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防範大數據殺熟,要讓消費者有力可借
http://www.CRNTT.com   2021-06-09 19:02:53


  “最懂你的人傷你最深”,用這句話來描述“大數據殺熟”,既准確又生動。有些網絡平台,利用收集到的用戶個人資料、購買習慣等信息,為用戶精准“畫像”,并利用平台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專門讓熟客吃虧。這教人情何以堪!

  當良心消失的時候,就需要法律站出來伸張正義。據深圳特區報報道,《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征求意見稿)》正在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針對大數據殺熟問題,條例明確規定,市場主體不得通過數據分析,無正當理由對交易條件相同的交易相對人實施差別待遇。違反上述規定的,除沒收違法所得外,違法所得不超過1萬元的,5萬元起罰。情節嚴重的,可處5000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5%以下罰款,并可以給予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關閉等處罰。

  這是國內首部數據領域綜合性地方條例,明確了大數據殺熟要重罰,確立了數據公平競爭原則,旨在探索建立數據交易制度。征求意見稿一出,贏得一片叫好之聲。

  當下,網絡購物已成為很多消費者購物首選渠道,大數據殺熟隨之逐漸走進公衆的視野。在傳統的商品交易中,人們信奉的是“一回生,二回熟”,商家對熟客往往是有優惠的。沒有想到,在網絡時代,一些商家卻反其道而行之,向經常購買的老用戶給出的價格竟高於新用戶。一些消費者發現,打車軟件裡,同樣的距離,換一部手機就價格不同;購物網站,同樣的商品卻越買越貴……看人給價格,差別化推送,大數據殺熟可謂花樣百出。

  大數據殺熟何以能屢屢得手?原因在於,平台方在提供相應服務後,能够方便地獲取用戶數據,追蹤并自動分析用戶偏好。有媒體總結過常見的三種“殺熟”套路:一是根據不同設備進行差別定價;二是根據用戶消費時所處的不同場所定價;三是根據用戶的消費頻率差異定價。簡而言之,手機越貴,所在場所越高檔,消費頻率越高,平台給用戶推送的商品價格就越高。大數據被如此濫用,所謂的個性化服務異化為平台做手腳的工具,嚴重背離了公平誠信的交易原則。

  反觀消費者這方,被大數據殺熟後,很難獲得證據進行維權。當消費者看到價格差異的時候,無法確切地判斷,這是正常的價格變動,還是有針對性的推送。由於數據掌握在平台的手中,消費者想要指控平台價格欺詐,很難拿出過硬的證據。因此,“取證難”,一直是消費者與大數據殺熟進行抗爭的痛點和難點。

  好在,近年來,大數據殺熟成為監管重點,相關部門致力於打擊此類價格欺詐行為,有了初步成效。此次深圳立法懲治大數據殺熟,最高可罰5000萬元,能够對平台形成足够的威懾力,使商家不敢越雷池半步。該條例還規定在數據領域建立公益訴訟制度,讓消費者維權有法可依的同時有力可借,也將促成平台服務環境更加健康有序。(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陳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