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拜鬼挑釁國際 中日關係再受衝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8 13:48:14  


小泉拜鬼挑釁國際 中日關係再受衝擊。
  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悍然再次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據瞭解,小泉此次是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公職身分進行參拜。這是小泉就任首相後連續第六年參拜靖國神社,但選在8月15日“日本戰敗紀念日”這天“拜鬼”尚屬首次,這也是自1985年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以來時隔21年的日本首相在這一天進行參拜。此一肆意挑釁國際正義、踐踏人類良知的行徑引發海內外媒體強烈抨擊,本社匯選有關輿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柯 冠)


一、謝幕之前上演醜劇 小泉再拜靖國神社

1、小泉謝幕之前上演拜鬼醜劇
  2001年小泉純一郎在競選自民党總裁時,許下三個“諾言”,之一就是保證在“8.15”“終戰紀念日”這天參拜靖國神社。(韓國《東亞日報》)

  為避免刺激中國、韓國,小泉在參拜靖國神社時很講究“策略”和“藝術”,如一直避免在“8.15”這個敏感日參拜。2001年是小泉出任首相的第一年,小泉身穿黑色燕尾服,在眾多支持者“萬歲”的歡呼聲中參拜了靖國神社,時間選在“8.15”前的8月13日,並於10月8日到北京解釋,向中國表示“衷心的歉意”。

  以後,小泉仍堅持年年參拜靖國神社,但採取低調姿態,在時間選擇上儘量遠離“8.15”。2002年4月21日小泉再次參拜,導致中國拒絕邀請日本到北京參加2002年9月的中日關係正常化30周年紀念活動。2003年1月14日小泉第三次參拜,2004年1月1日第四次參拜。(香港《成報》)

  2005年4月,中國許多城市爆發反日示威遊行,這年恰逢二戰及中國抗戰勝利60周年。小泉小心翼翼地挨過了“8.15”,但在10月17日仍堅持參拜了靖國神社。那時小泉不穿禮服(和服),穿簡裝(西服),不去本殿參拜,而是走到大殿和普通人一樣在拜殿參拜,整個時間不到5分鐘,目的是突出“私人參拜”的色彩。(泰國亞洲時報線上網)

  但是按照小泉的邏輯,自己立下的要在8月15日進行參拜的誓言一直沒有兌現,有毀“硬漢聲譽”;在即將卸任之際,“勇敢”地打破禁區,既可向自己所代表的右翼勢力有所交代,也可使自己“留名青史”。

  小泉為這最後一次參拜事先刻意製造聲勢,不僅提前向外界發出暗示,而且在參拜時也頗為張揚,他身穿莊重的黑色禮服,並踏入神社正殿進行“升殿參拜”,還在登記簿上堂而皇之地留下了“內閣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的簽名,之後自費捐獻了3萬日圓的“獻花費”。過去,小泉每次參拜前後,都以“信仰自由”和“私人身份”為自己辯護。但這一次,他再也不屑于掩飾首相身份,再也不顧忌敏感日期,這就足以說明,過去的種種藉口和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欺人之談。(美國《紐約時報》)

  在小泉之前,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在1985年故意選擇日本戰敗日,以官方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結果引起了亞洲鄰國的強烈抗議和譴責,使日本外交陷入孤立處境。有此前車之鑒,此後的歷任首相都知所收斂,雖然也曾參拜,但都避開了這個敏感的日期。在過去若干年裏,日本與鄰國之間的關係之所以基本能夠維持大局,原因之一就是日本過去幾屆領導人都意識到,參拜神社必定會帶來破壞性後果。(新加坡《聯合早報》)

2、失去正視侵略歷史最後機會
  “亞洲和平和歷史教育聯合會運營委”委員長梁美康(音)表示,小泉不顧周邊國家的反對,強行參拜靖國神社,是完全不考慮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係的表現。這已不僅僅是合祭甲級戰犯的問題,還是是否反省過去的侵略事實的問題。(澳門《澳門日報》)

  在日本,反對參拜靖國神社已經成為一股潮流,就連日本天皇的整個家族30多年來也沒有涉足過這個地方。最有影響的《讀賣新聞》的發行人今年早些時候強烈抨擊了小泉參拜的做法,這讓保守的讀者大為吃驚。這份報紙三次調查了民意對下任首相參拜的看法,最新的這次結果又讓人再吃一驚,因為反對者第一次超過了支持者,比例為五成四。

  然而小泉卻對國內外的反對呼聲置若罔聞,他不去反省日本二戰期間的侵略政策,而是我行我素,堅持“我要參拜就參拜誰也管不著”的立場。小泉因此而失去了最後一個引導日本在內政和外交上正視日本侵略歷史的機會,失去了同經濟上越來越強大的鄰國中國和韓國不斷改善關係的機會。(德國之聲)

3、為首相生涯畫上不光彩句號
  小泉在其首相任內最後一次參拜靖國神社,以此為自己破壞地區和平形象作出“蓋棺”定論,使自己的首相生涯畫上不光彩的句號。(新加坡《聯合早報》)

  靖國神社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一向被外界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日本政府首腦參拜靖國神社,反映日本官方並沒有以吸取教訓的態度對待其侵略歷史,極大地傷害了受害國人民的感情。更為嚴重的是,如何面對歷史問題又直接關係到日本將來會走什麼樣的道路,軍國主義會否復活,亞太地區能否保持長久的和平與穩定。因此,對於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尤其是曾受日本侵略、損失最大苦難最深的中韓兩國來說,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是一個絕對不能讓步的原則問題。中日關係出現嚴重障礙而無法改善,癥結就在於日本政客執意參拜靖國神社。最近五年來,中日與韓日關係走到二戰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完全是因為以小泉為首的日本極右政客頑固堅持參拜靖國神社而引起。(香港《文匯報》)

  事實上,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不僅影響了中日及韓日關係,更使日本在國際外交舞臺上面臨空前的孤立,令日本自己深受其害。近年來,日本尋求提升國際地位、建立正常化國家及“入常”的努力全面受挫,原因就在於此。(馬來西亞《南洋商報》)


二、妄圖留下政治遺產 頑固之舉難達目的

1、強行留下政治遺產 妄圖牽制繼任者施政
  再過一個月,小泉就要告別他的首相府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王逸舟指出,小泉之所以頑固地逆國內民眾反對參拜靖國神社潮流而動,主要動機和目的在於為“後小泉時代”留下自己的痕跡或“政治遺產”,為繼任者樹立榜樣。(北京《中國青年報》)

  小泉這一次,為繼任者打造了一個沉重的政策枷鎖,將使得繼任者無法輕鬆地前行,始終會在小泉製造的中日關係障礙前徘徊。目前在9月自民党總裁首相選舉最被看好的安倍,針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指出,小泉很清楚地說明參拜靖國神社的理由,應是為對陣亡者表示哀悼之意而前往參拜,政府沒有表示見解的立場,他的發言中避開評論。另一個有可能的接班人麻生指出,小泉在五年前參加自民党總裁選舉時曾承諾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過去都避開這一天,結果還是同樣受到責難,這次的參拜應是具有強烈實現諾言的心情。他表示,靖國問題應擺在與政治距離最遠之處,遺族與英靈應都是同樣期待,今後也將一如過去向中韓好好說明小泉的心情。由此得知,這兩個有可能的繼任者公開為小泉辯護,說明從內心乃至行動,都是小泉政策的忠實信徒,他們難於與小泉割捨,小泉參拜的行動,未必不被他們繼承。(香港中評社)

2、撼動靖國神社地位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小泉認為,只要頂住中韓兩國和其他反對首相參拜的勢力衝擊,堅持努力地持續參拜,就會達到“見怪不怪”的效果,最終使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成為常態,擺脫別人對參拜的“說三道四”,使日本右翼勢力對過去戰爭翻案努力再上一層臺階。但是,小泉沒有想到,參拜至今,非但沒有達成原來的目標,相反,反對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如今已經到了危及靖國神社的地步。小泉在戰敗日前往,很可能會成為壓垮靖國神社的最後一根稻草。

  首先,日本民眾的反對日益加劇。小泉參拜之初,國內民意支持度相當高,認為這個首相有骨氣,不介意中韓指手畫腳,到了今天,日本民眾達六成對小泉堅持參拜不以為然,並反對新任首相參拜靖國神社。

  其次,日本已故天皇裕仁談話曝光。在1978年靖國神社決定奉祀14名二戰甲級戰犯之後,裕仁決定不再前往參拜,當今天皇明仁也是竭力反對參拜的。裕仁天皇的反對,對小泉和靖國神社都是重大的打擊,因為天皇參拜的效應比首相參拜要大好幾倍,天皇都反對,並對靖國神社有批評,導致民意和自民黨內部的重大轉變。如同裕仁談話備忘錄的曝光,其實也是拜小泉參拜引發爭議之賜。

  再次,日本保守派內部的裂變。由於小泉參拜阻止了中日、中韓關係的發展,最先受到衝擊的財經界保守派終於忍耐不住了。從經濟組織到《讀賣新聞》會長站出來明確反對,接著是自民党前首相們,其中包括以前參拜的中曾根等人都轉變立場,到曾經擔任過最大軍人家族保守派組織遺族會會長的橋本龍太郎出面反對,對靖國神社和小泉都是重大打擊。

  可見,小泉的參拜“意志”,不但沒有將首相參拜變成“常態”,更不用說為天皇參拜開闢通路,如今連靖國神社的存在形態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令人關注的是,靖國神社的性質變化,不但關係到戰犯靈位的去留,更關係到日本對過去戰爭歷史的重新認識,對所謂“宗教自由”的重新認識,其影響難以估計。(美國《世界日報》)

3、拜鬼發出明確信號 日本向危險方向挺進
  在小泉“8.15”參拜前後,那些身穿日本皇軍軍服的右翼分子與其遙相呼應,揮舞著象徵軍國主義的旗幟,高呼軍國主義口號。這發出一個明確信號,使人隱約感覺到,小泉參拜之舉,其實是代表了極右翼勢力對軍國主義的訴求。(新加坡《聯合早報》)

  小泉這一次,絕對不是為個人的諾言、名譽出一口氣,他這樣做,有著深層的原因,其意味著日本的國家戰略正在向危險的方面挺進。俄羅斯的傳媒都看得很清楚,指出:靖國神社代表日本軍國核心價值,這行動有鼓舞軍國主義復蘇的作用。軍國主義思潮的復辟,勢必在小泉的鼓動下,更加猖獗。這是繼任者無法阻擋的。(香港中評社)


三、中國抗議還應升級 痛擊拜鬼切莫手軟

1、傳召駐日大使回國 應對中日關係變數
  有消息說,北京上週四(10日)臨時傳召駐日大使王毅回國逗留兩星期,應對中日關係可能出現的變數。中國國際關係專家指出,如果鄰國群眾反應過激,日本當局將利用機會將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新加坡《聯合早報》)

  談到“8.15”參拜,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認為,小泉堅持參拜,將導致他個人在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角色上被打上死結。朱鋒稱,小泉其實有兩面性。一方面是他在參拜問題上的固執,另一方面他自認是“親中派”,並且小泉的意識形態色彩不如現在的首相候選人安倍晉三明顯。

  朱鋒認為,小泉如被蓋棺論定為“反華分子”,未來他將再沒有空間為促進中日關係出力。朱鋒說:“8•15參拜對中日關係的短期損害可能不那麼強烈,但中長期的傷害還是蠻大的。”(英國BBC網)

2、抗議行動還應升級 痛擊拜鬼切莫手軟
  對於國際和平力量不懈的反戰努力,以及連日以來亞洲掀起的新的反參拜靖國的抗議浪潮,小泉竟然置若罔聞,反而倒行逆施,變本加厲。這就更加堅定了國際社會的信念:痛擊日政要拜靖國切莫手軟。(美國《星島日報》)

  小泉之所以夠膽在8月15日這個敏感的日子參拜靖國神社,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是,他將在未來一個月內離任日本首相。未來的日本領導人是以效法小泉為己任、繼續維持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還是改弦更張,以中日關係、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關係的大局為重,對整個亞洲地區的局勢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正因如此,中國政府如何回應小泉的舉措便顯得格外重要。中國昨日對小泉的參拜行動表達強烈抗議,並由外長李肇星親自出面召見日本駐華大使,表達中國的嚴正交涉,並指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已因小泉的參拜而受到破壞,無疑是要告誡小泉的繼任人,中國絕不會容忍日本領導人繼續拿靖國神社問題做文章。但是,僅僅靠這樣的抗議行動,要想收到敲山震虎之效明仍不足夠。(香港《明報》)

  要知道,小泉的參拜行動並非代表其個人,而且,作為最有可能在下月接替小泉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同樣有在今年4月參拜靖國神社的劣怺。為了要讓日本當局真正明白小泉的參拜行動對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破壞有多嚴重,中國當局應把抗議行動升級,包括宣佈召回駐日大使,相信只有如此,才能令日本朝野驚醒亞洲人民不容日本極右路線得逞。(香港《信報》)

3、發動國際社會力量 孤立日本右翼分子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已經引發了中國、韓國等的強烈抗議。但我們認為,中韓兩國現有的反應,已經不能有效應對小泉這樣的日本政客,以及未來想走同樣道路的日本政客。事實上,中韓現在的反應,日本小泉政府已經可以預先充分估計到,每次參拜之後,雖然會有激烈的反應,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會尋求某種政治和解。因此,這樣的反應過程,對小泉和日本右翼政客是沒有約束力的,中國唯有在戰略上做出另外的選擇。

  在中日關係問題上,比較理性而且有一定制約力的戰略思路,是利用小泉的參拜來發起一場孤立日本的國際運動,目的是通過孤立行動來構造壓力,促使日本盡可能廣泛的人認識到右翼復活將會使日本日益走向孤立。中國通過這場孤立日本的運動應該達到的目的是,日本的國際政治地位和影響力日益萎縮,讓日本成為美國的包袱,而不是助力。(新加坡《海峽時報》) 


四、中日關係難脫陰影 恐將走向“政冷經冷”

1、拜鬼毀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
  小泉要參拜靖國神社,這沒有出乎中國以及日本各界的估計。但是,人們普遍抱著期待的心態,等著小泉放棄參拜,因為任何一方都清楚,只要小泉放棄,中日關係迎來的,很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巨大變化。然而,小泉一如各方的論斷,毫不猶疑地做出了就任首相以來的最大一次踐踏中日關係的大動作。柳暗花不明。原本有轉暖跡象的中日關係,立即陷入了風雨飄搖的境地。展望今後數年,我們對中日關係毫不樂觀,估計中日關係將始終在小泉陰影下徘徊,

  小泉這一次,徹底毀壞了中日關係的感情、政治基礎,繼任者不是可以輕鬆修復的。正如新華社指出,近年來,中日關係出現困難局面。兩國人民擔憂,國際社會關注。之所以如此,責任不在中國方面,也不在日本人民,癥結就在於小泉堅持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因為它傷害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受害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香港中評社)

2、日本對華政策很難改弦易幟
  小泉這一參拜靖國神社,鋒芒仍然是針對著中國來的。中國正在崛起,日本存在深度的抵制與擔憂心態,需要右傾化與極端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來抗衡。所以,一定要知道,小泉的這次參拜,不是終結,是新的開端!

  從小泉冒著引發東亞政局動盪的風險,冒著中日關係徹底破裂的危機,冒著日本走入政治歧途的禍害,一定要在8月15日“日本戰敗紀念日”這天“拜鬼”,目的不是要平息身後的風波,恰恰是要製造今後能夠不斷發作的亂源!中日關係不是中國單方能夠掌控的,今後日本的政治亂局,將是中日關係無法穩定的最大問題!(香港中評社)

  當日本經濟開始稱霸全球,二戰的歷史記憶開始淡化後,部份企圖重振日本大東亞帝國野心的人士,開始逐漸嶄露他們的計畫,首先開始淡化二戰罪行以及責任,以作為日本重新武裝的民意基礎。這從日本歷史教育中,已經可以看到日本政府重新詮釋二戰歷史的前因後果,而且小泉及其他政要陸續參拜神社,就是在政策全面右傾前,開始進行風向氣球的試驗。因此可以預見,未來日本首相仍會參拜神社,不斷衝撞這個被鄰國視為禁忌的歷史圖騰。

  如今,日美已一躍而成為同盟關係,而麻生口口聲聲所強調的外交策略就是要建立獨立的國防。日本過去擁有強勢國防時所犯下的戰爭罪行,不但沒有反省與悔意,假若未來的日本政府以其強大的經濟力為後盾,再次發展為政治與軍事強國之後,這個新的日本對外政策,就很難會從歷史的鑒戒中,學到應有的教訓。(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3、中日“政冷經熱”恐將“政冷經冷”
  被視為日本下一任首相有力競爭者的官房長官安倍晉三曾經表示,若將來成為首相也“考慮繼續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其實,自2001年日本小泉內閣上臺後,中日雙邊政治關係就不斷刷新低點。目前,中日“政冷”已成共識。(北京《經濟參考報》)

  顯然,“經熱”符合中日兩國利益,“經冷”則對雙方都不利。中日雙方正在這個底線上展開一場博弈:日方認為經濟上中國需要日本甚於日本需要中國,因此在政治上屢屢越界傷害中國人民的同時,不太擔心自身經濟利益受損;中方則從改革開放大局和總體戰略出發,致力於把“政冷”對“經熱”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廣東南方網)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日方不放棄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雙方的“政冷”就一定會持續下去。只是,“政冷”與“經熱”並存還會持續多久?會否越過“政冷”加“經冷”的底線?

  而據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亞非研究部主任徐長文研究員指出,中日政治關係上的“冷”已導致經濟也開始變“涼”,中國對日本貿易的依存關係也趨於弱化。徐長文指出,近來中日兩國的經貿發展已出現速度明顯放慢的跡象。統計表明,2000─2004年中日貿易年均增長率低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年均增長率,也趕不上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歐盟、美國、東盟、韓國的增長速度。(北京中新網)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