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侵華戰爭反思:蓄謀已久的禍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3 17:36:19


資料圖: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簽署投降書。
  80年前的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者悍然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瘋狂叫囂“三個月解決支那事變”,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在那一刻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天欲墮,賴於拄其間。”回望80年前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大決戰,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

  勿忘國恥、警示未來,應學會讓歷史說話;珍愛和平、捍衛正義,當時刻磨礪思想的鋒刃。值此“紀念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0周年”之際,本刊特組織軍內外專家學者,以獨特的軍事解析視角,推出系列專稿,在重溫滄桑歲月中,拉長我們的思考,以期為強軍興軍添磚助力,敬請關注。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標誌著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考察那段歷史,不難發現日本對華侵略蓄謀已久,且有頗多戰爭預兆值得反思。因當時限於種種條件及日本的偽裝,人們未必能看清楚,看到了也未必能確認。今天我們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礎上,在有關當時戰爭的一切幾乎真相大白的時候,研究日本侵華戰爭蓄謀及戰爭預兆,更需要從中汲取教訓,警惕歷史悲劇重演。

  侵略鄰國的歷史慣性始終沒有改變,野心膨脹最終導致日本全面侵華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是其長期奉行對外侵略政策的必然結果。

  1868年實現明治維新改革後,日本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為完成資本原始積累,日本明治政府明確了一個思路,那就是到國外去“搶”。當時,明治政府積極推行“國民皆兵主義”,以實現向外去搶的戰爭準備;通過軍事改革確立軍國主義體制,以實現“對外用兵”的指揮領導;明確侵略的主要對象就是中國,因為清國“地澤財豐”;根本遵循即所謂的“大陸政策”。日本對華“兵備之急,猶如渴飲饑食”。1895年4月,挾甲午戰爭大敗清軍之勢,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勒索白銀2.3億兩,相當於當時日本4年的財政收入。憑借這筆賠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實現經濟迅速發展。由此,日本繼續侵略中國的野心大大膨脹,其後的歷屆政府無不積極謀劃推動侵華之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