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幸福施政是目標,但不能成為指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1 14:42:41  


  “幸福”正成為諸多地方的施政目標。不完全統計顯示,全國至少18個省(市、區)明確提出了“幸福”的概念。作為抽象概念的幸福,如何測量?各地根據對“幸福”的不同理解,實踐著不同的指標。研究者認為,隨著經濟發展,人的主觀感受更加被重視是必然趨勢。不過,追求“幸福”應注重實質內容,避免陷入空談。

  幸福,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是絕大多數市民的生活理想,應當成為政府的建設和發展目標。早在2010年“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曾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從那時起,“幸福”一詞就成了一個社會流行詞。它從詩人的詩歌中,跳入了官方主流意識。這表明,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公眾對於社會發展的訴求開始由物質層面轉向精神層面。

  “幸福”成為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標,自然是好事。這契合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更加幸福”的承諾與信條。也是責任政府、現代政府履行職能、為民服務的重要表現。可是,眼下來看,幸福成為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標,卻並不必然一定是好事。一者,凡是成為政府政績的東西,都有可能出現造假,GDP政績化就是例證之一;二者,“被幸福”之事屢屢上演,一些城市還申請注册了“幸福之城”,政府和官員對於“幸福施政”的理解往往局限於某個外在表現形式,和公眾所理解的幸福感,還有一定出入;三者,先弄清幸福的標準和來源,才能對症下藥,沒有“不幸福”,自然找不到解決問題之道。

  官方的幸福觀一直在天馬行空,坊間的幸福感卻一直在匍匐前進。看一看近些年來官方公布的一些數據與做的一些事,就會發現,官方對於幸福的理解與百姓對於幸福的理解具有天壤之別。官方對於幸福的理解,有的只涉及城市發展,有的只涉及城市建設,有的只涉及城市衛生,而很少涉及民生。相比較而言,百姓的幸福感則很具體:CPI是否仍然在高位運行?房價有沒有下跌?上幼兒園還交不交贊助費?看病還需不需要排隊?看小病會不會花大病的錢,看大病會不會花絕症的錢?雲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