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自主面試招生 高考改革開始破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4 11:16:11  


大學自主面試招生,高考改革開始破冰。
  4月1日至2日,上海復旦大學首次嘗試大學自主面試招生。1208名上海高三學生參加面試,其中300人將告別“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模式,以“一面定乾坤”的方式被復旦大學錄取。輿論認為,本次改革對於中國高考制度來說,無異於一次“重量級”地震。本社匯選有關輿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 季實)

  一、分數不再定終身 招生改革開先河

  1、彌補“一考定終身”缺陷 預示教改新時代到來
  復旦大學“面試錄取”與一般自主招生的最大區別是:雖然參加面試的學生也要參加高考,但高考成績與錄取與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只要面試時專家組已決定錄取該生,那麼,即使考生高考時成績不理想,也不影響錄取結果。影響的只是考生進校後選擇專業的餘地和能否得到獎學金的問題。這種試驗無疑是恢復高考以來最“大膽”的一步。(北京新華網)

  復旦大學的“面試說了算”,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集中錄取制度,旨在突破“一張再好的試卷也無法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問題,令人拍手叫好,因為這預示著教育改革新時代的到來。(上海東方網)

  隋朝的科舉制度一直到延續現在,”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弊端凸顯的人才選拔機制遭受著眾多人的批判,甚至唾棄。而這種“面試”招生的形式正是教育界孕勢而生的一種突破和嘗試,真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分數見分曉,促使學生學一味的啃書本,一味的題海戰術,一味的試分數為最高境界。社會、學校、家長在追求文化教育的同時,往往忽視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的教育,很難形成“先學會做人”的教育核心。據調查,每年在校學生自殺,他殺人數都在上升。高分數學生不具備道德,心理,交流等基本素質,悲哉!這多半想必是“應試”教育“分數”選拔的副產品。面試招生在復旦大學首次“試水”,給中國的選拔機制帶來新的曙光。(浙江線上網)

  2、促進實施素質教育 改變“唯分數論”模式 
  因為高考制度的存在,中國的應試教育就會永遠長盛不衰,中國的素質教育也就永遠的無法得到真正的實行。因為,這個通往大學的唯一途徑——高考不改,那麼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就永遠離不開高考這指揮棒,教育減負,中國的素質教育也就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實施。(北京國際線上網)
 
  不可否認,高考是為高校輸送了一些人才,但同樣也不可否認的是,高考也的確的斷送了一些本該讀大學的人才。(香港《文匯報》)

  在復旦大學面試錄取招生模式下,已經不是“一考定終身”,面試將決定最後的錄取結果;並且也不再是靠成績說話,而是學校的綜合評價說了算。這樣正好適應了中國促進素質教育的潮流。面試時,書本上死記硬背的指示已經基本不再出現,面試考官更注重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可以說,“唯分數論”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改變,素質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復旦大學的新嘗試可算作是中國高校招生改革的首次探索,意義十分重大。(上海東方網)

  復旦大學這次的高考改革應該說是中國高考制度的一次革命,它衝擊的不僅僅是高考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試著改革高考的本質。(北京CCTV)

  眾所周知,就目前而言,高考是中國選拔人才的最好的辦法,但是,高考在選拔人才的方式上採用筆試的形式,而這種形式的弊端現在越來越顯現出來,由於一卷定終身,因而中國的教育從小學開始就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由於不同學校的教學品質的不同,因而選擇高品質的學校成了目前的一種最時尚,教育的很多問題集中在高考的考試上面。比如現在的學生雖然到高中階段已經認識了幾千個英語單詞,但是,中國的學生學習的英語基本上是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甚至於一句最基本的英語對話也會成問題。雖然,中國的高中生的物理學到了電子層內部,但是,他們中不少人連一張日光燈都不會修理。(湖南紅網)

  3、授予大學招生自主權 有利於人才選拔培養
  跟以往高校實施的保送生、優秀生選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復旦大學招生改革的突破在於“面試決定錄取結果”“學校說了算”。(北京人民網)

  復旦實行的自主選拔錄取面試試點,可以說是高校真正的自主招生,對高校人才選拔和推進素質教育將產生重大影響。(福建《海峽都市報》)

  復旦大學的這次考試改革並不是以往考試改革的一種變革,應該說是一種徹底的革命,它一改考試的本質,真正發揮了考試在選拔人才中的作用。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是將一些能夠成為更高層次的人培養成更高層次的人才。而高校最清楚什麼樣的人符合本校的培養目標,什麼樣的人適合怎麼樣去培養。讓高校自主選拔考生,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能動作用,有效地識別具有培養潛質的各類人才,避免只憑統一高考分數來決定取捨。因而,復旦的面試招生更符合人才的選拔和培養的實際,更有利於人才的培養。

  同時,他們的面試的內容非常廣泛,復旦大學將專門成立由150名不同學科領域的教授組成的專家面試團,每位考生面試時,由學校隨機抽調5位專家(不同領域)進行一對一對答,這一過程需時78分鐘。這樣對考生的要求除了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之外,還對他們的學科知識的廣泛性與深刻性進行了考驗,這對於目前中小學階段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指揮棒作用:你的理科水準再高,在面試時遇到文科的問題你回答不了,等於進不了大學的門檻;你的學科知識水準再高,遇到生活中的問題,你回答不了,也是沒用。那些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學生的中學也將成為不受歡迎的學校。所以,從更廣的意義上講,高校自主選拔招生能夠推動整個教育的進步。(北京中國網)

  4、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 為“多元高考”打開大門
  復旦大學面試招生是中國教育史上從未有過的大學入學考試,“人和紙的較量”變成了“面對面的交流”,並為“多元高考”打開了一扇門。(北京人民網)

  對普通民眾而言,高考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競爭方式,同時也可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既然如此,大家為什麼對現在的高考制度質疑不斷?問題究竟出在了哪?看看他國,或許有所啟迪。《高考在美國》一書中介紹,美國也有高考,但那裏學生考大學不是單憑高考的“高分”,而是靠這4年各科學期成績平均分,每學期的期末成績總評是美國高中生升大學的基礎;美國不是“一考定終身”,而是有多次高考,給考生多次展現自己的機會;考核學生和錄取學生的主動權在大學。此外,許多大學也有“面試錄取”。

  對比中美高考,統一和多元是最大的差別,而“多元高考”無疑也是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的一個方向。如,考試標準,從單一看高考一次成績,到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成績,還看社會活動、文體活動、公益義工等德行表現和成長記錄,以綜合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高考時間,從一次到多次,還可以分為全國統一考和高校自主考幾個層次進行,多種形式增加學生考試機會。(河北《燕趙都市報》)

  較之於此前一些高校試點的自主招生而言,此次上海復旦大學以面試成績作為錄取主要依據、高考成績只作為參考依據,意味著高校從現在的招生制度中獲得徹底“鬆綁”。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不僅僅體現在人們對招生數量增加的訴求,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接受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的願望更強烈了。但試想,當高校招生自主權被死死“捆綁”起來,哪里還能有生源管道和生源類型多元化?高校又怎麼可能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群體享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呢?(北京CCTV網)

  傳統的高校招生模式實行關門考試、按分錄取,依照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給高校“發放”考生。表面看來,這是一種“總體公平”。但實際上,這樣一刀切的做法意味著考生與高校更大的自由選擇權的喪失。公眾花了不菲的享受高等教育費用,卻無法滿足符合自己個性標準的教育權利。就像消費者花了大筆的費用,卻無法到自己喜歡的商場去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河南《大河報》)

  一些人擔心面試招生會為招生腐敗提供新的空間。但是,面試招生可能出現的風險完全可以通過配套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來化解,招生過程中存在的操作缺陷不應成為對權利目標追求的障礙。復旦面試招生的“破冰”意義就在於,這樣的模式,是對考試權的正確歸位。也只有尊重考試權的性質,遵循考試者的價值訴求,才能讓考試者的權利獲得最大程度上的實現,才能讓弊病叢生的應試教育有了從源頭上變革的希望。(江蘇《現代快報》)

  二、一石激起千重浪 各高校正面回應

  1、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做法值得推廣
  中山大學招生辦一名曾從事多年招生工作的老師表示,自主招生在高校試行不過二三年時間,目前還在探索之中,廣東也僅有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試行這種招生模式,事實證明效果不錯。復旦大學的破冰之旅顯然是對傳統的高校錄取方式的挑戰,這種模式是否成功,還需要時間去證明,在這一點上,復旦大學的步子顯然是跨得大了很多。

  但不管結果如何,高校自主選擇偏才怪才、在優秀人才中通過面試的方式選擇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顯然是一條不錯的招生途徑,值得高校去推廣,這是與國外高校招生模式並軌的趨勢。(廣東《資訊時報》)

  2、華南理工:高校自主招生效果甚佳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辦有關人士明確表示,自主招生的招生模式一年比一年熱,而且效果出奇地好,高校也因此挑選到了不少偏才、奇才。“這一招生模式,對於選拔特殊學生是一條不可多得的有效途徑!”

  該人士指出,復旦大學所謂“75分鐘決定能否上復旦”的做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所有參加面試的學生,在面試之前,已經進行了激烈的淘汰,這個淘汰的依據是什麼?顯然是成績。這些孩子都是選拔後推薦出來的優秀學生,成績居於年級前5名,他們的基礎較好,又有一技之長,是中學公認的重點苗子,才得以推薦到名校。從這一角度說,他們並不是僅僅是“依面試決定錄取”的考生。

  對於這種模式精挑出來的尖子生,作為高校已無需再去考慮他的基礎如何,他的成績是否夠分數線,而是要看這個孩子有沒有培養前景,有沒有培養後勁,會不會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人才。這時,學校面對的只是在“精英學生”中做挑選,而不是在“普通學生”中選優秀。事實上,國外很多知名高校都是這麼做的。(廣東大洋網)

  3、暨南大學:“陽光招生”還需時間鑒定
  暨南大學招生辦有關人士認為,全國招生都在提倡“陽光招生”,中學推薦的學生是否都是有特長的學生?這個選拔過程一定要嚴謹。要確保錄取的公平公正,高校錄取的名單也一定要公示。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對於有一技之長的“偏才怪才”既便不參加高考就被大學錄取也無可厚非。而復旦大學正是創造了一種更靈活的,更適合挑選“才子”的錄取模式。(廣東南方網)

  復旦大學的做法,無疑打破了長期以來固有的高考獨木橋的招生模式,但這畢竟只是試行階段,這種模式是否完善,是否會擴展到更多的高校,還要看實際情況而定。此外,最後被錄取的學生是否真的冒尖,是否真能夠如學校所願,還需要時間來鑒定。(北京光明網)

  4、上海交大:新招生模式與國際接軌
  除復旦大學外,上海交通大學今年也首次採取這種“面試決定錄取結果”、“學校說了算”的招生模式。上海交通大學負責廣東招生工作的有關負責人稱,這種新的招生模式實際是向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是一種改革性的進步。

  該人士稱,“這次交大也採用這種方式自主招生。選拔錄取工作都是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方案、實施辦法以及面試人員名單和預錄取結果都必須報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准,學校招生監察小組按規定的程式全程參與監督”。對於獲得預錄取資格的學生,將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應該說是十分公平和透明的。這樣的選拔考試比單純的對著試卷“紙上談兵”要更科學的多,應該符合素質教育的需求。(上海東方網)

  三、自主招生難以推行 不應成為高校範本 

  1、三個疑團有待解釋 恐將淪為曇花一現
  目前,人們對復旦大學首次試驗高校“面試招生”,尚有種種疑慮:

  ①面試優中選優   成績仍是主要選拔標準?

  復旦大學採取的是學生自行報名的方式。據復旦大學規定,報名者除了要符合“上海市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報名條件”外,還必須滿足5種條件之一:“在全國或國際比賽中得獎”“在其他方面具備特殊超常才能”“擔任區縣以上的學生聯合會主席團成員”“組織或主持過區縣規模以上的中學生大型活動”等。而關於學習成績則是“在中學的學業成績或綜合成績最新排名列年級前茅,市級重點中學前50名,或區級重點中學前20名,或在普通高級中學前3名”。顯示此次“自主選拔”雖然與高考脫節,但學生平時的學習成績仍是主要的選拔標準。(上海《東方早報》)

  今年上海約有11萬名考生,報名參加復旦大學自主選拔的有近1萬名。3月19日,復旦大學舉行了面試資格測試,測試內容涵蓋了高中階段語、數、英、電腦等10個科目的知識。5828名高三學生參加了測試,1185名獲得參加面試的資格,最終有298人拿到了“PASS”。眾多參試學生表示,“這個難度和錄取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高考。”

  復旦大學此次錄取的298名學生絕大多數來自上海各重點高中,來自普通高中的學生所占比例很低。一位落選的普通中學學生失望地說,“給我的感覺是,所謂的面試招生,還是要講究‘門戶出身’和‘分數’的。”(湖南紅網)

  ②沒有標準答案  專家怎樣評判學生的表現?

  在此次面試中,復旦大學將170位專家(其中後備專家20名)按不同學科領域隨機分為30組,每組5人;參試學生也隨機分為5人一組,由每組專家與每組學生進行一對一面試,每次面試15分鐘,一位學生將分別接受5位專家的面試,共計75分鐘,然後專家們再根據面試結果按“A、B、C、D”四種類型評分,對每組學生進行淘汰。

  據悉這些考題涉及課本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比例非常小,多數問題涉及自我認知能力、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能力、對時事的關注程度等,要想回答好,功夫必須下在課堂外,不少問題難度非常大,對學生的知識積累、綜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北京中國廣播網)

  學生們列出了110道他們認為最難回答的問題,其中有“請舉例說明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如果你是20世紀40年代的納粹公民,會如何抵制當時罪惡的法律?”“如果你是上海市市長,如何解決上海的交通堵塞?”“取消養路費而增加燃油稅,對車主會有什麼影響?這一政策哪些部門會支持,哪些部門會反對,為什麼?”“給你一筆經費,讓你策劃一個大型活動,你會怎麼做?”等等。(北京人民網)

從這些試題來看,復旦面試的範圍、力度早已超出了對高中學生應知應會水準,而與公司求職招考、公務員考試中的面試具有異曲同工的驚人相似,令人非常詫異。

  首先是學校對考生的定位出現偏差,復旦面試像是在招考各類專業技術人才, 把高中畢業生當成了大中專畢業生來接受面試,“揠苗助長”搞錯了對象。

  其次是學校對自己的定位出現失誤,選拔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應該是組織人事部門的事情。大學的責任就在於“傳道、授業、解惑”,就在於傳授各類專業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高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辦學不在同一層次,一個屬於國民基礎教育,一個側重於專業知識的傳授與人才的全面培養。自然考核的側重點也就在有所不同。(湖南紅網)

  ③專家把握尺度  如何體現公平性和公正性?

  上海某重點中學的教務處主任質疑說:“除了學科專業知識,專家們面試時提的多數問題,顯然都難有標準答案,那麼,以什麼標準來評判學生的表現?這個評判的過程不透明、標準模糊,其評判結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又何在?”

  據瞭解,該校有99人次參加了兩高校的面試,最終有33人次獲得了通過。高達三分之一的錄取率並沒有讓老師們心服,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學生本就是“尖子生”,即使通過高考“硬考”,也肯定能過關,甚至有些學生還能考取北大清華。該主任表示:“我個人對這種選拔方式持保留意見。從錄取情況來看,並沒有什麼特長生和偏才生被錄取,反而有幾個‘尖子中的尖子’落選,而且專家提的問題對學生要求太高。作為老師,我們認為主要還是要應付高考,不能分散工作精力,也不能引導我們的學生去分散學習精力。如果整個教育體制和錄取大環境沒有改變,這樣的試點就不會有太大實際意義。”(四川《成都商報》)

  這次的大膽嘗試,對復旦大學招收到一批素質高、潛力大的優秀學生,無疑有著重要的幫助,但對中國高考招生制度的整體影響將十分有限,對基礎教育結構的“破冰”意義就更為渺茫。面試錄取的公平只是一種想像的公平,歸位到現實環境中之後,想像的公平會因為整體環境的複雜而變得不可控,最終會淪為“曇花一現”。有以下幾大理由:

  一,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窠臼。要拿到名校的測試資格,首先要拿得出“各項能力證明材料、獲獎證書、特長證明”。有人說,這下子原本就燙手的奧數熱將再度被“自主招生”這根指揮棒推波助瀾。否則,沒有證書,如何能擠進名校視野?而為了這紙證書,孩子們付出的是怎樣的代價?

  二,畫虎竟像貓。哈佛大學招生的主要標準是學生在SAT(學術水準測驗考試)考試中的表現,此外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包括學生在中學期間取得的學業成績、參加課外活動的表現、個人素質以及創造力等是否優秀。哈佛大學儘量對每一位報考者進行面試,以評估考生的才智和其他個人品質。牛津大學對面試與考試成績兼重,除了要看考生的A級考試成績,還要參考面試成績,使得教師可以發現學生是否適合攻讀本學科,學生也可及早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早日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

  三,對誠信失範起推波助瀾作用。面試招生,豐富、翔實、全面的個人檔案必不可少。而個人檔案必須是“誠信檔案”,否則,面試招生的效果及其命運可以想見。一些人為了某種目的,甚至可以更改檔案、偽造檔案,讓檔案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中國早就嘗試大學招生的多種管道,比如推薦制度,正是由於人為因素導致的腐敗,提供不完全可信的推薦材料。

  四,75分鐘面試定終身如何讓人信服。公眾又對提高高校自主權改革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是對上述“自主招生新嘗試”具體方案設計的不信任。雖然復旦此次的自主招生方案“自主”性十足,從面試資格確定,到最終錄取與否,均有學校自己說了算,但該方案的激進、簡陋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完全拋棄了高考分數,簡單的75分鐘面試就決定一切。(北京中青網)

  無論在國內外,大學教育和大學招生模式都是影響高中課程建設、評價標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復旦面試一旦形成模式,必然對中國現有的高中教育產生一些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至少考生在高中畢業時在達到現有知識結構和能力的同時,還需完成諸如《面試指南》、《大學生能力傾向測試》、《申論》之類的針對性較強的課程的學習,甚至潛心研究。否則,面試又將是他們通往復旦的“攔路虎”。
  
  國情所至,既要借鑒先進經驗,又要切合中國國情,標新立異與急功近利並不能解決高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相反,還會給傳統的高考制度帶來罹難。惟有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湖南紅網)

  2、主觀因素在所難免 加劇教育不平等性
  復旦自主招生,廣被詬病的是招生方案“自主”味十足,從面試資格確定,到最終錄取與否,均有學校自己說了算,該方案的簡單、粗糙,是明擺著的。學校完全拋棄了高考分數,簡單的15分鐘面試就決定一個考生人生命運。

  學校過於強調面試錄取主旨就是保證招生品質。面試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斷一個人的素質高低,但面試是一個很短的過程,復旦規定每個教授15分鐘,很難全面瞭解一名學生的整體情況。事實上,有不少優秀學生拙于表達,很難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只限於面試,肯定有不少“千里馬”會從“伯樂”眼皮底下溜掉。(天津《大眾生活報》)

  復旦面試實現了學校與考生之間實現了面對面的交流,但學校和考生雙方也很難避開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主觀因素在所難免。而且,貧困山區的孩子無論在資訊、形象和特質方面,都將普遍落後于經濟發達地區的考生,因此高校面試也只能是貧困山區孩子的一種“美好奢望”。(湖南紅網)

  顯而易見的是,能夠通過復旦面試的考生,都是一些德才兼備、成績優良、綜合素質出眾的學生。也就是說,該“面試選拔”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筆試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項或者幾項能力素質測試——錄取的天平無形中傾向了成績好且能力高的考生。 (安徽中安網)

  這對很多成績好但能力普通的考生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潛在的不公平。高分低能固然令人歎息,但這能完全歸咎于學生嗎?僵硬的教育體制,讓學校和家長追求分數至上,一味“鞭策”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考試書”,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高考而拼搏,他們有多少時間和機會去增強自己課本之外的能力呢?體制的不合理,讓學生們飽嘗了高分低能的苦楚;如今改革了,還要讓學生單方面為之付出“代價”,這不公平。(北京國際線上網)

  此次復旦大學自主招生,300名上海學生“近水樓臺先得月”,恐怕這個“新嘗試”有違起碼的教育公平的原則。因為復旦大學不是上海的復旦大學,是全國考生的大學,這種讓籍貫決定命運的做法,使自主招生的公正公平性令人生疑。(廣州金羊網)

  高考改革不能造就新的不公,這應是高考制度改革所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前提。改革的墓地,是要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體制怪圈,消弭體制落後所帶來的不公,但如果一種不公消亡的代價是新的不公的產生,這樣的改革對於大多數莘莘學子來說,未必是一件幸事。(北京國際線上網)

  3、難以消除公正憂慮 易成招生腐敗溫床 
  雖說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的“面試”錄取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然而,自主招生同時意味著參與面試的教授權力的擴大,如果這種擴大後的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便可能導致面試教授完全憑自己的喜好選擇新生,利用手中的權力徇私舞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招生自主權下放後,高校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預留少量機動指標,用於調節各地上線生源不平衡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對機動指標的具體比例也未作規定。 

  這些都涉及自主招生的公平問題。高校的自律制度建設不到位,就會影響自主招生改革的成敗。如若受到金錢和局部利益的左右,自主權可能會成為少數人謀利的工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整個教育制度不發生改變,冀望自主招生這小小的一個點就帶動其他制度發生根本性變革是不現實的。(北京《中國經濟時報》)

  4、面試缺乏制度保障 程式設計難以推廣
  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面試招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首先是“面試招生”成本的不確定性。據報導,為舉辦這次“面試招生”活動,復旦大學可謂全力以赴,僅面試團就動用了150名各個學科領域裏的專家教授,設置了150個簡單考場,一對一地進行面試。如此龐大的面試規模,對大學每年數千名學生的招生量來說,顯然不具備推廣價值,尤其是組織面試的人力成本、財經成本將更加難以測算。

  其次是“面試招生”標準的不確定性。儘管這次面試招生設置了面試的統一標準,但是總體而言,面試的標準有時是難以掌控的,很多標準的衡量,也會摻雜個人的因素。雖然標準是“死”的,但是衡量標準的人卻是“活”的,不排除在適用標準的運用上存在著一定的偏差,由此就會導致“面試標準”上的不均衡性和不確定性。

  第三就是“面試招生”是否公平的不確定性。“面試招生”的立意雖好,但是面對當今國內複雜的社會關係,我們很難在把握“面試招生”公平性上作出準確的判斷。

  作為推動“一考定終身”改革的一種有效手段和方法,“面試招生”值得期待,但是這個期待必須是建立在制度完善基礎之上的,必須是建立在基礎考試和素質考核相結合的基礎之上的,在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物質準備、基礎準備之前,“面試招生”的“螃蟹”還是少吃、慎吃為好,否則,一旦“口”子大開,一旦各個大學都來效仿,或許中國的大學將處於難以“招架”之窘況。(北京《北京青年報》)

  從整個程式設計來看,這是一次相當昂貴而奢侈的嘗試。

  首先,有資格參加面試的學生,局限于上海市高中學生;1208名入圍者,產生於近6000名報名學生;最終錄取者則不過300人。這種優中選優的辦法,不但成本高昂,而且預先設定了其成功的保障。而當同樣的辦法應用於大面積推廣時,首先遇到的可能還不是難以承擔的高昂成本,而是失去層層遴選的保障之後,高校將很難以一次面試而鑒別出真正的人才;

  其次,所有參加面試的學生,還要參加今年全國統一高考,但考試成績並不影響已經確定的錄取結果。這樣的規定看似為那些已經錄取的學生增加了一次沒有任何意義的負擔,但對於那些落選的面試入圍學生來說,卻構成了一個“雙保險”機制,在復旦的“個性”面試中落選,還可以在全國統一的“共性”考試中勝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有了全國統一高考的“墊底”,復旦的大膽嘗試才得以順利進行,並能吸引盡可能多的優秀學生。

  因此,作為一次孤立的嘗試,這次面試招生的成功毋庸置疑,即使是最為學生、家長和社會輿論擔心的公正問題,在不計成本的保障措施下,也會得到比較好的解決。問題僅僅在於,這一嘗試是否具有普遍的示範意義,是否能夠達到對現有教育體制的“破冰”之效。

  提出這樣的疑問,決不意味著我們對這一嘗試的否定,在現有招生考試制度日趨僵化且弊端叢生的情況下,任何不會導致情況更糟的嘗試,都值得鼓勵。我們只是想指出,對這樣一種在金字塔尖上進行的嘗試,不必抱過高的期望。實際上,復旦大學所嘗試的面試招生,是一種典型的“掐尖”之舉,恰好需要統一高考的“墊底”為其基礎,且互為補償。(北京《中國青年報》)

  自主招生只是中國教育未來的方向性的東西,在現在的教育體制和國內環境下,人們可以朝著這個方向逐步前進。復旦大學的做法方向沒錯,只是顯然操之過急。(廣州《南方日報》)

  自主招生考試是可以嘗試的,但並非像有的領導所說“不自主招生,就難以做到學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專業與學生之間的最佳結合,也不可能使學生中的各類人才各得其所,充分發展。”自主招生不是萬能的,有些問題不是一個招生考試能夠解決的,過去的全國統一招生考試不是也培養了數以億計的優秀人才嗎?“條條大道通羅馬”,改革的路徑有很多,我們應該根據中國的國情,分清輕重緩急,而目前最主要是讓大多數人能夠接受高等教育,解決教育的公平問題。因此,自主招生小範圍內試驗一下還可以,但如果馬上全國推廣,時機還不成熟,應該緩行。(上海東方網)

  四、高招制度影響有限  統考仍是主流意見

  1、高考本身無錯 錄取手段有錯
  不可否認,“面試招生”這種全新的招生模式要想全面實施,還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限於中國的特殊國情,這種招生模式的實際可操作性還無人考證,全面推廣實施會有各種各樣的障礙。

  在這種前提下,一定時期內,高考仍然是中國高等教育招生的主要形式,但“一考定終身”的制度確實應該廢除。正如一些專家表示,要建立以統一招生為主,多元化考試和多元化選拔錄取相結合的高考與招生制度。(湖南紅網) 

  實際上,高校自主招生、面試招生的主要意義,在於為不同水準人才的遴選機制開闢了多種可能,並有可能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高考制度的現狀和改革方向。對於廣大考生而言,統一的、集約的、標準的考試,仍然是最公平、有效和成本低廉的遴選方式。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應當更多地著眼於如何改進考試方式,以便盡可能使考試能夠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寄希望於以面試招生等方式顛覆、替代統一招生考試。在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緊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觀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從更長時段來看,隨著教育資源緊缺的現狀逐步改觀和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類似於面試招生的各種自主招生方式將有望逐漸增加,統一考試的緊張程度自然會得到一定的釋放,參與其中的考生們,有可能不再像他們的兄長們一樣,經歷太多的緊張和恐怖。(北京《北京青年報》)

  一直潛心研究教育問題的熊丙奇教授說:“復旦此次招生改革是一次有益嘗試。自主招生的真正意義,在於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集中錄取制度,高考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以分數為唯一選拔標準的錄取手段,如果將高考認定為一種標準化測試,意義就完全不同了。”(河北《河北日報》)

  2、弊端積重難返 高招改革緊要
  當前,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已讓觸目驚心,如何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目前的高考招生工作,已是當務之急。

  高考作弊近年來愈演愈烈,不斷升級,出現了由個別作弊向局部集體舞弊演變的苗頭。有些人甚至運用高科技手段來作弊,考場成了某些新技術的“競技場”。對於為何高考作弊的黑洞越堵越大?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所所長勞凱聲教授認為,第一,高考“已經成為決定人生走向的角鬥場”。近年來,就業競爭中“學歷”超乎尋常的作用使得“上大學”成為很多人眼中惟一的出路,社會上出現了盲目攀比“高學歷”之風。激烈的競爭下也就難免會衍生出作弊的惡瘤,這是作弊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第二,是道德價值的喪失。有的人從小就在各種考試中作弊,道德觀念的扭曲,道德價值的喪失導致一部分人走上作弊之路。 

  利用政策漏洞進行暗箱操作,違規招生牟取暴利,也引發了人們對高考制度和教育界的信任危機。據報導,這只是高招冰山一角。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陶東風認為,這種弊端主要來自於錄取制度還不夠公開以及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只有資訊公開與健全的社會監督機制才能有效遏制教育腐敗。 

  “掮客”大行其道。每年高考結束到新生報到之間的三個月都是招生騙子們最活躍的時候,黑龍江省一位考生家長說:高招期間,學校周圍的賓館裏住滿了各種“校方代表”、“招生顧問”,其中大多都是高招“掮客”。 

  缺乏監督,亂“收費”肆虐。驚人高額學費令許多辛勤學子望洋興嘆。目前全國高校的平均收費水準在每年4000元到5000元之間。相比之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不過5854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不過2210元。這還不包括學生在校期間的其他花銷。一漲再漲的學費已經讓人們苦不堪言,各種巧立名目的收費更是雪上加霜。專家分析亂收費的屢禁不止主要原因: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經費使用效率低,學校收入被擠佔或挪用。(浙江線上網)

  3、改革高考制度 須先清除腐敗
  近些年來,有關高考,社會上有兩種聲音越來越響亮。 

  一種是呼籲高考制度改革的聲音。認為目前實行的全國統考、以分數選材、並且以書面知識考查為主的高校招生辦法,誤導了中小學教育,殘害青少年身心,影響現代化急需人才的培養,非改革不可,改得越快越徹底越好。改革的方向,是高校自主招生,寬進嚴出,由人才市場、就業市場來對學生的知識、能力作出最終評判。 

  另一種是呼籲高考招生要嚴格依法辦事,杜絕舞弊,杜絕後門,堅守公平公正原則的聲音。認為,目前在有些地方,高校招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分數大戰”,同時也是“條子大戰”、“關係大戰”。 

  高考制度確實應該改革了,高校招生中的不正之風也確實應該強力制止。事實上,遞條子、走後門之風盛行,已經成為高考制度改革的嚴重阻礙,因為它削弱了改革現行不合理的高考制度的民意基礎,敗壞了改革的名聲。要真想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必須先清除腐敗。(北京光明網)

  4、喪失基本互信 改革步履維艱
  復旦等幾所上海高校在自主招生過程中嘗試甩掉高考直接通過面試招生,專家評價“這是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新華社發出的通稿題為《復旦改筆試為面試,關鍵是先保住公平》,而網站轉載時題目多為《復旦首次面試招生,家長擔憂人為因素影響公平》——這表現出人們在潛意識中對面試的天然不信任。其實,不信任早在宣佈試點之初就通過《中國青年報》的輿論調查顯現出來了:38.9%的人斷言“很難做到真正的公平”。(北京國際線上網)

  該調查還表明,面對高考制度,公眾呈現出一種矛盾心態:一方面,人們對目前高校沒有招生自主權、“一考定終身”的高考表達了不滿和指責;而另一方面,公眾又對增強高校自主權的改革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更為重要的是自主招生沒有完善的保障公平的制度。(北京《中國經濟時報》)

  別看人們平日裏說起“一紙定終身”時義憤填膺,但真有高校邁出招考改革第一步時,輿論卻並沒有“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欣喜。縱觀坊間的質疑,“怨語”較少來自改革“方向上”的批評,更多是對細節的憂慮。大家各懷猜疑,互不信任,無法凝聚改革共識,成為高考招考改革推廣、完善的瓶頸所在。(山東《濟南時報》)

  幾所高校對面試的精密安排,體現在體制保障,程式設計,還有技術保證,有的甚至拿出了名譽做擔保,總之是竭力讓人信服面試錄取的公平。其實要徹底打消人們的疑慮很難。復旦也許可能通過努力改變“小環境”,做到力所能及的公平,但對面試的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大環境”的不信任:人們並非不信任復旦,而是對常見的錄取腐敗的“大環境”缺乏信心。

  另一種“大環境”是當下的道德水準。毋庸諱言,基於制度約束的失範,社會當下的倫理環境並不能讓人放心,潛規則和暗箱操作流行的現實讓很多人總感覺會有人在鑽空子走後門,總感覺潛規則影子無處不在,總有一種自己安分守己就很吃虧的“受迫害意識”——這種“大環境”下,人們很難相信會有免其俗的“小環境”;或者覺得,再潔身自好的“小環境”也可能會被“大環境”所湮沒。(北京《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