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有害教育App 誰是第一責任人
http://www.CRNTT.com   2019-02-18 23:24:08


  教育部去年底發布《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以來,大量嚴重違規的App已經下架。但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仍有部分App頂風作案,換個馬甲以公衆號、小程序的形式鏈接游戲和商業廣告,有的學校甚至暗示家長裝App查分數看考卷,有的還有付費陷阱。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話用來形容有害App在校園肆虐的現狀,仍是最准確的表述。目前大量嚴重違規的App已經下架,一些運營商還專門發布了App進校服務的行業自律倡議;不過校園這塊巨大的肥肉,仍然是不少“掙快錢”的偽教育App的頭號戰場。

  進入校園的有害App,是不會主動撤出這個市場的,那麼在終端監管掛一漏萬的現實語境下,究竟誰才是“有害教育類App”的第一責任人呢?

  這個問題不回答好,難免推諉扯皮,最後受害的還是學生和家長。現在有一個共識越來越清晰:“有害教育類App”固然是社會治理的責任,但面對登堂入室的校園內“黑手”,校方豈能攤手聳肩裝沒事兒人?

  比如有的學校暗示家長裝App查分數、看考卷,有的還有付費陷阱,這種“家校合作”的擦邊球,校方和教育管理部門理當是第一責任人。

  一則,教育類App進校園究竟是什麼流程,眼下基本是個糊塗賬。有的是上級發文推薦的,有的是校方“友情推銷”的,有的甚至是莫名其妙進來的……“App進入中小學校園”到底該遵循怎樣的程序,不談全國標准起碼也該有個地方規矩。二則,一些教育類App進校園已經成為“教育攤派”的新變種。如果校方和教育部門不能有效甄別并監管好這件事,起碼應該避免瓜田李下之嫌,不能把教學信息一股腦兒打包給這些App公司。

  應該給App進校園劃個紅綫了。(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鄧海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