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閻學通:2017,美國或製造最大“黑天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7 10:53:54


  11月9日,美國加州,部分民眾上街抗議大選結果。

  編者按:2016年,世界風雲變幻。難民、恐襲、戰爭、內亂,跌宕起伏,傳統地緣政治難題懸而未決,以“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為代表的“意外事件”,則帶來西方乃至世界性的思考及懷疑——有人甚至稱現有秩序正走向毀滅。中國這邊看似風景獨好,但無論是“港獨”“台獨”,還是其他輿情熱點,都顯示挑戰重重。從今日起,環球時報陸續推出年終報道系列文章,與讀者一起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本文是該系列的第一篇——專訪清華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

  1、誰是“黑天鵝”存在爭議 新歷史潮流正在興起

  環球時報:很多觀察人士認為,2016年堪稱“黑天鵝”亂飛的一年。在您看來,真正稱得上“黑天鵝”的事件有哪些?它們的發生真的是“意外”嗎?

  閻學通:如果將“黑天鵝”定義為多數人事先沒料到的事件,那今年這樣的事很多: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遇刺身亡,俄土關係改善,菲律賓對華立場轉變、英國“脫歐公投”通過,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等。如果只有那些既是多數人沒想到同時有巨大國際影響的事件才算“黑天鵝”,那麼可以說,今年的意外事件都還沒形成2001年“9·11”恐怖襲擊和2008年金融危機那麼大的影響。

  一些事件被稱為“黑天鵝”可能並非因為意外,而是很多人不喜歡這種事發生,最典型的是特朗普當選和英國“退歐”。預測之所以不同於瞎猜,是因為預測需要建立在科學原理之上,但現在很多預測錯誤源於依據個人好惡而非科學原理做判斷。比如倘若特朗普的個性與其他共和黨人物差別不大,即使他堅持自己目前的政策主張,其勝選也可能不被認為是“黑天鵝”。英國搞公投本就有兩種可能,將其中一種稱為“黑天鵝”也是因為一部分人不喜歡這個結果。

  環球時報:這些事件產生的深刻影響是什麼?

  閻學通:每個意外事件的影響是不同的。我認為特朗普當選的影響可能大於其他事件,因為美國是世界最強大國家,最有影響力國家。道義現實主義的原理是,領導人類型決定國家戰略偏好。同類型領導人的變更所帶來的變化小,不同類型領導人的變更則帶來較大變化。從領導類型講,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之間是程度差別,而特朗普與他們是性質差別,特朗普政府會有較強“人治”色彩,他對美國政策的調整也可能有性質變化。特朗普帶來的改變到底是一個短期現象,還是會長期持續,現在還不好說。

  總的來說,今年的意外事件多是自由主義者所反對的,這可能意味一個新歷史潮流在興起。如果我這個判斷符合客觀實際,這意味著明年會有更多不符合自由主義理念的事件發生。自二戰結束以來,共產主義、民族主義、自由主義、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先後成為新興的意識形態。正在興起的這股意識形態是什麼還難以確定,人們給其貼上民粹主義、逆全球化、反精英主義、排外主義、民族主義等不同標簽,但我更願意將其稱為“反制度主義”,即反對現已建成的官僚體制,不希望由現有官僚體制決定國家的命運,而是通過國家最高領導人和體制外的民眾的結合來改造國家。

  環球時報:那麼,根據您的預測,明年會飛出什麼“黑天鵝”?

  閻學通:明年,美國製造影響最大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大於其他國家。中美關係惡化程度、美俄關係改善程度、美歐關係下滑程度,都有可能超出預想。如果美國減少其所承擔的國際安全責任,明年將發生更多衝突,美國從哪裡先撤軍,哪裡就可能先爆發衝突。此外,由於一些歐洲國家將舉行公投,歐洲將可能發生更多預想不到的事件。明年的世界經濟增長將不如今年,因此引發更多經濟衝突的可能性上升。這些經濟衝突有可能引發一些意外政治事件。如果依據現實主義理論我們預期明年衝突增加,就會感覺“黑天鵝”事件不多;而若依據自由主義理論預測國際衝突減少,就會感覺“黑天鵝”事件不斷。

  2、歐盟離心失去樣板地位 對外政策俄或更加大膽

  環球時報:總體而言,世界政治格局在2016年有了什麼樣的根本改變?

  閻學通:如果“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以國家分類的政治力量對比,我認為只有程度變化而無性質變化。兩極化趨勢更加明顯,中美實力差距縮小的同時,在共同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以中美各為一方的戰略對抗也越來越突出,一些中小國家不得不選邊站。世界中心從歐洲向東亞轉移更加明顯,兩個地區的實力總量趨同,而歐盟的離心傾向使其失去了區域合作的樣板地位,國際政治影響力加速下降。

  在美日歐國際影響力下降之際,發展中國家的分化也在發展。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將中國視為發達國家,甚至超級大國。印度莫迪政府的對華政策對抗性增強,蒙古不顧中國反對邀請達賴訪問。中東國家的戰略衝突加劇,戰爭持久化。一些拉美國家內亂不斷,非洲大陸進一步邊緣化。

  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國,但絕大多數國家是全球化的受害國。全球化加劇了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面的兩極分化,因此逆全球化的社會力量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出現。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南北矛盾弱化,使南南衝突和北北衝突上升,而且同時表現在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面,比如敘利亞內戰和英國“退歐”都既是國內衝突也是國際衝突。

  環球時報:作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主角,俄美關係很受關注,特朗普上台後兩國關係改善的勢頭是否不可逆?

  閻學通:上世紀70和80年代形成的美國冷戰思維是與中國合作對抗蘇聯(俄羅斯),特朗普有可能改變這種冷戰思維,轉向與俄羅斯合作但與中國對抗。特朗普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這與我們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含義相同。顯然,特朗普認為讓美國不如冷戰結束時那麼偉大的原因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的崛起。他可能將“讓美國再次偉大”和“中華民族復興”視為零和關係,兩者無法同時實現。能否找到“讓美國再次偉大”和“中華民族復興”同時實現的雙贏戰略,是個嚴肅且重大的現實問題,靠反對冷戰思維恐怕改變不了這個矛盾的性質。

  冷戰後,自由主義在美國戰略界和知識界長期占主導地位,特朗普執政後自由主義的影響力很可能是下降趨勢。以民主價值觀為理由對中俄採取強硬政策的建議恐怕難以被特朗普采納,他更可能以現實戰略利益而非民主價值觀為決策依據,減少在人權等問題上與中俄的對抗,而是根據與中俄在經濟和安全領域的利益衝突來決策。

  環球時報:您對最近的普京訪日之行怎麼看?2017年俄羅斯還會讓世界刮目相看嗎?

  閻學通:日本媒體認為日本在普京訪日中是失敗者,領土問題從歸還兩島退到了一島都不歸還。不過我關心的是,為何普京以如此居高臨下的態度訪日?為何不假裝平等?我覺得特朗普表現出來的對俄政策應該使普京對美俄關係大幅改善有了信心,這種信心使他認為今後日本將有求於俄而不是俄有求於日本。普京的這種心態,決定了俄日關係的改善將以日本妥協為前提。安倍不向俄羅斯妥協,俄日關係就難以改善。

  2017年美俄關係如果有大幅改善,歐洲國家面臨的俄羅斯壓力就會上升,在得不到美國有力支持的條件下,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將會有所妥協。如果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進行合作,俄羅斯的外交餘地將大增。歐洲、東亞和中東的形勢變化,將使得俄對外政策更加大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