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或許我們并沒有學會為他人點贊
http://www.CRNTT.com   2019-03-19 14:56:14


  “拒掉了XX公司offer,現在失業邊緣徘徊,求誇……”複旦大學新聞學院研二學生劉好(化名)在微信群“複旦誇誇誇誇誇誇群”求誇。5分鐘內,“內心有底氣,會有更好的等著你!誇!”“看似慌中帶急,實則穩中帶皮。誇!”“敢用自己照片做頭像的都好看!誇!”……群成員紛紛從各個角度開啓花式誇贊。

  近兩周,類似“誇誇群”席卷複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有的群人數達到2000人。“誇誇群”的宗旨是,“沒有規則,各種誇,直接誇,隨意誇”,這導致一些惡搞型的“誇”,也讓部分參與者樂此不疲。不過,也的確有一部分人是真的遇到了挫折或是困難,需要外界的正面鼓勵——盡管誇誇群裡的“誇”,文采飛揚、角度刁鑽卻顯得有些不走心。

  這類有著網絡亞文化色彩的“誇誇群”,到底能够火多久很難說。但是,它經由個別人的偶然腦洞,在短時間內病毒式傳播,一定是觸碰到了某種真實且普遍性的的東西。

  互聯網時代,表面看每個人都處於隨時隨地的連接當中,但卻很可能都面臨著同樣的尷尬:除了朋友圈的“點贊之交”,一個人遇到挫折和問題時,要找到一個可以無拘束的傾訴壓力、獲得鼓勵的對象并不容易。“誇誇群”,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種借助外力而構建的自我減壓系統,也是一群在生活、工作、學業重負下的靈魂的抱團取暖。

  中國社會文化偏於內斂、含蓄,無論是父母兒女之間,還是同事上下級之間,直接誇獎一般都比較少見。但是,直接誇獎被稱為“最低成本的激勵”不是沒有道理的,也沒有人不喜歡別人的肯定和贊美,這是人性使然。

  所以,瞬間火爆起來的“誇誇群”,算是“缺誇”的網友所尋求的一種心理補償。必須承認,這種刻意為之的誇獎,形式化乃“很假”,但越多的人沉醉於這樣一種形式大於實質、甚至需要在電商平台花錢購買的誇獎,越能說明現實生活中正面激勵的匱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