知自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8 10:46:13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文明互鑒·中國考古走出去】“中國考古要有世界視野。”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和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接受採訪時不約而同地說了這句話。

  這種世界視野,是一種關注世界文化發展、並願意作出貢獻的責任感,是一種願意與世界各國進行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態度。

  眼光從向內到向外

  曾經中國考古人的目光只盯住國內,忽略甚至無視國際的學術發展進程,而這種過窄的視野無疑限制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起,國內開始陸續有了一些與國外的合作項目,邀請國外的學者和學術機構參與中國考古研究。宋新潮將這種合作稱作“中國學者進入國際學術領域的快速通道”。這種“請進來”,打開了中國學者的視野,讓他們了解到世界考古的發展,認識了國際上的學術理論和研究方法,對提升中國考古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王巍說:“通過請進來,中國考古界很快縮短了與先進國家的距離。”另一方面,國外學者參與中國的項目,對中國文化有了研究。他們在國際舞台上講中國故事時,“更有說服力”。宋新潮如是說。

  到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21世紀後,有中國學者自發地走出國門,向世界介紹中國考古發展的現狀和探索,國際學術舞台上開始有了中國的聲音,只不過聲音還不夠大,直到2013年和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召開“世界考古論壇”,改變了上述狀況。該論壇由中國人定主題,並主持評選世界範圍內的重大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每屆論壇都有百餘位國外專家學者參與,讓他們切身感受和了解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和進步。

  視域從周邊到世界

  隨著經濟和學術的發展,中國考古界認識到只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的局限;認識到只有在與其他文明的比較、互鑒中,才能更明確地了解人類各文明間的共性與個性;認識到只有把中國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下來看待,才能更加清晰地認知中華文明的特質和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