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舟:堪培拉的戲劇性事件近乎“精神分裂”
http://www.CRNTT.com   2017-12-19 09:34:40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用中文說“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資料相)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作者 周舟)近期圍繞著有關“中國在澳大利亞輸入影響力”的各種新聞,中澳關係又被推向風口浪尖。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公開指責中國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干預澳國政治,聲明要制定新的反間諜法和外交干預法來防範中國,甚至表演了用中文高呼“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的激烈劇情。中國政府以及在澳留學生和華人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澳國內的一些學者和民眾也紛紛站出來,指責澳總理和其保守黨政府言行的偏激和失態。2017年歲末,發生在堪培拉的戲劇性事件使得人們疑惑叢生:中澳關係怎麼了?澳對華政策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變化?……

  時機巧合,上個月底的11月23日,在時隔14年後,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發布了其史上僅有的第二份《外交政策白皮書》(Foreign Policy White Paper),長達115頁的白皮書重點闡述澳大利亞外交政策基本原則和實際操作思路,以及下一個十年甚至更長遠的外交政策重心。自2016年底,外交部長畢曉普(Julie Bishop)和貿易、旅遊與投資部長史蒂文·喬博(Steven Ciobo)啟動了白皮書的公眾咨詢程序,隨後,澳洲各高校、智庫、民間團體、大小企業、產業集團都參與了白皮書工作組發起的廣泛咨詢。咨詢共收到了9200多份意見書,其中包括616份個人意見書。誠如澳政府所強調,白皮書無論從任何角度分析,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絕對價值,是保守黨政府精心打造的珍貴“政治遺產”。

  結合2016年澳政府出台的國防白皮書,以及2012年工黨政府推出的“澳大利亞在亞洲世紀”的政府白皮書,並聯繫近年來澳國內知識界和政界總也繞不出來的對華政策大討論,可以勾勒出澳大利亞外交思路的整體輪廓,從中探究澳對華的政策定位,以及幾乎是“精神分裂式”的對華政策思路。

  澳大利亞外交戰略的思路

  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外交政策白皮書》反映了本時期澳大利亞決策者的頭腦風暴走勢:美國的實力相對衰弱以及特朗普式“美國第一”政策;中國的崛起對地區政治格局的衝擊;澳大利亞所尋求的地區秩序;歐洲的政治失敗(英國脫歐);全球範圍內(以美國為首)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民族主義勢力的上升……這些來自國際體系的壓力,被認為是澳大利亞外交面臨的巨大挑戰。白皮書開篇直言:“強大的驅動力正在重塑國際秩序,挑戰澳大利亞的利益。……二戰後,美國一直是澳大利亞地區的主導力量,而今天,中國正在挑戰美國的地位。”

  因此,白皮書提出要建設“目光長遠”的三大外交戰略——澳美牢不可破的安全同盟;澳中強而有力的經濟合作;其它印度太平洋地區國家(日本、印度、印尼、韓國等)結成密切的安全、經濟合作網絡。白皮書並不避諱因國家實力所導致的權力制約,但仍對澳大利亞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所具備的根本優勢充滿信心。

  首先,澳美關係是澳國防、外交理所當然的重基石。白皮書認為美國的地區存在是地區安全、繁榮的基本保障。美國不應退出該地區,否則會引發更多衝突並險象環生,“該地區的秩序和自由將會受打擊”。

  特朗普上台使得澳美關係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澳政府以及兩黨領袖不斷強調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係是深刻的、長期的、體制化的,這種深刻的聯繫不會因為某屆領導人(如特朗普)的特殊性格而遭到實質性破壞。白皮書花費了不少篇幅,試圖證明美國依然是具有巨大能量和活力的超級大國,其影響力依然難以撼動。因此,面對美國在地區實力以及意願皆持續衰弱的趨勢,澳大利亞應該做更多的事情來積極鼓勵美國繼續留在亞洲。

  澳美關係需要更積極有為的澳洲政策。澳大利亞立志成為美國地區領導的重要支持力量。不僅緊跟美國、勸說美國的地區投入,更要加大配合力度,幫助美國的力量投射和維護美國主導的地區秩序。美國擔心全球領導力的成本過大,那麼澳洲就以實際的方式予以支持,例如更大的軍費投入、更多的地區安全介入、軍事演習及與它國的軍事合作等。

  其次,對華政策是外交白皮書最具爭議的部分。自從今年1月26日外交部長畢曉普發表有關澳美合作的演講以來,澳洲政府對於中國的評論總體負面居多。此次白皮書保持了對中國在南中國海問題處理上的一貫批評路線。雖說在其它涉華問題上言辭相對禮貌,要比不少澳學者的預期要溫和,但對華的整體態度消極。澳政府強烈意識到中國的區域權力和影響力的發展速度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同時認為這些趨勢正在以對澳利益有害的方式改變著該地區,不同利益和價值觀的摩擦,將成為澳中兩國關係的一個特點。

  因此,因此,白皮書強調對華積極接觸:“澳大利亞將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中國現在是一個能夠影響澳大利亞所有國際利益的主要地緣政治國家。”白皮書繼續分析道:中國崛起既是澳大利亞的最大機遇,也是最嚴峻的挑戰。中國會在安全和經濟兩個方面“撕裂”現有的地區格局和秩序。貿易上,中國的崛起會為澳洲經濟提供20年的動力;與此同時,由於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甚至歷史文化的不同,中國將不可避免地破壞甚至摧毀現有秩序,重新構建新格局。澳中衝突自是不可避免。其中明確提出包括中國可能使用強制力量,對澳國內政治和社會產生直接影響,甚至不排除“干涉”。並將中國在南海的土地複墾及建設活動的速度和規模等問題單獨列出來,作為中國對地區秩序破壞的實例。借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副主任葛麗(Jane Golley)的觀點:“堪培拉政府在承認從中國的崛起中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試圖擺脫掉中國。”

  之三,尚不清晰的“印太”概念。本屆特恩布爾政府,特別是外長畢曉普對“印太”概念非常熱衷,外界廣泛認為,這是本屆澳政府想要構建的外交遺產。白皮書至少使用了120次"印太"說法,卻沒有使用過一次"亞太"概念。澳國內不少學者和工黨領導對此詬病:如此強調目前尚缺乏實質內涵的“印太”概念,過於倉促了。

  白皮書認為應該與可信賴的合作夥伴和朋友分擔領導責任。雖然這些合作夥伴和朋友遍布全球,但白皮書將重點放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特別是該地區的主要民主國家如日本、印度、韓國和印度尼西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