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再成世界焦點 中國盡展影響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0 10:25:45  


APEC成員國領導人或代表身著越南最具傳統的民族服飾“奧黛”合影,胡錦濤位於前排右數第五位。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組織之一的亞太經合會今年度APEC領袖級峰會,於11月12日在越南首都河內開幕。流覽亞太經合組織(APEC)河內會議日程,頓生目不暇接之感:工商諮詢理事會會議、部長級會議、工商領導人高峰論壇、領導人非正式會晤……但最“搶鏡”的,無疑還是11月18日到19日大國首腦的頻頻會晤。輿論認為,在APEC最受關注的幾位領導人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可能是最忙碌的一位”。本社匯選有關輿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柯 冠)


一、避免首腦聚會成清談 外界期待中國表現

1、易成“家常”聚會 形式講究內容欠實
  11月12日起在河內召開的亞太經合論壇(APEC)峰會,按以往,易成各經濟體領導人“閒話家常”的一次聚會。儘管會議審議並通過《河內行動計劃》,以推動實現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茂物目標”,而且會議也敦促恢復世貿多哈會談,但經濟和貿易課題再次成為配角。(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由於各國的利益有別,而且大家似乎不受組織的規範,因此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的官員會議和峰會,往往類似每年一度的嘉年華,講究形式但內容空洞;不過,各國領袖可借著會議平臺,進行更重要的外交活動。(新加坡《海峽時報》)

  就在APEC首腦會議在河內召開之際,11月13日發佈的一份報告要求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重返其核心理想,即12年前作出的到2020年有效消除成員間關稅的承諾。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主席、美國學者查理斯•莫里森說:“經合組織不是一個清談俱樂部,但是有人是這樣看它的。”“把該地區所有的領導人,包括美國、日本和中國這樣的大國領導人,每年聚在一起會談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但是我們認為各國還沒有完全明白現在必須找到一個兌現承諾的新方法。”(香港《南華早報》)

  在這種情況下,外界對中國這次參加APEC會議寄予高度期待。值得關注的是,胡錦濤主席在APEC會議上闡述中方對深化區域合作的政策主張,就亞太經合組織合作的重點和前景發表看法,並就進一步推動亞太經合組織經濟技術合作提出具體倡議。(上海《新聞晨報》)

2、峰會議題變化 反恐朝核成為主角
  今年亞太經合會議的主題是“走向充滿活力的大家庭,實現可持續發展與繁榮”,將拯救多哈談判列為主要議題,一方面顯示推動多邊貿易已逼在眉睫,一方面亞太自由貿易協定區的構想亟待落實,亞太地區領袖已不得不正視這個議題。

  亞太地區是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經濟規模和市場容量最大、投資環境最優越的地區,各國經濟互補性很強。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占世界的一半,貿易量占世界的4成,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世界經濟重心正轉向亞太地區,是有根據的。(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亞太經合組織1989在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成立。從1993年起,亞太經合組織每年舉辦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目前,亞太經合組織已經發展成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共有21個成員。成立之初,它就將建立一個共同繁榮穩定的亞太大家庭作為自己的宏大目標,而為了實現這個宏願,APEC一直在努力,但最近數年的APEC峰會主題卻“失焦”,特別是911恐怖襲擊,以及布什鷹派政府上臺後,反恐課題成為APEC峰會的主角。(泰國《世界日報》)

  今年的會議上,朝核問題是重要的議題之一。美國斯坦福大學一位東亞問題專家稱,“自從朝鮮導彈試射和核試以來,這是中、俄、日、韓領導人第一次走到一起。”中期選舉之後,美國國內要求檢討對朝政策的呼聲增強,布什將如何回應,令各方關注。斯坦福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施奈德認為,美國可能改變現有的強硬政策,探討在多邊外交努力之外尋求雙邊接觸的可能性。(北京《國際先驅導報》)

3、中國地位加重 從看客到核心成員
  17年前的APEC成立大會,並未邀請中國參加。在分析家看來,17年間,從APEC會議旁觀的看客到最核心的成員,中國完成了漂亮的“三級跳”。

  1989年,在APEC成立之初,曾有人這樣評價中國,“中國目前尚不具備加入條件。”而在第二次部長級會議上,各方發現,缺少中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實在名不副實。印尼、韓國等APEC成員多次提出:中國畢竟是大國,市場廣闊,因此不應缺少中國。1991年,“經過9個月複雜而艱苦”的談判,中國加入APEC,完成了第一跳。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東南亞經濟上演“驚天大逆轉”,由“龍騰虎躍”到“灰飛煙滅”。各國紛紛埋頭自顧,忙於自保之時,中國卻宣佈人民幣不貶值。“中國的行動乃是患難見真情”,前APEC高官王嵎生稱,“慷慨義舉”讓困境中的APEC成員刮目相看,提升了中國在APEC中的聲望,完成了一次“軟實力的飛躍”,成就了“第二跳”。

  2005年,美聯社援引前APEC執行主任威廉•博多所言:“剛剛加入APEC時,中國還只是一個重要國家成員,9.11之後,美國注意力無法集中在亞洲貿易上,中國憑藉迅速發展的經濟,得以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目前,與美國利益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諸如朝核問題、伊朗問題,在亞太地區的任何重大問題上,都不能缺少中國的合作。分析人士認為,此言實際表明中國已經完成了“第三跳”。(廣州《南方週末》)


二、今次會議大戲連台 大國峰會頻頻最搶眼

1、胡錦濤晤布什:敦促布什勿向臺灣發錯誤訊息
  APEC的機制建設雖然一直沒有取得重要突破,但作為各成員開展首腦外交的良好場所,很多領導人都利用非正式會晤的機會,對地區和國際問題進行討論。“這已經成為APEC最大的一道風景。”(上海《新聞晨報》)

  此次越南之行,溫文爾雅、幹練自如的胡錦濤用行動展示了他的高效率,舉行了多場雙邊會見,其中包括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大國領導人的外交活動。細心的媒體發現,胡錦濤的忙碌是以分秒計算的。即使晚餐早餐時刻,亦無片刻倦怠,“見縫插針”安排會談會見。

  APEC成員領導人爭著與胡錦濤見面,顯示隨著中國國力提升,各成員都極重視與北京建立更為緊密的經貿關係。在APEC最受關注的幾位領導人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可能是最忙碌的一位”。(法新社)

  11月19日,胡錦濤與布什舉行了一小時的會晤。雙方就兩國關係、國際局勢、臺灣問題等交換了意見。胡錦濤在會上強調,希望美方不要向“台獨”發出任何錯誤的訊息,以維護中美共同的戰略利益。(香港中評社)

  布什同意胡錦濤關於兩國加強各領域合作的建議,表示願意同中國進行各種戰略對話和各層次交往。美方理解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和可能對美中關係產生的影響,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政策沒有變化。美中經貿合作是強有力的。美方歡迎中國的發展,不擔心中國發展帶來競爭。雙方經貿合作雖然有一些摩擦,但雙方都願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加以解決。(北京新華網)

  關於朝鮮半島核問題,胡錦濤表示,堅持對話解決的方向。中方願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各方一道努力,推動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布什介紹了美方關於朝鮮半島核問題的看法,表示國際社會應共同發出信息,敦促朝方採取正確行動,走上正確道路。美方願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希望六方會談取得成功。

  關於伊朗核問題,胡錦濤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耐心,繼續同伊朗接觸和對話,努力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為恢復談判創造條件。布什表示,聯合國安理會應該在伊朗核問題上採取堅定、合理的態度。(北京人民網)

2、胡錦濤晤安倍:中日雙方應妥善處理敏感問題
  11月18日,胡錦濤與安倍晉三進行雙邊會晤。今次是安倍上月訪華後胡錦濤與安倍兩人第二次會面,標誌著中日關係改善及發展勢頭。在會談中,胡錦濤指出,中日雙方應妥善處理敏感問題,並提出中日關係發展“五要”。(上海《新聞晚報》)

  安倍對改善日中關係表現出強烈願望,稱“願為日中關係上升為戰略互惠關係做出更大努力”。安倍建議,雙方早日啟動經濟部長級會議,就經貿合作進行協調;啟動能源部門政策對話,加強節能、環保等領域合作;落實共識,啟動關於歷史問題的共同研究;共同努力,加強磋商,使東海成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加強日中韓三方合作,促進三國投資、環保、旅遊等領域交流。(北京《環球時報》)

  安倍表示,日本將繼續按照日中聯合聲明確定的原則處理臺灣問題,這一立場沒有變化。

  安倍還強調,堅持無核三原則是日本政府不可動搖的政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則透露,安倍在會談中再次邀請胡錦濤明年訪日。劉建超表示,胡錦濤感謝安倍的邀請,並表示有關問題應通過外交管道商討。(上海《東方早報》)

3、胡錦濤晤普京:進一步明確中俄石油輸送管線
  11月18日,胡錦濤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表示,俄遠東石油管道建設工程已經啟動,俄羅斯支援中國企業參與俄羅斯資源開發。

  胡錦濤在會見時說,兩國經貿合作總的勢頭很好。雙方要繼續共同努力,在擴大合作規模、提高合作質量上下功夫,把兩國經貿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北京中新網)


三、中國展現外交影響力 印證和諧世界理念

1、胡錦濤出席峰會 中國今年外交收官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4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越南、老撾、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為中國異常活躍的2006年外交活動進行收官之旅。胡錦濤此次深秋外交之旅,至少具有如下八大看點:

  第一,越南是中國進一步發展和擴大與東盟國家關係的重要橋樑, 規劃中越關係的發展方向,推動兩國經貿合作將是此次訪問的重點。同時,在推動改革的越共“十大”產生新的領導集體後,胡氏作為中共最高領導人訪越,兩個執政的共產黨對改革是否相互有所借鑒,值得高度關注;

  第二,對山水相連、只有500萬人口的傳統友邦,胡氏此行將是老撾人民黨及政府新一屆領導集體形成後中國領導人的首次訪問,也是時隔6年後中國元首的再訪;

  第三,中國和印度是亞洲兩個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大國,有著許多共同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瓶頸,巨龍和大象之間也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競爭關係,同時,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也是此行的焦點之一;

  第四,這是中國國家主席10年來首次訪問巴基斯坦,也是對穆沙拉夫總統三次對華國事訪問的回訪,並希望“把中巴建交55周年慶祝活動推向高潮”;

  第五,在美國中期選舉結束之後,胡錦濤與布什在出席APEC峰會時的會晤,將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新的期待:從中美關係到朝核危機、從世貿規則到地區利益;

  第六,剛剛以打破堅冰的姿勢於四十天前在北京會面,胡錦濤此次在河內再與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的握手,是否會使乍暖還寒的中日雙邊關係出現具體進展;

  第七,在東亞峰會和中國東盟峰會之後,外匯儲備已達萬億美元的中國作為南亞合作聯盟觀察員,胡錦濤對亞洲區域合作抱持的積極和建設性態度,越來越受矚目;

  第八,借助APEC舞臺,胡錦濤要向國際社會說明未來五年國家規劃和政府的科學發展觀,並闡釋這個已成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國家為何不會給鄰國帶來威脅。(美國《僑報》)

2、胡錦濤四國之行 南亞外交政策出擊
  胡錦濤在APEC之前和之後還將訪問越南、老撾、印度和巴基斯坦這4個中國南方鄰國,再度揭櫫中共“和諧世界”的外交政策。香港媒體說,胡錦濤如此頻密的外交出擊,將使北京受到廣泛關注。(法國《歐洲時報》)

  從政治上看,越南、老撾、印度、巴基斯坦四個鄰國都為發展中國家,在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上與中國有較多共識。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領域,中國與這四國保持睦鄰友好關係有助於滿足各自的安全需要,實現邊境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從經濟上看,周邊是中國對外開放,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夥伴。(韓國《朝鮮日報》)

  此外,由於目前中國的石油進口大部分依賴於海灣地區,而印度就是這條線路上的一個重要軍事大國,能否與它保持穩定友好的關係直接關係到中國的能源安全。作為中國南部最大的鄰國,印度也是為數不多的核大國之一,中印兩國的關係如何發展,將影響到整個亞洲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因此如何面對印度無疑還是中國南亞政策的重點與難點。但是,中印兩國對自身判定的戰略機遇時期基本一致,都希望爭取寬鬆的國際環境,尤其是營造“和諧大周邊”以集中精力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戰略需求的相似性註定了中印兩國在維護雙邊關係、地區以及世界的穩定與發展方面享有共同利益。(泰國《新中原報》)

  胡錦濤此次南方四國之行不僅將表明中國對與南部鄰國外交關係的重視,也將彌補今年中國外交從北到南整體框架中缺少的一程。此外,胡錦濤主席此行還將繼續體現中國政府奉行的“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不斷發展同周邊國家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係。(日本《中文導報》)

3、胡錦濤備受矚目 跛腳布什黯然失色
  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上,美國總統布什的與會毫無疑問會引人關注,但他並不是最搶眼的人物,這個頭銜應該屬於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6日抵達越南河內訪問,越南有報章17日以頭版半版的篇幅報導,內文甚為詳細,可見對胡錦濤主席訪問越南的重視。而相對的,美國總統布什17日抵越南的消息,越南報章只用了一小篇幅報導。(香港星島環球網)

  布什在最近的中期選舉中徹底失敗證實了人們對他的影響力正在衰弱的懷疑。胡錦濤將成為本週末在亞太經合組織論壇上每個人都想與之會談的領導人。

  胡錦濤是在中國召開了兩次成功而又雄心勃勃的國際會議之後來到越南的。溫家寶主持了同東盟十國的政府首腦召開的貿易會議,這些政府領導人都將來到河內。胡錦濤也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同48位非洲領導人的峰會。非洲領導人對他們的東道主給予了一致讚揚。亞太經合組織議題輕重緩急的次序將同中國的議題輕重緩急次序更趨一致,這表明中國正在崛起成為地區和全球的大國。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人報》) 

  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的關注,給亞太經合組織帶來明顯改變,特別是在亞洲。顧名思義,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主要是一個經濟論壇,旨在促進自由貿易和經濟增長,而在這方面,中國變得尤其具有影響力。

  雖然APEC會議表面上是貿易論壇,但其間舉行的政治、外交和安全會晤通常比論壇本身更為重要。目前該地區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是朝核問題,中國正在和平解決此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英國BBC網)


四、各國共識無法達成 美國自貿區計劃擱淺

1、出於自身考慮 美國推動不遺餘力
  今次APEC會議,美國一反常態,對建立亞太經濟自由區異常熱心。美國很早就放出風聲,希望在11月17日至19日召開的APEC論壇上推動成立亞太自貿區。

  美國大力推動亞太自貿區的基本出發點是什麼?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無非有幾個原因:

  第一,美國是從亞太戰略角度來考慮的,如何抓住亞洲經濟發展的機遇、發展自己,是最重要的考慮。構想中的亞太自貿區,幾乎囊括了全球貿易額的50%以上、全世界40%的人口和56%的經濟。美國如何不動心?

  第二,中國與東盟正在建設自貿區、日本也在進行。輿論分析,美國擔心會締造一個新的亞洲集團,與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共同構築一個“三足鼎立”的世界,使全球充滿固有的不穩定性。相比之下,亞太自貿區將會把這些僅限於亞洲的協議納入範圍更廣的亞太框架內。它將阻止太平洋彼岸一個新集團的形成,而這個集團將對東亞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造成不良的安全和經濟後果。

  第三,有分析指出,美國力推建立亞太自貿區,是為取得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籌碼,給歐洲國家施壓。(香港中評社) 

2、可操作性不高 計劃恐成紙上談兵
  APEC成員對美國的倡議反應不一,澳洲、日本與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表示熱烈歡迎,但發展中國家則有顧慮,擔心“亞太自貿區”將妨礙亞太地區現有或擬議中的雙邊貿易協定,因此反應冷淡。據法新社報導,APEC部長會議15日決定擱置這項提議,將“亞太自貿區”列為長期目標,留到明年APEC高峰會再討論。(香港《大公報》)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指出,他不看好美國力推的亞太經合組織自由貿易區,強行的機制化,也只可能落在紙面之上。而對於剛剛傳來的消息──此議題推遲到明年審議,他更直言:“那會使問題和矛盾暴露得更徹底”。

  梅新育說,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一直有兩條路線的衝突:一個是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希望發展機制化的亞太經合組織自由貿易區,一個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希望其成為一種開放式的地區主義。

  梅新育分析說,在這種形勢下,如果實行美國宣導的機制化──亞太經合組織自由貿易區,對於成員的權利義務的要求就會比較高,但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經濟水準落差較大,若強行機制化,就會成為像世貿組織的那種情形。“那麼就和世貿組織是架床疊屋,其實就沒有必要了。”(上海東方網)

3、中國排擠美國 無稽之談不值一駁
  此前有報導說,中方不樂見“亞太自貿區”的成立,主要是臺灣問題。甚至有消息指出,美國提出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構思後,北京已向美方表達不希望包含臺灣的立場。不過,消息人士表示,其實還有多種因素:“建立亞太自貿區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政治問題。這涉及中美關係、亞太格局等。”(法國《歐洲時報》)

  西方輿論稱,在今年部長會議上,美、中兩國在成立亞太自貿區(FTAAP)議題上角力。繼中國表達反對成立FTAAP立場後,美國國務賴斯日前在APEC上發表聲明支持亞太地區經濟整合,包括建立FTAAP機制。輿論宣揚:中國開始自覺有力量把美國擠出亞洲。事實真相與之有重大出入: 

  第一、各成員對此意見不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新西蘭和新加坡等贊同;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及印尼則持保留意見。剩下的成員中,有相當一部分表示反對。第二、目前,在APEC地區有20多個FTA和RTA已經生效,如何將這些零散的協定統一在一個大的FTAAP協定下,需要做複雜的工作。第三、成立FTAAP有違現行的“APEC方式”。所謂“APEC方式”,就是協商一致和非約束性。如果APEC成員同意成立FTAAP,那麼,每一個成員就必須受到所簽協定的約束。這勢必要改變目前的APEC運行機制。 

  如此可知,美國今次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努力推動的亞太自貿區計劃的流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中國的排擠,而是各成員無法達成統一的認識。(香港中評社)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