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教育責任不能“外包”給APP企業
http://www.CRNTT.com   2019-09-09 22:10:47


  跟支付寶、天貓等常用互聯網APP或應用平台一樣,教育APP這幾年發展很快,給相關各方帶來很大便捷。但正如教育部指出的,近年來一些地方和學校出現了應用泛濫、平台壟斷等現象,一些教育APP存在有害信息傳播、廣告叢生等問題,甚至專門面向中小學生的教育APP也出現過度娛樂化、低俗、性暗示內容泛濫問題。對此,社會上尤其是家長和教師意見很大。

  對於教育APP來說,信息洩露、低俗信息的問題必須正視,而利益綁架則是一個突出問題。據預測,2019年我國在綫教育市場將超過2600億元,中小學生在綫教育用戶將達到8000萬人,市場很大,利益攸關者衆。教育APP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很容易被賦予某種強制性,有的學校指定某個APP後,在校生、考生等人群就別無選擇。學生用上後,再明裡暗裡收錢,教育APP成了利益綁架的工具。

  今年初爆出的“藝考生”APP癱瘓事件,就是利益綁架的一個注腳。據“藝考生”自稱,它是中國“八大美術學院”及國內藝術院校聯合推出的智慧藝術服務平台,國內很多藝術院校指定它為藝考網上報名平台。而作為藝考指定報名平台,它不僅收費,還有收費加急辦理服務等所謂增值服務。其實質就是通過指定使用綁架廣大藝考生,再通過增值服務對藝考生實行利益綁架。

  治理教育APP,禁止利益綁架是問題的牛鼻子。八部委將教育APP分為三類,包括市場競爭提供、師生自主選用;學校企業合作、學校組織應用;學校自主開發、部署校內使用。除了師生自主選用的外,其他兩類APP都可以劃入“要求統一使用的”。既然別無選擇,學校和開發者就不應當用它們來賺錢。八部委禁止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APP不收費,并不得植入商業廣告和游戲,就是禁止利益綁架,防止損害被迫使用者的利益。

  不指定使用,推薦大家使用,但又把這種APP與教學管理綁定在一起,學生、家長發現不用也不行,這是一種間接指定使用。間接指定使用,照樣可以達到利益綁架的目的。禁止將推薦使用的APP與學分、成績、評優等掛鈎,就是防止出現掛推薦使用的羊頭、賣指定使用的狗肉的情況,目的也是防止利益綁架。

  教育關系到培養什麼人的問題,這種利益綁架實則是越俎代庖,無異於讓教育責任“外包”給APP企業。唯利是圖,實際上將走向教育的反面。(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楊於澤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