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罩騙案六陷阱 2月呃2500萬
http://www.CRNTT.com   2020-02-26 12:56:05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香港文匯報報道,虛假官網令買家放下戒心,警籲勿亂借銀行戶口予他人。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市民“無罩心慌”不減,近期在社交平台網購買口罩的熱潮未有降溫跡象,因大量預訂口罩近日至交貨期“貨影都冇”,以致口罩騙案數量大爆發,截至昨日警方已接獲近800宗,共有2,500萬元落入騙徒袋中,且騙案數字仍在上升,至昨日仍有“賣家”在網上推廣“3月中到貨”的廣告吸客,市民隨時又中招。香港文匯報記者根據網上苦主和警方調查的個案,在層出不窮的“賣罩詐騙”手法中,整理出市民網購口罩遇到的六大陷阱,包括“預先付款”、“漁翁撒網”、“虛假網頁”、“假貨劣貨”、“借艇割禾”及“百變期貨”。警方呼籲受害市民盡量搜集騙徒證據及向警方舉報,並提醒市民千萬不要亂借銀行戶口給他人,因隨時被用來收口罩騙款捲入洗黑錢官非。

  網上口罩騙案最常用的行騙手法是“預先付款”及“漁翁撒網”。騙徒在網上社交平台開設不同的賬戶售口罩,以不同的代購、直送、口罩達人名義吸客,部分騙徒為了增加“收穫”,更扮“黃絲”揚言搜羅口罩替政府救港人,這些賣口罩平台多數要求先付貨款再寄貨,有買家在“買一兩盒損失有限”的心態下預先付款。但當買家付款後,騙徒騙夠錢就不理買家追貨,索性刪除網上戶口,並失去聯絡。而騙徒用來聯絡買家及登記轉數快的電話卡則全是無須實名登記的“太空卡”,受害人無從追索。其中一宗案件,上月底有市民為分散風險,分別向三個不同賣家合共訂購五盒口罩;但至上周六(2月22日)三名賣家全失蹤,事主損失近1,000元。警方建議市民網購時應選擇評分較高的可靠網上平台,如運作得較長時間的或過往有成功購買經驗的。

  買家發現盒內是一疊白紙 

  最近出現的口罩騙案則有“假貨劣貨”和“虛假網頁”。因全球貨源緊張及市民開始提高警惕,騙徒會如期發貨,但會以假貨次貨充之。近日不少買家取貨打開檢查時發現“貨不對辦”,盒內是劣質貨或發黴變質的貨品,甚至有買家發現包裝盒內竟是“紙口罩”或者是一疊白紙,當買家欲要求退款退貨時,賣家便以寄運過程中遭人掉包為由拒賠償。

  而“虛假網頁”則是新出現的手法。有騙徒另闢捷徑在網上偽冒外國專營口罩的公司的官方網頁,扮廠家直售令買家放下戒心;但買家付款後遲遲不獲發貨,細看下始發現網頁只有電郵,沒有查詢電話或辦公室地址,始知中伏。本月有一名屯門市民在網上一間芬蘭公司直接購入14萬元的口罩,結果發現該公司網頁被偽冒。警方建議市民應多方面查詢求證,如查看網頁有否聯絡電話及地址,盡量嘗試致電核實。

  另外,騙徒利用“借艇割禾”的新招製造案中案,令不少市民捲入騙案。“借艇割禾”即是騙徒盜用他人facebook戶口或借用友人銀行賬戶犯案,目的是增加警方調查困難,讓戶口持有人成代罪羔羊。日前警方偵破一宗口罩騙案,被捕18歲中六男生涉藉口向朋友借錢應急,再以銀行過數還款為名索取銀行戶口號碼,然後透過網上廣告聲稱有口罩出售,要求買家將款項存入朋友銀行戶口,事後向朋友稱還款時“轉多錢”要求將多出款項歸還,最少167人中招合共損失約6萬元。近日警方發現不少市民在不知情下,借出銀行戶口,詎料被用作收取口罩騙款,以致涉洗黑錢被調查。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將個人戶口借給其他人使用,特別是當發現戶口內有不明來歷或不清楚的賬項時,應盡快聯絡銀行了解。

  “百變貨期”最明顯受騙警號 

  至於“百變貨期”則是市民受騙的一個最明顯警號。在近月的個案中,大部分買家都被騙徒以各種借口拖延交貨期,因騙徒拖得愈久證明交貨成數不大,騙徒多聲稱收款一至兩周交貨,其間不會即時回覆買家查詢,因騙徒主要是將發貨日期推遲,利用買家之間不相識,以便在到期交貨日前仍可以“呃多錢”,到最後大批買家同在社交平台投訴時才“紙包唔住火”,在交貨期限前逃之夭夭。

  警方呼籲受騙市民保留交易的社交平台、手機短訊截圖及轉賬收據,方便警方蒐證和緝拿騙徒,目前警方已拘捕22名騙徒,但相信只是冰山一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