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冬奧場館建設 彰顯不凡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2-24 14:42:30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場館建設是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重中之重。

  新建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改擴建首都體育館……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下,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所有場館建設提前一年完成,充分展現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也彰顯了中國建造的強大實力。日前,記者分赴多座場館,目睹工程風姿,記錄建設者風采。
  ——編  者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項目

  巍峨高山開雪道

  記者   劉志強

  湛藍天空下,巍峨的小海陀山銀裝素裹,條條雪道如同白色蛟龍穿行山間,氣勢十足、令人震撼。這裡,就是位於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時將承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高山滑雪項目全部比賽。

  “僅僅3年,我們就在山上建起總長近23公里的26條雪道。”回顧建設歷程,中交一公局集團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第二標段項目經理付召坤有說不完的話。

  2017年11月,項目正式開工前,為迎接國際雪聯一行,北京冬奧組委決定先行建設一段樣板賽道。壓力頓時擺到承建者面前。“時間緊、任務重,但我們絕不能退縮。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什麼難關都能闖過去。”付召坤相信,集團山區施工經驗豐富、拼搏勁頭十足,一定能圓滿完成任務。果不其然,在沒水、沒電、沒路、沒信號的艱苦條件下,項目團隊僅用16天就完成了80米樣板段施工任務,得到有關方面一致認可,也初步掌握了雪道修建方法。

  6條比賽雪道、15條技術雪道、2條拖牽雪道、3條回村雪道,占賽區雪道總數量的96%……2018年1月起,近千名建設者在崎嶇不平的山坡上分段作業,打響了一場場攻堅戰:先打造“S”形施工便道,再根據不同地形進行土石方施工——或“削平”山脊或“填平”山谷,隨後進行邊坡防護、鋪設造雪系統,最後開展生態複綠。日複一日的努力下,雪道的長度不斷延伸,最終在2020年底順利完工並投入使用。北京冬奧會時,這些賽道上將舉辦精彩的大回轉、回轉等比賽,產生7枚奧運金牌。

  “這麼高大上的工程,用什麼高精尖裝備了嗎?”面對記者提問,付召坤笑著擺擺手道:“山區施工限制條件很多,有些區域坡度接近70%,許多先進裝備都派不上用場,咱們只能下苦功夫、用笨辦法,一點點往前推。”

  “下苦功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來,山高路遠。項目地處山腰至山頂之間,車輛只能開到海拔900多米的山腰上。建設者們要到達海拔2198米的山頂,起初只能一步步走上去,一走就得兩個小時,有時還要手腳並用。二來,氣候不佳。夏天,白天陽光暴曬,夜裡山風凍人。到了冬天,氣溫更是經常降到零下30多攝氏度,風刮得像刀子一樣。“來回一趟不容易。每天中午,大家都得留在山上吃盒飯、啃幹糧。”34歲的項目副經理張大偉工作10多年,參與過8個公路、隧道項目,“論條件,數這裡最艱苦。”

  付召坤嘴上說是“笨辦法”,其實也是謙辭。和建山區公路力求平緩不同,在高山建雪道地形複雜、坡度更高,因此會面臨各種難題:建設時會產生大量土石方,需設法處理;坡道太陡,挖出的土石方存不住,會順著山體往下“溜”……

  困難面前,建設者們創新方法、逐一克服:優化設計方案、調整雪道形態,將挖方64萬立方米、填方35萬立方米改為挖填方均在45萬立方米左右,實現挖填平衡,減少外棄方量29萬立方米,由此縮短工期6個月;為解決陡坡運輸難題,從人背馬馱、遙控履帶車到直升機吊裝,想盡一切辦法,特別是獨創了一套長距離、無動力的溜槽運輸系統,在挖掘機無法作業的地方,讓碎石土等物料坐著“滑梯”自動下降。

  3年多下來,項目部在摸索中快速成長,不僅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還正在編制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術規程,將填補國內空白。

  追求施工效率、工程質量的同時,建設者們還始終堅持“綠色辦奧”,注重環境友好。付召坤將一些有心之舉娓娓道來:“護樹”——施工紅線外用地堅決不破壞,紅線內樹木盡力保留;“護草”———對海拔1800米以上的亞高山草甸進行剝離、過冬保存、回鋪利用;“護種”——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將地面以下15—20厘米厚的一層腐殖土剝離儲存下來,造雪工程完畢後再回鋪,從而有效保存土壤內種子;“複綠”——對上下邊坡和雪道面最大程度地進行綠色生態修復……

  “敢打硬仗,能打勝仗!”2020年底,項目團隊建設的全部賽道及附屬設施均已通過國際雪聯場地考察認證。過去三年多時間,付召坤和他的團隊日複一日地用腳步丈量著小海陀山,憑實幹攀登著中國建造新高峰,也在世人矚目的萬米雪道上鐫刻下了深深的奮鬥足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