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兩岸大三通 不可能為何變成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6 00:18:19  


兩岸直航,深圳航空首航台灣的第一班平日包機15日在松山機場降落,機場以噴水柱方式表示歡迎。(中央社圖)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2008年12月15日,這是兩岸關係史上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兩岸直接三通”基本實現。台灣方面稱之為的“兩岸大三通”的實現,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對台灣的前途走向格外重要,台灣迎來了走出邊緣化的曙光。在此,我們要問,“兩岸大三通”,不可能為何變成能?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明確提出“雙方盡快實現通航通郵”,“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這一主張,後來被概括為“兩岸直接三通”。記得當時這一天,本評論員正在讀大一,深為《告台灣同胞書》震撼,一字一句反覆研讀。今天回顧,兩岸人民感受一樣,沒有想到的是,“兩岸直接三通”既然真的能夠實現。也沒有想到的是,“兩岸直接三通”竟要耗費30年的光陰才能實現。

  今天,兩岸各大媒體都在發表社論、社評,回顧與展望“兩岸大三通”,無論怎樣肯定都不為過。“兩岸大三通”的道路坎坷曲折,曾幾何時,兩岸幾乎兵戎相見,三通幾近夢破。又曾幾何時,兩岸不斷進進退退,三通始終給人幻想。如今,夢沒有破,幻想成真,歷史走到了最為真實的一步。

  30年彈指一揮間。然而,為了促進“兩岸直接三通”,大陸付出了三代人的心血和努力。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主張,江澤民完善了“和平統一”理論,胡錦濤推出了“和平發展”新思維。中共意志堅強,不曲不撓,排除干擾,與時俱進,終於進入了敢教兩岸換新天的境界。當然,30年的經驗與教訓,也到了值得重新總結的時候了。

  在此,我們要特別肯定地說,兩岸實現大三通,也就是基本實現“兩岸直接三通”,最大的因素當然離不開大陸這一方。30年來,大陸做到了格外不容易做到的三個“決不”:一,大陸推動“兩岸直接三通”的信念決不動搖。二,大陸政府與人民認識一致、在落實推動“兩岸直接三通”政策方面決不紛爭,始終凝聚全民共識。三,在落實“兩岸直接三通”措施方面,大陸對台決不爭一時之氣,始終保持最大的耐心和最寬容的彈性空間。沒有這樣的三個“決不”,兩岸大三通不會有今天!而因為有了這三個“決不”態度,大陸得以長期主導“兩岸直接三通”的議題。

  最重要的是,“兩岸直接三通”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符合台灣人民的最大利益。“兩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實現,實乃兩岸人民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而換得的。民意如洪流,30年來,不斷在兩岸奔湧。李登輝時代、特別是陳水扁時代,都竭力攔阻兩岸民間往來的洪流,但是,從歷史觀來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改造兩岸的真正動力。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感情的“兩岸直接三通”,是擋不住的、切不斷的。

  台灣在近30年來,走了一條大彎路,導致政治經濟雙雙邊緣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歷任領導人對世界形勢、兩岸關係的戰略判斷出了問題、出了偏差。特別是在1979年,他們以為,世界趨勢仍然是戰爭與遏制,這與大陸得出的和平與發展結論是背道而馳的。蔣經國體悟已遲。很不幸,李登輝、特別是陳水扁從個人政治目的出發、從權力鬥爭出發、從小集團利益出發,長期不能糾正失誤的世界觀,於是越走越遠,把拒絕“兩岸直接三通”當作是戰略手段,於是台灣一步一步被拖向不幸。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