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 中日關係解凍有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0 08:05:57  


安倍訪華 中日關係解凍有望。
  10月8日,日本內閣新首相安倍晉三應邀訪問中國,重啟中斷5年之久的中日高峰會談,為中日關係的改善提供了契機,引起海內外輿論廣泛關注。而格外引人矚目的是,安倍到訪之日,正是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之時,輿論認為,此意味重啟中日首腦互訪是中國把和諧社會理念用於國際關係的舉措之一。本社匯選有關輿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季 實)


一、啟動首腦會談 中日試探重建互信

1、安倍首次外訪 旨在修補中日關係
  8日上午10:45,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乘專機離開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前往中國北京訪問。這是他上任後首次外訪,亦是5年來首位日本首相訪華。此可使中日兩國關係重新出現良性互動之勢,有利亞洲地區穩定。傳統上,日本首相上任後會先到美國訪問,安倍今次選擇中國,可見他對日中關係的重視。(美國《星島日報》)

  據聞安倍對中華文化頗有研究,他在抵達北京時說:離開東京的時候擔心北京是否會下雨,可能是貴方周到安排的緣故,今天有了一個好天氣,我能夠參加這麼隆重的歡迎儀式。有一句話叫做“雨過天晴”,我相信兩國關係的未來一定要天晴。我願進一步加強首腦之間的對話。

  胡錦濤對安倍的訪華持也充分肯定態度,他說,安倍先生這次訪問是日本首相5年來首次來訪,這標誌著中日關係出現了轉機。希望安倍此次訪華能成為中日關係改善和發展的新起點。(香港中評社)

  如果日本新任首相此次訪華能減輕中日就日本戰時角色的政治對峙狀態和中國國民對日本的不信任,那此次訪問將受到廣大中國民眾的擁護和歡迎。此時此刻,中日雙方都需要新一輪的互信和妥協。(英國《金融時報》)

  今次中日高峰會晤,中日雙方均小心翼翼,基本上屬於試探階段。會晤確定兩國共同開發東海的大方向,探討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又同意啟動中日學術界共同歷史研究,並且通過防務交流增進安全領域的互信,都是朝積極方向去解決這些矛盾。這些解決矛盾的途徑能否收效目前言之尚早,但重要的是中日雙方確立了面對和設法解決問題的方向。(美國《世界日報》)

2、互相給足面子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安倍的破冰之旅,中日雙方互相給足對方面子,見諸安倍上任後迅即選擇了中國而非美國為首個外訪國家,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亦在中共中央委員會六中全會期間抽空會見,胡錦濤並且原則上同意訪問日本,更見諸雙方在處理侵華歷史這一敏感議題互相體諒。(法國《歐洲時報》)

  安倍的北京之行,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中日之間經歷了長時間的政治隔閡,我們無法期待一天之內能夠盡釋前嫌,無法想像雙方能夠一下子達成和解的協定。實際上,此次突如其來的首腦會談給人一種缺少過渡的感覺。本來順理成章的做法是,中日首腦首先在第三國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如今年年底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進行非正式會晤。在有了一定的默契之後,再進行互訪,如此方不顯得唐突,雙方有迴旋的餘地。(日本《日本新華僑報》)

  據悉,安倍曾指示外務省務必將他訪華訪韓之行,安排在盧武鉉定於10月13日的訪華行程之前。原因很簡單:他不想讓中韓兩位領導人先碰面,以免他們先就參拜靖國神社、二戰歷史等一些涉及日本的問題達成共識,然後在他訪問時一起把矛頭指向自己。(泰國《中華日報》)

  很多分析家都認為,鑒於安倍與中韓領導人在靖國和歷史問題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安倍訪問北京和首爾對改善日中和日韓關係作用不大,儘管這是為實現關係正常化而邁出的重要的第一步。(馬來西亞《南洋商報》)

3、模糊靖國問題 會否重蹈小泉覆轍
  對不少研究日本外交事務的學者來講,目前的局勢發展有些似曾相識。新上任的首相安倍晉三將快速訪問中國和南韓,以改善日本與這兩個亞洲鄰國之間的關係;這讓人想起了在5年前,他的前任小泉純一郎也曾出於相同目的訪問中韓。不過最終證明,小泉未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那麼安倍的表現又將如何呢?

  中日高層互訪自2002年以來一直冰凍。2001年8月,小泉首次訪問中國,是年10月,小泉再次來到北京,在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的交談中對中國在二戰中的死難者表示“衷心道歉和沉痛哀悼”。小泉這次道歉當時被認為是日本以史為鑒,著重發展中日友好關係的開始。然而,2002年,小泉首相再次參拜靖國神社,自此,東亞兩大經濟大國高層互訪關係停滯。(英國《金融時報》)

  而安倍為會晤胡錦濤和盧武鉉做足了功夫。首先是安倍在4月份沒有成為首相之前,已秘密參拜靖國神社,按照慣例,一年參拜一次,今年不用再參拜,已經符合北京的要求;其次是在國會答辯中重申社會黨前首相村山富市的對侵略戰爭認識的官式立場,解除中韓的疑慮;三是突然取消與臺灣前“總統”李登輝會面的約會,也是為了取悅北京,製造高峰會前的氣氛。(美國《世界日報》)

  今次中日高峰會晤,安倍對日本曾經給亞洲各國帶來巨大損害和痛苦,深表反省,又表明決不讚美軍國主義,亦不美化甲級戰犯。不過,安倍沒有用上道歉字眼,也沒有明確稱不會參拜靖國神社,只承諾會妥善處理。溫家寶提出“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但沒有藉此咄咄逼人,強人所難。中方願意接受安倍的“模糊化”處理,見好就收,避免鬧僵,顯示渴望抓緊日本更換領導人的契機,修補兩國關係。(美國《星島日報》)


二、訪問北京心情迫切 安倍意欲何為

1、不想成為短命首相 需要倚重中國
  誰都知道圍繞在安倍身邊的智囊,既有鼓吹“中國威脅論”的知名戰略家,也不乏批判中韓“錯誤”歷史觀的“名士”。因此外界一直以為,安倍成為首相後第一次會見中國政府高層的時機,可能是11月18、19日在越南河內召開的亞太經合高峰會議時舉行場外會談。可是,對中韓不存好感的安倍新政權,為何非得在組閣工作剛剛結束,國內問題千頭萬緒的時刻,就到鄰國開展閃電式的外交不可呢?(新加坡《聯合早報》)

  10月22日,是神奈川和大阪兩個選區的眾議員補選,這次補選結果被視為是2007年夏天參議院改選的民意風向標。應該指出,日本近年多位首相都很快下臺,像剛離任的小泉純一郎可以一當5年的,可說是異數。而國會選舉失利,每每是扳倒不少首相的其中一個導火線。因此,安倍亟欲在這次補選之前,先做出一些成績以吸引選民。(韓國《東亞日報》)

  分析指出,在內政方面,安倍實在沒法找到可以在短期內取成績的課題,而他現時的唯一選項,就是在外交方面突破小泉快下臺時在亞洲陷入孤立的局面;藉此,安倍也可以樹立突破小泉框框的形象。這個就是安倍急於在10月8日9日先後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南韓總統盧武鉉的底蘊。(泰國《星暹日報》)

  而且,安倍的主要外交目標是“入常”,但離開中、韓等亞洲鄰國的支持就將美夢難圓。在此情況下,恢復同中韓兩國領導人的交往,既可體現外交政績又可減少在野黨壓力,對安倍來說可謂“一石兩鳥”之策。(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

2、致力改善對華關係 已是大勢所趨
  最近一次民調顯示,83%的日本民眾希望日本趕緊改善與中韓兩國的關係,這是安倍訪華的民意基礎。(日本《朝日新聞》)

  在中日關係“政冷經熱”的大背景下,安倍此次北京之行備受關注。用安倍的話來說就是,“要讓政治和經濟這兩個輪子強力運轉,把中日關係推向更高的層次。”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調研主管袁躍東表示,安倍在上任後如此短的時間內訪問中國,主要是迫於日本經濟界日益增大的希望打開雙方關係僵局的壓力。

  當然,日本民眾不滿中日關係冷淡的現狀,以及日本的盟友美國也不希望看到中日關係緊張,也是促成安倍此次訪華的主要因素。目前美國經濟已經出現了明顯減速的跡象,日本經濟面臨著不利的外部環境。這幾年日本能夠走出通貨緊縮、經濟出現明顯起色,實際上與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有密切關係。說到底,在中日經濟關係中,其實是日本更依賴於中國。(英國《金融時報》)

  亞洲和世界的一個無法回避的重大現實是:中國正在崛起為世界大國。因此,日本需要建立同中國的戰略利益關係。無論是從現實角度看,還是從長遠角度看,中國和日本最有條件參與主導亞洲事務。這是中日兩國最現實的共同戰略利益。本次中日高峰會中,吳邦國即向安倍這樣比喻:“中日兩國是大國,是近鄰。朋友可以選擇,鄰居必須共處。”相互鄰近的大國的共處,只可能建立在共同戰略利益的現實基礎上。(南非中非新聞網)

3、批准訪華未免過急 安倍成為贏家?
  在安倍沒有明確放棄以首相身分參拜靖國神社的情況下實現中斷已久的中日首腦會晤,對其來說當是一大突破。中國在局勢全面占優的情況下,讓其應邀來訪,顯示了大國應有的大氣和風範,但從安倍過往的所作所為和背景來看(前車之鑒就是日本前首相小泉在位時,中方也曾為緩解中日關係,作出讓步兩次會見小泉,而後者卻依然前往參拜靖國神社,給中國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尷尬),中國政府這一次這麼快同意安倍正式來訪(特別是正式應邀訪華),似乎過於急促。因安倍釋出善意的部分,根本就無關痛癢,那本來就是日本應該表態的,而安倍在關鍵問題上依然未有清晰表態。如明年安倍不管是按原計劃或迫於國內右翼勢力的強大壓力,繼續參拜,那將對中國是個更大的傷害,而且之前來之不易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將不復存在。

  其實,只要稍微瞭解中日關係的人都知道,安倍明年參拜與否,已無關大局。至於“官式”或“私式”也已無關痛癢,所以不管未來中日關係和局勢朝哪個方向發展,此次安倍晉三僅在國內政局上,也許將是贏家。(新加坡聯合早報網)


三、准許安倍訪華 彰顯北京外交智慧

1、北京以退為進 牽制安倍參拜神社
  中國原先一再表態,不清除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一“政治障礙”,兩國元首不可能互訪,因此觀察界推測,所謂安倍訪華大概只是日方一廂情願,或日本媒體放出的煙霧。結果,事態的發展讓中日關係問題專家大跌眼鏡。為什麼中國不等安倍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有“言行一致”的表現,而突然同意安倍訪華,並且以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和全國人大委員長均出面與之會晤的高規格接待?(美國《星島日報》)

  這個問題有兩種可能的答案。一、中國淡化了把參拜靖國神社與中日首腦峰會掛鈎的立場;二、安倍以不參拜靖國神社的表態解開了中日首腦峰會的癥結。

  其實,首腦峰會成局,在於中日製造並利用了接近於第二種答案的邊緣空間。在安倍上臺前後,他的言論有一些耐人尋味的變化。安倍一向在參拜問題上積極支持小泉,但在他當選首相後,多次回避在參拜問題上明確表態,並且還明確表示在侵略歷史問題上要繼承“村山談話”精神,在慰安婦問題上要繼承河野洋平講話的精神。在安倍就歷史問題釋放出一些趨近於中國立場的資訊之後,安倍政府實際上在中日關係癥結的歷史問題上形成了模糊政策:既不是像中國所要求的那樣“正視侵略歷史”,又不是像中國所惱怒的那樣“美化侵略歷史”,既不表明會參拜靖國神社,又不表明會放棄參拜。

  對於中日陷入冰點的關係而言,這種模糊空間給了雙方迴旋的餘地,使得中日實現首腦峰會可以“一種事實,兩種表述”,各自都有交待。在這種情形之下,主動權實則握在中國手裏:既可以回應日本方面的中日峰會要求,也可以拖延一下等待安倍“言行一致”之後再實現峰會。(泰國《世界日報》)

  北京此時選擇與安倍高調接觸,有中國民眾憤憤不平,認為政府過於輕易地對日本做出了妥協,不過,從客觀局勢分析,中方此舉或許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戰術。其實,中國對安倍政府遠未消除疑慮,這種接觸顯示了北京的幾點權衡。其一,順應其勢滿足中日破冰的需求,借此向安倍政府表明,如果回避參拜靖國神社,就會得到政治甜頭,企圖鼓勵安倍政府在此問題上繼續走下去,甚至邁出更大一步;其二,抓住安倍上任後尚未參拜靖國神社之機,做出和緩姿態,送給安倍一個小泉求而不得的大禮,以證明中國政府對改善中日關係抱有最大誠意,實際上是為了牽制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日後一旦安倍有參拜之舉而導致中日再陷僵局,則破壞關係改善的名聲自有安倍承擔,“責任不在中方”。(美國中文線上)

2、彰顯北京自信 外交手腕更加柔和
  近來中國媒體對安倍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導,從媒體的風向亦可看出,中方確實對早已定性為鷹派的安倍手下留情,口氣溫和,不像對小泉那樣痛徹批判。這可以解釋為北京對安倍新政權抱有很大的期望。在安倍的歷史認識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與其會談,這體現了一種自信與大氣。中國沒有放棄自己的立場底線,只是外交手腕更柔和了一些。(日本《日本新華僑報》)

  北京清楚地看到,南韓在安倍上臺以後,立場鬆動得很快,而東京也抓住機會強力先做妥南韓的工作,這不但因為南韓是美日韓軍事同盟的友國,更重要的是南韓外交通商部長潘基文,已經篤定當選新一任的聯合國秘書長,在處理北韓問題和日本聯合國安理會入常的問題上,日本需要借重南韓的地方太多,因此,安倍的策略是先南韓後北京,以南韓壓北京,顯然收到效果。因為一旦南韓高峰會實現,北京還是“擺譜不見”,國際上就會覺得北京太傲慢,太苛刻,這對於北京的睦鄰政策和形象並不利多。(美國《世界日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問題研究所所長楊伯江認為,如果安倍此訪未能達到其預想的初步成果,也不排除他未來會在歷史問題上對中韓顯示強硬姿態,參拜靖國神社,以完全相反方式爭取和保持其在國內的政治利益,從而鞏固其執政地位,導致中日關係重現小泉時代的惡性互動。(香港《文匯報》)

3、准許安倍訪華 印證和諧社會理念
  北京在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不到兩周就閃電同意邀請他訪華,而且為了配合他,把日子選在中共召開關鍵性的六中全會當天,讓外界再次見識了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執政的務實彈性風格和北京“和平發展”外交戰略的本質。

  中日關係的緊張對抗氣氛不利於中共的施政。作為近鄰,兩國必然會在不同領域產生各種利益糾葛,所以中日關係無所謂“解決”問題,更多在於努力“改善”氣氛。如果連近鄰都處不好,中國如何取信於世界其他國家?更何況中日關係的和平發展並不是單純的雙邊來往,對於東亞的穩定乃至國際局勢都有深遠的影響。

  和平發展戰略在語義上固然有天下大同的哲學理想,實際上是為中共治理內部事務提供良好外部條件的同義詞。換句話說,營造和平的中日關係和兩岸關係重點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讓中共不必兩面作戰。反過來看,和平發展的基礎決定於中共是否能達到和諧社會的目標。唯有基本建立中國社會的公平正義,再次確立其統治的正當性,中共才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在國際上扮演相應於中國國力的角色。(新加坡《聯合早報》)


四、中日關係堅冰雖破 暗礁仍待拔除

1、中日關係尚存暗礁 有待妥善解決
  北京專家普遍認同,此次安倍訪華是中日關係回歸正常化的“破冰之旅”,成為中日關係發展的新起點。但兩國關係的未來航道仍存在“暗礁”,北京專家認為,靖國神社、東海矛盾、釣魚島爭端等這些懸疑都可能成為前路障礙,需要兩國妥善解決。(香港中評社)

  被認為比小泉還要“強硬”的安倍晉三至今未就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明確表態。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強調,日本領導人必須在參拜問題上做出“決斷”。“中日兩國間尚有不少問題和分歧,其中最大的障礙是靖國神社。如果日本領導人不能在參拜問題上做出決斷,中日關係不可能真正走出低谷。”(韓國《朝鮮日報》)

  日本現時擁有亞洲最龐大的軍力,安倍有意修憲解除對軍事發展的限制,加強日本在國際政治和軍事上的影響力,中韓一直存有戒心,也是執著於日本要面對二戰侵略歷史的原因。而一些二戰遺留下來的領土爭議,包括釣魚臺主權及東海油田開發等問題,也不容易解決。至於中日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美國《星島日報》)

2、聽其言更須觀其行 勿被安倍迷惑
  安倍是否會在中國公開承諾任內不去參拜靖國神社,備受關切。然而,安倍若沒有作出任何承諾,固然會使人們對他在此課題上的態度曖昧而對他的誠意有所保留,但既便安倍作出了承諾,我們也只能姑且“聽其言”,最重要的還是“觀其行”。(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北京一些官員尚未來得及總結小泉任期的中日外交得失,就對尚未粉墨登場的安倍晉三匆忙傾注過多的熱情。比如說,有人輕信安倍所持的是“中國容忍論”,顯出“剃頭挑子一頭熱”,就不怕重蹈“熱臉貼上冷屁股”的尷尬。相比之下,中國鐵娘子吳儀當年拂袖冷對小泉,令人至今仍然感懷不已。(澳洲《澳洲日報》)

  回首過去5年,日本小泉執政,中日關係跌宕起伏,總的趨勢是日益降溫,不斷走向冰點。按照北京一些官員的習慣做法,自然是要歸咎於小泉一意孤行種下惡果。反過來說,如果說小泉是“始終執迷不悟”,那麼,小泉任期內中國對日策略儘管剛柔並濟,剛的一手就似乎未能擊中對方要害,柔的一手亦似乎未能撓到對方癢處。個中原因,就很值得反思;而只有認真反思癥結所在,才更有助於打開未來中日關係的新格局。(美國中文線上) 

  平心而論,在小泉上臺之初,“聽其言,觀其行”實屬在所難免。但是,小泉執政期間,一邊我行我素參拜靖國神社,一邊屢屢布下迷魂陣,利用中國的誠意,一而再、再而三地藉“中日元首會面”糊弄中國,爭取了時間恢復日本國力,並從中撈取個人政治利益。小泉直到離任前的最後一次出訪仍然謝幕不謝罪,從反面給中國人上了現實的《農夫和蛇》一課。(香港星島環球網)

3、建立對話互信機制 化解利益爭端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日本問題專家梁雲祥教授認為,中日關係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兩強相遇”,中日雙方力量都在亞洲不斷增長,兩個強國處在同一個地區,但各自又分別擁有不同的價值理念與社會制度,兩國間的這一結構性矛盾,導致雙方的互不信任。鑒於此,專家呼籲,中日間建立互信是兩國關係好轉的前提所在。(香港中評社)

  日本已經走進了安倍新時代。小泉時代中日關係中,靖國問題過於突出,以致掩蓋了其他核心利益矛盾。而安倍內閣採取淡化歷史問題的方式,他即使參拜了靖國神社,也是悄無聲息地進行,中國又該如何對應?所以,首腦會談只是中日交流的形式之一,更重要的是今後要建立各種對話機制,以解決日後越來越突出的利益爭端問題。(日本《日本新華僑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