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真文化:朗朗峰頭 帝京香山
http://www.CRNTT.com   2018-08-10 15:08:05


北京香山一向以紅葉著稱。
  來源:《港真》月刊 原創:朗然  

  盛夏時節來說北京的香山,一定有人稱怪,誰都知道北京香山以紅葉著稱,那盛景要待深秋才出現。但世間勝景,真正的玄妙在其異於常趣,到深秋您排著隊遊香山,人頭比紅葉還壯觀,反倒是這盛夏之季,入到香山,人少客稀,鳥鳴花香,山風一吹,先爽了一截,然後再來說古道今。

  地理上的北京,地形西北高而向東南扇面鋪排,西山山脈與平原的交接處,就多了些小山丘陵,於是層巒疊嶂之間,好景就多。今天人們包括住在北京的人們,對北京香山有三大誤解,一是都知道北京香山一到深秋,就滿山紅葉,層林盡染,不知道夏天的香山,會有山水潺潺,林木蒼翠,百花爭艷,是消暑納涼勝地。

  連北京人對香山都有的又一誤解,是把香山當作一公園,以為到香山一是看景,二是行山,今天北京好多行山愛好者,都以香山為行山健身的目的地。殊不知香山可不同於一般以自然景色為主的公園,其內垣近山麓下,還是建築薈萃之地,各類建築物多了去了,宮殿、梵剎、廳堂、軒榭、庭院,都依山就勢而建,更有特色。

  當然,最大的誤解是把香山當作一自然景點,後建現代公園,不知香山也是皇家苑林,扮演過行官角色。今天國務院要北京保護好三山五園,其中一園就是靜宜院,靜宜園就主要是今天的香山公園。

  靜宜園是清代皇帝在香山駐蹕期間,處理朝政和接見王宮大臣的場所,殿外牌匾為乾隆皇帝禦筆題寫。

  北京好多宮苑之所,都始建於金朝,發揚光大於清代,香山也不例外。金大定二十六年也即公元1186年,建了香山寺,雖然後來明朝也在附近建了些佛寺,但跟香山寺沒法比。到了清康熙年間,香山寺及其附近建起了香山行宮。乾隆十年再加以擴建,竣工後改名靜宜園。

  跟北京三山五園中另外四園相近,靜宜園是清代皇帝駐蹕期間處理日常政務及接見王公大臣的聽政之所,所以有正殿。那正殿建於高台,是園中最有皇氣的地方,但跟紫禁城的大殿沒法比,其面闊僅五間,進深才三間,是單檐歇山式建築,正殿南北兩側各建配殿五間。

  皇上駐蹕之所,靜宜園一定要有勤政殿。今天香山公園東大門內的勤政殿,老殿已在一八六零年,即咸豐十年被英法聯軍焚毀,今天的是二零零二年開始仿建的,那時還便宜,只用了一千萬元人民幣就把勤政殿恢復了。

  靜宜園中皇帝題署二十八景

  香山景點多,園內大小建築群有五十多處,都知道乾隆爺最愛題款命名,這靜宜園中經皇上命名題署的有二十八景,從居首的勤政殿,一直到第二十八景隔雲鐘,今天大部份都健在。今天北京人到香山,一個景一個景去看的人少了,好多人都是為爬山去,因為香山是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其主峰叫香爐峰,俗稱鬼見愁,雖然海拔才1557米,但爬鬼見愁是件值得誇耀的事,何況到主峰山頂,向東可俯瞰廣闊的平原,心情又不一樣,有人說毛澤東當年進京城,住到香山,也是為了看這景。

  一九四九年三月,打得天下要進京城了,毛澤東稱為趕考,那時好多人都以為部隊直接就會進紫禁城,誰料毛澤東決定先不進城,他進的就是香山,住在雙清別墅。

  聽雙清別墅這個名,就知道不是古建築,那是在袁世凱政府當過總理的熊希齡創辦香山慈幼院以賑濟安置河北受災孤皃時,在香山給他自己建造的住所。雙清別墅,在今香山東南部,其院內石壁下淌出兩眼泉水。這兩眼泉水,始鑿成於金代金章宗時期,初名夢感泉。乾隆興建靜宜園時題名為「雙清」。雙清泉水流入院中,匯為一個池塘,南岸是乾隆時建造的鬆塢雲莊,如今只餘石砌台基,北岸有一排十幾間平房,即是熊希齡所建雙清別墅的主體建築。

  當年毛澤東住進雙清別墅,平房正中設會議室,辦公室和臥室分別設在會議室的兩側。會議室門前的池塘邊,有座六角涼亭,毛澤東就那裡看書和人聊天。今天好多人去香山,會認為那大名鼎鼎的雙清別墅也太過簡單,但仔細想想,這裡可是香山,是北京乃至是中國最牛的地方,當年毛澤東「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命令就是在雙清別墅發佈的,然後才有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今天飄的國旗、唱的國歌、掛的國徽,都是在這雙清別墅裡定局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